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香护士(转载已获授权)
胃管是经由鼻孔或口腔插入,通过咽部、食管到达胃内,常用于持续胃肠减压、鼻饲等。
留置胃管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置入胃管多为床旁徒手插管,通常情况下,胃管置入相对较为容易,但不乏有疑难情况,这次这个患儿就让责任护士体验了一回。
案例回顾
患儿,男,5 岁,因「发热,拒食两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2 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 38.5℃,1 天前出现呕吐、拒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差,食欲差,睡眠一般,大小便不详。
体温 36.8℃,脉搏 118 次/分,呼吸 25 次/分,体重 10 kg,身长 93 cm,头围 47 cm 腹围 48 cm 发育迟滞,营养不良,精神欠佳,安静,神志清晰,面色苍白,无脱水貌,自主体位,配合查体。
入院诊断:1. 发热 2. 胃肠功能紊乱 3. 大脑性瘫痪 [脑瘫] 4. 脐疝
患儿入院后因腹胀明显,责任护士遵医嘱为患儿行胃肠减压,准备用物,测量插入长度,置入过程顺利,至预定长度后,检查发现胃管滞留在口腔,拔出胃管,让患儿休息后再次插入,结果同样盘在口腔中。
两次失利后,责任护士喊来同事协助,同事从另一侧鼻孔置入,结果还是盘在口腔内,再尝试一次,仍不成功。两人讨论后,决定边插入胃管,边让患儿喝水,让胃管随着患儿的吞咽动作下行,结果还是盘在口腔中。
于是,她们请另一个同事小张帮忙,小张一次就留置成功了。大家一样的操作,为什么结果不同,于是,两人向小张请教。
小张告诉她们,如果说诀窍,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不同的是自己在插管过程中,在胃管置入鼻腔 5 cm 后变直插法为旋转法,动作连贯,均匀,一点点向前推进,预计胃管通过咽喉部时,在患儿哭的瞬间将力量向后向下作用。
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来回顾下食管的结构,大家都知道食管有 3 个生理性狭窄,胃管在经过这些狭窄处时容易遇到阻力。
食管入口的肌群是横纹肌,这些肌群由迷走神经支配,接受中枢指令,食管入口处平时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吞咽时,环咽肌短暂开放。
另外,儿童胃管材质相对细软,导致通过狭窄处有阻力而发生变形,往前推进受阻。而小张的旋转推送方法可改变胃管尖端的角度和作用力,使胃管尖端顺利通过狭窄处,在操作时,旋转速度越快作用力越大。
胃管旋转时与黏膜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直接推送时产生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相同压力作用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当以同样的力度推送胃管时,产生的机械性摩擦和刺激相对减少,患儿的不适感减小,抵抗力减小,利于快速通过。
其次,头稍后仰 15°~30°这个体位,可使进入鼻腔内的胃管与咽上壁贴紧,增大咽喉部空间,最后,胃管到达咽喉部时,将患儿头部抬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大了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通过会厌部。
前面两名护士在插管时,没有将患儿安置于正确体位,当胃管通过咽喉部时,患儿因痛苦而挣扎哭闹,导致阻力增大,胃管不能向前进而反折回来,是导致胃管盘在口腔内的原因。
图源:作者提供
如何避免
胃管盘在口腔内
1、选择合适材质:硅胶胃管前端较硬,长度合适,刻度明显,易于掌握插入深度,从而避免胃管盘曲。
2、确保患者配合:对于清醒患者,应指导其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对于昏迷患者,应将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慢插入胃管。
3、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插管前应彻底清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以避免分泌物影响胃管的插入。
4、规范患者体位:清醒患者应采取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以利于胃管插入。
5、使用带导丝的胃管:对于难以置管的患者,可以使用带导丝的胃管,借助导丝支撑胃管植入,以减少盘曲的可能性。
6、避免气管插管或套管的干扰:气管插管或套管的气囊位置不当可能导致食管受压迫,增加胃管置入的难度。因此,应确保气管插管或套管的气囊位置合适,避免对食管产生压迫。
图源:视觉中国
除了以上几点,护士的操作技巧同样重要,以下几点可在大家在今后操作时仔细揣摩:
技巧 1:配合哭声插管,患儿在置入过程中,多因不舒适而哭闹,可利用患儿哭的瞬间,迅速将胃管插入咽喉部,哭声过后屏气时将胃管向下插入。
技巧 2:插管到咽喉时,可让协助者将蘸糖水的棉签放入患儿口腔,使其产生吞咽动作,便于胃管下行。
技巧 3:将患儿头自然后仰,等胃管通过咽喉部时抬高鼻胃管,使其贴近上颚,减少胃管在咽喉壁的阻力。
技巧 4:胃管插入会厌部 15 cm 时,要托起头部,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将胃管前端在咽喉部试插寻找食道开口,当出现落空感后向前继续推送胃管。
留置胃管常用,但困难插管也时有发生。当我们在插管时遇到困难时,不可简单粗暴,多次反复插入,而应先停下来,分析原因,必要时借助超声及多学科团队,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安全感。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