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同样,北京市政协也走过了75载光辉历程。精心策划筹备近一年的“北京市政协光辉历程”展,正在市政协机关一层展厅展出。
“致力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助推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徜徉于展厅,仿佛置身历史长河,生动的文字、珍贵的影像、泛黄的文件,讲述着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北京实践”。
聆听历史回响,阔步新的征程。以持续深入的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以务实管用的协商建言为首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以履职为民的实际行动增进民生福祉……过去一年,市政协在继承中发展,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心聚力,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注入“政协力量”,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中留下浓墨重彩。
2024年,香港青年学生参观“北京市政协光辉历程”展。 市政协供图
2024年,“不忘初心 接续奋斗”北京市政协委员专题学习班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委员们来到延安梁家河村,听当地村民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度过的知青岁月。北京日报记者宋佳音摄
2024年5月27日,市政协组织港澳委员、海外工作顾问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进展,深入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市政协供图
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
创新开展“行走中的学习”
感悟思想伟力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很多美好时光是在市政协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中度过的。”回顾过去一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委员首先提到的关键词就是“学习”。
很多委员都有相同的感受,十四届市政协一直在探索创新学习形式,并在过去一年进一步加大了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和实地调研的力度,使政协学习更加“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行走中的学习”应运而生。去年7月,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延安,迎来“不忘初心 接续奋斗”北京市政协委员专题学习班的50多位委员。
专题讲授、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4天时间,委员们先后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岭等地,在镌刻着“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峥嵘岁月的红色圣地,感受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梁家河,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插队时住过的窑洞前,委员们和房东大娘面对面聊天,听她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发生的转变:一个来自首都的少年,如何在短时间里勇敢闯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带着村民建起现代化的沼气池、铁业社、代销店……
身在历史的现场,那些过去的时光、人物和声音变得立体而鲜活,诉说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和“志在富民”的美好愿景,也向委员们有力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答案。
学习班结束,在回京路上,委员们还在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学习的收获。坚定的信念在心间流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力量、查找差距、校准前进方向。
“行走中的学习”不仅注重场景的“沉浸”,更注重把握学习的时度效。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后不久,一场以“我们都是收信人”为主题的学习考察活动吸引了55名委员参与。
孟夏时节,驱车行驶在延庆八达岭连绵的群山中,绿意浓浓,花香阵阵,山顶上的长城绵延向远方……委员们踏上石峡村的土地,跟随村民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队的足迹爬长城,考察红火的民宿、餐饮……实景实地感受村落依托长城资源走上了致富路的故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蝶变中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所说的“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的谆谆嘱托有了更深体会。
一年来,在市政协的引导下,委员们的足迹遍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新区、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等,在行走中丈量变化、感悟思想伟力。
委员们认为,身临其境体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除了“行走中的学习”,市政协始终把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紧密围绕学习中共二十大、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综合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委员学习班、“团结在光辉的旗帜下”品牌学习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委员结合本职工作、结合政协履职交流感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以持续深入的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共同思想根基。
“2024年,线下,我们建立了35个委员学习基地,召开学习座谈会60余次,举办政协报告厅13场,并首次在市委党校举办委员专题学习班;线上,600余位委员在读书群线上交流1.2万余条,提交学习体会600余篇。委员们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汇聚起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市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郭文莉说。
在首都发展中展现作为
紧扣中心工作履职尽责
以务实管用的协商建言助力首都现代化建设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去年7月,从印度新德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传来好消息。这让许多参与其中的政协委员激动不已、倍感振奋。
“北京中轴线申遗,是一次全社会参与广泛、影响深远的申遗行动。申遗的过程,是国人在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对自己优秀文化遗产的重新认知、保护。”人民画报书画院秘书长白景峰委员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提出的第一件提案就与中轴线有关——“建设中轴线博物馆、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此后,他始终牵挂着中轴线申遗保护的进展,通过提案撰写、调研考察等方式为中轴线申遗保护献智出力。
市文物局遗产管理处处长毕建宇委员更是深度参与了老城整体保护工作。无论是在遗产本体的保护、周边环境的整治,还是在考古与价值挖掘阐释、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等方面,他都立足委员和本职工作双重身份,持续实践探索,贡献力量。
从中轴线保护,到中轴线申遗保护启动立项,再到成功申遗,市政协开展了“连续剧式”调研协商。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就在中轴线申遗成功一个月后,市政协又组织医药卫生界、文化艺术界委员,赴先农坛参观申遗保护工作成果展等,了解庆成宫、神仓等古代建筑群保护利用情况,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继续出谋划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市政协开展协商议政工作的突出特点。
“加快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北京实践”“坚持流域系统治理,加强水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和水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营造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更好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翻开过去一年市政协重点协商议题台账,扑面而来的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息,每一次建言协商,都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找准党政所需与政协所能的契合点,在服务大局中,新时代首都政协新作为不断彰显。过去一年,市政协共开展各种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任务50余项,组织各类履职活动1500余次,参与委员3.4万余人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200余篇。
不仅数字亮眼,质量也很给力。从最能反映政协协商议政水平的提案工作就可见一斑。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共征集提案1628件,立案1496件。专委会综合分析显示,高质量提案比近年同期有较大提升,“问题的知情度”“建议的参考性”两项核心指标进一步提升。
“政协智慧”不断为首都发展助力添彩。市政府承办的提案中,提案建议解决吸纳率达91.2%。许多建议转化为提升首都功能、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等工作的具体举措,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先进制造业向新提质,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提案质量稳步提升,离不开制度保障。过去一年,市政协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有许多工作都是首次开展。
——首次组织开展2023年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回头看”和第三方评估,聚焦53件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再督办,提升提案办理效果,让提案“言值”发挥更高“价值”。
——调整“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栏目播出形式,从集中播出改进为逐月分期播出,将“办理面对面”向前端延伸,全会期间围绕“精彩课间十分钟”等议题制作“提案协商面对面”,全网播放量超千万次,既增加了播出频次,也扩大了影响力、传播力。
——创新开展“会中办提案”,聚焦居民暂停和恢复供热、社会化托育机构转普惠主题,委员们与多个委办局负责人面对面提问题、摆现状、谈举措,共同推进提案更好办理落实。
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调研,一篇篇务实精准的建言,一场场凝心聚力的活动,汇聚成各界委员履职新答卷。一年来,各界委员通过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协商议政,充分彰显了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和作用。“建言之智”转化为“工作之效”,让许多人都有满满的获得感。
在为民履职中践行初心
把协商平台延伸到基层
一条心一起议解急难愁盼问题
去年12月底,外面寒风阵阵,通州区通运街道办事处里却暖意洋洋。
不大的会议室里人挨着人,还加了临时座椅。“我们小区1999年建的,规划车位远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希望大家帮忙支招,为小区增加生态车位。”“我们社区迫切需要地下充电桩的居民有66位,还有200余户有购买新能源车的需求,在地下停车位安装充电桩的愿望特迫切。”社区书记、楼门长、居民现场提需求,说的都是居民最急、最忧、最盼问题。
区政府部门代表和街道负责人一一回应,市政协委员在前期实地调研基础上给建议。大家围绕一件事,一条心、一起议,共同协商解决“水仙园小区停车位不足”和“荔景园小区地下车库充电桩安装难”问题的解决路径。
这是去年市政协创新打造“京华议事厅”协商平台后,开展的首场活动。
紧接着,在大兴区北臧村镇西大营村、丰台区档案馆、海淀区清河街道红桥人才会客厅……一场场扎根百姓身边、具有政协特色的协商活动接连举办。
大家奔着为民解忧的相同目标,摆事实、解心结、找方法,在一次次面对面的坦诚沟通中,换位思考,增进理解,形成共识,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效果。
“让‘小我’融入‘大我’,由‘我’到‘我们’才能形成推动首都高水平城市建设、高质量经济发展、高效能社会治理的磅礴伟力。”市政协“副中心有我”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汪碧刚委员全程参与了首场京华议事厅活动。
他感到,京华议事厅的打造,是市政协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有益探索,实现了市区政协现有协商品牌的结合融合,推动全国、市、区政协委员协同发力,做到了“有事好商量、说话有地方、服务送上门”。
履职为民始终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市政协为民履职答卷全篇,市政协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引导各界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建言献策,持续助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每月一题”的每个问题都来自群众呼声。紧扣全市接诉即办改革中的“每月一题”工作机制,市政协创新开展“各界委员齐参与 每月一题聚共识”常态化民主监督工作。去年,13个“每月一题”问题全部纳入常态化民主监督内容,13个议题监督小组实现了32个界别全覆盖,吸引了500余名委员积极参与。
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陈冬介绍,活动中,委员们提出了很多专业性强、视角独特的建议,以政协民主监督实效助推党委政府优化政策、拿出务实工作举措,比如市民政局建立起“6+4”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模式;市城市管理委积极开展供热设施“冬病夏治”和管网更新改造、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全普查和整体消除隐患等工作,确保供热、充电设施安全有效运行。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必然要求。过去一年,依托“委员工作室”,许多群众感觉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平均海拔1045米的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里,有着市政协设立的首个民主党派界别委员工作室——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委员工作室。
成立4年多,这里已经成了村民家门口的“暖心室”,政协委员成了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在楼宇社区、田间地头、产业链上、互联网中……服务群众“零距离”,群众关心什么,委员工作室就聚焦什么。
市政协人事联络室主任杨静慧说,过去一年,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共开展活动近200次,参加委员1100余人次,联系界别群众7800余人次。网上委员工作室举办主题讲座9期,观看点击量突破500余万次。委员工作室已经成为委员履职的重要平台,让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更加“有形”,也更加有效。
“民之关切”就是“行之所向”,把“委员作业”写进群众心坎里,在厚植为民情怀中书写责任担当的生动实践还有很多。
工会界委员连续19年接力值守“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热线,倾听职工群众反映意见建议;围绕“23·7”暴雨灾后恢复重建等重点议题开展提案督办;围绕“老老人”居家养老、智慧应急建设进行协商式监督,围绕“老老人”“小小孩”问题组织议政建言,回应社会关切……委员们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专业、能力、资源等特长和优势,围绕社会所需、群众关切,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各尽所长。
在团结奋斗中汇聚合力
与时俱进擦亮团结联谊品牌
以富有特色的团结联谊把更多人团结在一起
走进位于丰台区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服饰文化篇图片展正在展出,已吸引各界群众5.3万余次参观。5个单元的500余张图片,展示了历朝历代宗教服饰的形制样式、精美纹饰、精湛工艺,彰显了宗教服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服饰中国化的源流与演变。
2023年市政协以“从建筑看宗教中国化”为切入点,首次举办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建筑篇系列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反响。2024年,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服饰文化篇如约而至。
“我们坚持用服饰文化‘小切口’反映宗教中国化这个‘大主题’,填补了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中国化原创性论断的空白,对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起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引领,展现了首都担当,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钟百利说。
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过去一年,市政协紧扣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有效运用制度优势把更多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把更多力量汇聚到共襄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之中。
为支持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职,市政协召开各民主党派市委主委座谈会,为各民主党派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积极走访看望各界委员,组织党外委员视察考察,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进一步密切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
市政协与时俱进擦亮团结联谊品牌,坚持开展卢沟桥醒狮越野跑、纪念“五一口号”发布长走、“兰亭杯”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等具有政协特色的活动,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京昆室艺术展演等活动,以富有特色的团结联谊把更多人团结在一起。
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是人民政协的优势。2024年,市政协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工作,加强港澳台侨和对外友好工作顾问队伍建设,赴港澳地区看望委员和工作顾问并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加强国际民间交往工作力量整合,支持委员依托港澳委员工作室密切联系群众,组织专家学者、界别群众、青少年“模拟协商”活动、师生观摩政协履职活动,把更多的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合力。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一年来,市政协持续开展“走进人民政协,认识协商民主”活动,接待参访团组20个727人次,不断增进港澳地区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了解和认知,为更好服务新时代大国外交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贡献力量。
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各界委员争做党的政策宣传员、思想政治引领者、界别群众贴心人,广泛汇聚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坚持开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新时代首都发展呼唤新的作为。始终与党委政府同心协力、同频共振,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全市政协事业将在改革创新中继续彰显活力,在服务首都现代化建设中绽放新风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