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继台积电日本首座晶圆厂2024年年底开始量产后,台积电美国厂也正式加入投产行列。
据台湾《联合报》1月12日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近日对英国路透社透露,台积电最近几周已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厂为美国客户生产先进的4纳米芯片。她还说,这是美国史上首度在本土由美国劳工制造先进的4纳米芯片,良率和质量可媲美台湾。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晶圆厂项目工地(资料图)
路透社称,台积电去年4月同意将原先计划的投资金额增加250亿美元至650亿美元,并于2030年前在亚利桑那州兴建第三座晶圆厂。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敲定66亿美元补助款,资助台积电美国分公司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生产芯片。雷蒙多曾表示,希望2030年美国能生产全球两成先进芯片,而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开始生产前占比是零。她还称,美国商务部必须说服台积电扩大在美国的投资计划,“(台积电扩大投资)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我们得说服台积电,让他们想(在美国)扩展”。路透社认为,这是美国总统拜登推动半导体计划的重要里程碑。台积电将在亚利桑那州二厂生产领先全球的2纳米制程技术,预计自2028年生产。台积电同时同意在亚利桑那州使用最先进的A16芯片制造技术。
针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就职,台湾“经济部长”郭智辉10日称,台积电到美国设厂是因为美国业者希望其去,就台积电而言,到美设厂也可就近服务客户。至于台积电先进制程赴美设厂进度是否更迫切,郭智辉称,“虽然到美国投资设厂是接近客户,但相信台积电会审慎评估”。他还说,过去台湾规定制程差距二代以上才能赴海外投资,但现在技术差二代就差很远,“厂商要能赚钱才行”。台湾《经济日报》12日称,外界因此解读,“此言意味经济部对台积电赴美投资是在开绿灯,完全由台积电自行考虑”。
台湾《工商时报》12日称,本月16日,台积电将召开2025年第一场法说会,由董事长魏哲家亲自主持,除了回顾2024年成绩,更重要的是释出新年度的运营展望。报道称,有外资对台积电2025年第一季度看法偏保守,认为美国制裁禁令需要纳入考虑,尤其担心禁令扩大至16纳米对营收的影响。
针对路透社的报道,台积电未予置评。台湾东森新闻注意到,台积电在美国开始建造工厂后,从台湾派遣1000多名技术工人,引起亚利桑那州工会的反弹。不过据外媒报道,虽然台积电美国厂约50%的员工来自台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将会改变。美国《纽约时报》日前也披露,台积电预计,随着未来5年工厂增建,美国工人的比例将会不断增加。
台媒评论认为台积电正在“去台化”(资料图)
国民党“立委”赖士葆日前表示,今后极可能面对特朗普取消补贴或课以重税,甚至要求台积电更多先进制程到美国设厂。台积电会不会被掏空,让其产业空洞化值得关注,绝不是像郭智辉所说的那样对台积电影响不大。《中国时报》此前刊登的一篇评论称,台积电赴美设厂,岛内一方面担忧台积电此举是否会造成关键技术外流,另一方面则担心中美芯片战持续拉锯。评论认为,台积电正在“去台化”,虽然芯片厂商还是设立在台湾,但所做的许多决定已非台湾所能左右。(陈立非)
延伸阅读
拜登政府《芯片法案》最大成果之一,即台积电落户亚利桑那州,人称“美积电”。
对于台积电在美国设厂,我们更应该关注:为什么美国要“烧钱”给台积电办“户口”?台积电美国工厂纯粹是为了“骗补”?进入特朗普2.0时代的美国政府,会继续给予台积电以“厚爱”吗?
基于台积电目前的运营现状,特朗普的科技政策,大致可推测——双方对台积电美国工厂,都没有进一步投入的意愿。也就是说,所谓“美积电”的未来,天花板已肉眼可见。
苏姿丰、黄仁勋和库克等高层出席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迁机仪式
4nm开始试产,650亿投资有水分
台积电赴美建厂,分得《芯片法案》390亿美元补贴当中的66亿美元,还获得50亿美元的特殊低息贷款。
2024年11月,经过一系列谈判及审批流程,美国商务部最终与台积电敲定补贴协议,先前承诺的补贴,就要到账了。
作为回报,台积电承诺美国工厂总投资650亿美元,分三阶段完成,分别为Fab21 P1/P2/P3(即Fab21的一期、二期和三期),项目2022年开工,2030年左右全部建成,规划总产能是90K。
下面这张表,详细梳理了台积电未来五年先进工艺相关工厂的具体进度——从3nm到1.4nm(A14)都有覆盖,中国台湾地区总共14座,美国亚利桑那凤凰城总共3座。
未来5年,台积电先进工艺工厂进度,涉及A14(1.4nm)-3nm工艺
亚利桑那的Fab21 P1工厂,到2024年年底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2025年一季度末正式量产,到第二季度可以实现满载30k产能,目前的客户有苹果、英伟达、高通、AMD。
Fab21 P2还处于土建阶段,2024年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判断与《芯片法案》补贴协议最终的签署进度有关。按原计划,2025年封顶,随后进入洁净室、厂务设施的安装阶段,到2026年年底开始移机试产,2027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3nm芯片。
对比之下,位于台南的Fab 18B,2023年就开始量产3nm,美国厂落后4-5年。
Fab21 P3到2025年开始动土征地,2026年土建,2027年年底封顶并进行洁净室和厂务设施安装,2028年第三季度开始移机,到2028年第三季度,差不多就是美国下一次大选期间,可以举办移机典礼,2029年第二季度量产出货2nm芯片。
届时,位于新竹宝山的Fab20B已经开始量产更先进的1.4nm工艺了。
这数据很绕,大家只需要记住一个结论:台积电美国工厂进展顺利,但在工艺节点,始终落后于台湾地区总部,至少有1-2个代差。
投资规划上,按照台湾地区的标准,4nm、3nm和2nm工艺对应的每万片晶圆(10k)投资成本约为40亿美元、55亿美元、75亿美元。
以此计算,亚利桑那工厂预估的投资成本应为510亿美元,而实际投资额为650亿美元超出30%,有虚报的可能,这也不难理解,投资额报的越多,可申报的补贴就越多。
还有一个原因:晶圆代工厂建设以设备为主,越先进的工艺,设备支出占比越高。以3nm节点为例,设备占投资总额比例超85%,剩余多以土地、厂房和厂务设施为主,整体投资支出在15%左右,所以台积电需要更多的补贴,进而将设备投资成本拉低。
另外,补贴也直接影响了台积电在不同地区工厂的生产成本。
在稼动率(设备运转时间占比)100%的情况下,5/3nm节点设备折旧,占生产成本的80%,人工为5%,材料及损耗13%左右,如下表所示:
台积电工厂成本对比,着色部分为亚利桑那P1-P2补贴后的情况(单位:美元)
补贴之前,台湾地区每片wafer的生产成本是9566美元,亚利桑那工厂则需要12272美元,差距近30%,补贴之后成本下降至10438美元,差距不到10%。
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补贴,美国工厂的生产成本也能逼近台湾地区的正常水平,最终影响其盈利的关键只有稼动率,只要稼动率高,能满产,人工、材料这些由于在总成本中占比很小,影响都可以忽略。
台积电想“再造一个英伟达”
人力需求上,由于5nm以后的先进节点,越来越重视无人化作业,每万片所需人力大概500人,加上管理、销售、财会和法务等非生产人员,预计在550人左右。
按亚利桑那Fab21 P1工厂30k的产能,人力大概需要1650人。考虑到Fab 21 P1是美国总部,管理人员会增多,乐观估计,总体人员大概在1800人左右。
另外,考虑美国加班文化缺失,如果要保证Fab厂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每万片晶圆人力配置还需要在原基础上增加20%,预计亚利桑那Fab21的三期工厂,总需要至少6000名员工。目前,中国台湾籍员工大约占70%,但受美国工会的压力,这个比例未来会降低到50%。
台积电美国工厂配套项目“台积村”,前期大量来自中国台湾的制造工程师居住在这里
那么,大量人力都从中国台湾输出,会造成技术外流吗?不会。
外派美国的主要是产线工程师,其任务是维持产线稳定量产,而研发工程师——负责工艺节点推进,例如从2nm、推进到1.4nm、1nm——不会派驻美国,这些工程师才是台积电的技术核心。
这些产线工程师到了美国,即便被其他公司挖角,也只能是帮助美国企业提升单一节点的良率——做3nm的工程师基本只会做3nm。
更关键点在于,擅长单一工艺,依旧无法提升整个晶圆厂工厂的良率,要达成这一目的,上百个制造环节都挖到核心人物才有可能产生作用,这种体系问题,不是某几个厉害的工程师就能搞定的。
台积电前十大客户营收贡献占比,数据截至2024年6月
客户这里,Fab21以美国fabless大厂为主,像苹果、英伟达这些硅谷巨头贡献了台积电营收的75%,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确实是接近客户了。
不过,美国工厂落后总部至少1个代差,Fab21 P1到2025年可以为苹果代工4nm A16芯片,也可以代工英伟达4nm的RTX40XX系列或者是落后一代的Hopper系列GPU,但如果是A18、RTX50XX系列就不行了。
再有一点,美国本土先进封装产能缺失,像CoWoS、FanOut这类封装环节,还是要在中国台湾进行,好在先进芯片体积小,单价极高,即便空运,运输费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晶圆代工对于地理位置上接近客户,基本没有强需求。
相较之下,规模小的Fabless,尤其是一些初创公司,对成本控制要求高,会对地理位置有一定的需求。另外,随着DTCO(设计与技术协同优化)重要性的提升,率先与客户绑定将能建立更基稳固的关系,这才是比较合理的接近客户的理由——台积电官方公布过数据:相较于10nm工艺,DTCO让7nm工艺逻辑密度增加超过1.6倍,速度增快约20%,功耗降低约40%。
所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与这些代表硅谷未来走向的初创企业就建立关系,并提供更实时、高效的服务,对台积电远期业绩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英伟达如何与台积电共生,并做大做强就是最直观的例子,这也算是台积电布局美国市场的一步好棋。
简单总结一下:台积电美国工厂的历史价值——1)为包括苹果、英伟达等客户生产落后一到两代的芯片,为有竞争力的初创客户提供就近的流片服务,提升各种新型态芯片的流片成功率。2)台湾地区的新工厂,累计产能基本都在120k左右,而美国工厂累计产能只有90k,因此只作为台积电整体产能的补充,对《芯片法案》补贴有所交代即可。
美国半导体重镇成型
台积电来了,配套的供应链也得跟随落地,目前亚利桑那的供应链已经逐渐成型。
前期建厂供应商,包括负责机电整合的汉唐集成、负责洁净室的亚翔等等,目前均在当地成立子公司、办事处,承接台积电亚利桑那Fab21的工程建设及当地供应链建设。
供应链方面,芯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按比重划分,大致包括:硅片(31%),电子特气(14%),掩膜版/光罩(13%),光刻胶及各类配套试剂(11%),CMP抛光液/垫(7%),湿学品(5%),靶材(3%)。
围绕台积电美国工厂形成的半导体制造体系
其中,硅片因为单价高、体积小,对运输成本不敏感,长期以来由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产地直接供货给全球,所以硅片制造厂对于在美国就近生产一直缺乏兴趣。
从政府和产业层面来看,由于硅片在材料中占比最高比,要建立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体系,必须补贴硅片。
根据公开信息,环球晶圆拿到《芯片法案》中的4亿美元补贴,预计兴建两座12寸硅片厂,其中第一座工厂已于2022年动工,将于2025年上半正式量产出货,未来主要供应给台积电美国工厂、英特尔、格罗方德等,而第二座工厂的进度目前未明确,主要取决于未来美国本土晶圆厂的需求以及关税政策变动——关税以产品价值计算,对硅片生产的影响很大,本地生产就近供货则是次要。
原材料占比第二的品类是电子特气,但美国资源丰富,电力充沛,费用也不算高,全球四大气体供货商美国就有AP与普莱克斯两家, AP一直是台积电的最大气体供货商,在美国本土则更加如鱼得水,所以这个领域属于美国企业的强项,无需过多补贴支持。
原材料占比第三品类是掩膜版。以EUV工艺为例,其掩膜版制造技术门槛极高,也是一个关键的know how,从7nm工艺开始,台积电都是100%自制掩膜版,但目前没有在美国建掩膜版工厂的规划——首先是技术敏感,在美国制造可能会导致技术人员外流,其次价格是硅片的上百倍,对运输成本更不敏感,一般2天内就可空运到达。
再说说光刻胶(前段),东京应化、JSR、信越分列全球前三,第四为美国杜邦,这四家企业占了全球80%以上份额,EUV光刻胶日本更是100%的垄断,其中以东京应化以及JSR为主,是日本拿捏全球半导体的利器,前几年日本制裁韩国半导体,光刻胶就是韩国最大的痛点,所以日本厂家不可能在海外建厂,让其技术有外流的可能,而光刻胶以公升计价,单价非常高,运输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计。
类似高单价的还有前驱体与靶材,这些更是以公克为计价单位,制造商也遍布全球。
整体来看,只有环球晶圆因为芯片法案和关税考虑去美国建厂,其余大部分原材料因体积小、单价高,对于运输成本不敏感,无在美本土化生产的必要。
以化学品为代表的供应链企业在亚利桑那的投资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不过各种湿化学品如显影液等酸碱及有机溶剂、清洗溶剂,其特点是量大、价格低,以吨来计价,长途运输成本可能比价格还高,必须就近生产供应。
未来,随着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三座工厂的逐步量产,再加上英特尔也同样在亚利桑那有工厂,届时亚利桑那将成为以围绕台积电Fab21为中心的美国的半导体制造重镇。
用水和用电方面,Fab 21每日用电量约2.85GWh,相当于10万户美国家庭用电。每日预计1.8万吨的用水量,但利用再生水项目,可以实现80%的水循环使用,日耗水量减少到0.38万吨,这是台积电能在亚利桑那这种沙漠地区落户的关键技术。
以上,就是到目前为止亚利桑纳凤凰城的正在发生的事。
特朗普、台积电都无意加码扩产
在《芯片法案》护航下,台积电于美国亚利桑那落户的进度都在按计划进行,随着政府换届,不确定性在于特朗普2.0时代,这片土地是怎样的光景?
一般来说,商业公司有钱挣才会持续投入,亚利桑那的Fab 21总共90k的产能,只占台积电规划总产能的很小一部分,兼顾服务老客户的次顶级芯片代工、潜力初创客户的流片,产能可以轻松排满,其获得补贴之后的盈利能力,可以接近台湾地区的85%-90%,等五年折旧期过后,毛利率也可以接近70%左右,与台湾地区相当。
也就是说,只要台积电给美国的亚利桑那工厂做好排产,在产能满载、高稼动率的前提下,盈利是可以做好的,也就不应该被看衰。
按行业惯例,供应链配套落地的前提是晶圆厂具备60k以上的产能,如果产能规划不足,那供应链情愿异地生产采取运输的方式供货,Fab21三座工厂总规划产能90k,刚好是让供应商愿意一起配套落地,且有利可图的水平。
按现有规划,如果不出意外,到2028年底,在特朗普任期的尾声,台积电大概率会将凤凰城打造成美国最完善、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聚落。对台积电来说,拥有了美国本土产能,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冲关税的影响。
至于2029年三座工厂全部完工后,台积电还会不会继续扩建,取决于特朗普任期,以及特朗普的下一任,决定讲什么样的故事,会不会进一步提供补贴。如果没有补贴,美国亚利桑那工厂的盈利水平预估只有台湾地区的70%,这将严重拉低整体毛利率,导致股价下跌,这是台积电不能接受的。
其次,台积电扩建也取决于未来全球市场对先进工艺的需求。
以2nm节点为例,台积电在全球规划的产能是170k,其中台湾地区140k,美国亚利桑那为30k,但随着先进封装技术进一步突破,到1.4nm时,只需要150k产能,再到1nm时只需要130k产能,那么台湾地区的产能就足以覆盖全球市场的需求,也就没有了在美国扩产的必要。
站在美国的角度,当亚利桑那成为半导体重镇,美国独立自主生产先进芯片的链条闭环,也没有进一步提供补贴的必要性。
台积电、美国政府,双方都没有进一步扩大投入的理由,所以说大家口中的“美积电”,未来基本是可预见的。
我们也可以大胆假设一下,2028年之后,除了台积电完成美国落户外,英特尔很有可能转变成一家fabless企业,大量下单给台积电,原有的工厂则由格罗方德接手,或者由财团私有化,但不论如何演变,这些美国本土公司在先进工艺上,依旧无法和台积电抗衡——半导体是一个技术导向的产业,技术决定一切,客户必须要采购最先进的芯片才能维持其市占率,否则就会失去市场。
之前也有不少讨论,说英特尔是美国芯片制造的代表,它不能死,其实英特尔的死活并没有那么重要,美国要的只是在本土具备先进芯片制造自主能力,至于这个能力是不是来自英特尔,不起决定性作用,何况英特尔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半导体产业一直保持着新陈代谢节奏,再过5年,英特尔现在那些也不太先进的产能将会更加落后。
至于这种演变对我们大陆的产业有什么影响,在科技竞争持续的背景下,大概率是我们另辟蹊径,点亮新的科技树,走一条材料、设备、生产的纯自主之路。
特约作者 吴梓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