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提起东北,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是豪迈的口音、热闹的澡堂子和二人转?
而说到江苏,印象却有些模糊,似乎除了“苏大强”这个标签,很难概括出一种统一的地域特色?
明明都是差不多的城市,为什么东北三省凝聚力这么强呢?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东北文化?估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东北话!
没错,一口浓厚的东北话,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可以瞬间打开老乡之间的心扉。
不管你是黑龙江的还是吉林的,辽宁的,只要一张嘴,那股亲切劲儿就出来了,立马就感觉“自己人”。
而东北人聚在一起都聊什么?除了家长里短,还有共同的童年回忆:冬天一起滑冰、堆雪人,夏天一起捉知了、烤玉米。这些共同的文化体验,就像黏合剂一样,把东北人紧紧地黏合在一起。
反观江苏,虽然同属“苏大强”,但内部差异可不小,苏南人温婉细腻,苏北人豪爽直率,就连方言都千差万别。
一个苏州人和一个徐州人碰到一起,可能还得先克服一下沟通障碍,更别提建立那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亲密感了。
所以文化认同感的差异,也是造成东北“铁板一块”、江苏“各自为政”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人可能会说,东北的凝聚力,是不是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伙儿穷得只能抱团取暖才这样的?
这话听着像是那么回事儿,但仔细琢磨琢磨,其实并不全面。
东北确实存在“东北F4”(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领头羊”的现象,其他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多多少少都得仰仗这些老大哥。
但这恰恰说明,东北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注重区域协同,而不是像江苏那样,各市单打独斗。
东北过去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像鞍钢、一汽、哈飞这些大型企业,哪个不是跨省合作的?
炼钢需要铁矿石吧?造汽车需要零部件吧?这些资源和配套产业,不可能全都集中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
这就需要各个城市,甚至各个省份之间紧密合作,才能把整个产业链条运转起来。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经济联系,自然而然地就增强了区域内的凝聚力。大伙儿都拴在一根绳上,劲儿往一处使,才能把日子过好。
江苏就不一样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经济实力一个比一个强,谁也不服谁。
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当发达,各种高科技企业扎堆,创造的财富让人眼红。无锡的物联网,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常州的装备制造业,也是响当当的,各种大型机械设备,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经济发展势头一个比一个猛,谁还稀罕跟别人合作?
这种“单打独斗”的模式,虽然能促进每个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弱化了省内的整体凝聚力。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比如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如果是在东北,几个省份可能会共同出资,共同规划,一起把路修好,方便大家出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但如果是在江苏,可能每个城市都想着自己修路,连接自己的周边地区,不太愿意和其他城市共享资源。
所以说江苏的“散装”和东北的“团结”,跟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更多的是由各自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
除了经济发展上的原因,也不能忽视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东北三省在地理上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自然分界线,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之间互相“串门儿”方便得很。
历史上,东北也长期处于相对统一的行政管辖之下,更容易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
江苏就不同了,长江、淮河把江苏分割成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块,历史上也经常分属不同的政权。这就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形成,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不过有的时候这种“散装”状态其实也挺好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岂不更好?
所以与其纠结于江苏为什么“散装”,不如欣赏这种多样性带来的活力。
所以说东北凝聚力强,和江苏的“散装”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其说哪种模式更好,不如说,它们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差异,欣赏这种多样性,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