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由作家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和东方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字相,亦是文学——梅国云《字·相》《我知道灵魂的来去》作品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著名学者余世存,诗人、出版人、小众书房创始人彭明榜,海南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彭明哲,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舒勇,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谢爱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曹转莹,东方出版社、人民联合书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恋,以及海南作家协会主席梅国云等专家学者和出版人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主持。

座谈会围绕梅国云先生的新作《字·相》和《我知道灵魂的来去》展开,探讨了字相艺术的内涵、价值和发展方向,以及诗歌与字相艺术的相互影响。

字相艺术的独特魅力


李敬泽在发言中指出,字相艺术非常独特,而这种独特也包含着作者梅国云对于中国文字以及由字到相之间的特殊关系,这是中国文字非常特殊的一个根基所在。汉字作为一个方块字,有着伟大的字的造型传统的文化,字与相之间的关系切实是一个文化中极具根性的问题。作者梅国云从一个作家、诗人的角度,对中国文字的字与相之间通过想象,重新的复形和建构,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他参悟的是这个时代的字与相之间建立的艺术关系,是一个诗人在这个时代对这种艺术关系作出的独特探索。汉字从来就不仅是一个表意的符号,它同时也一直是审美的对象,至少在中国人的思维里是一个由人到字到世间万物的构造的中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字和相的关系不是一本《说文解字》就够了,或者是《康熙字典》《汉代汉语词典》就够了,而是需要一代一代使用汉字的人,所有以汉字为安身立命的人从字和相的关系中做出自己独特的思考,丰富我们对汉字的感知。汉字的生命绝不仅是在词典中,也在使用中,也在我们一代一代人对于汉字的想象和再造的过程中。

梅国云的每一幅作品既是对这个汉字的承入,也是对这个汉字的一次再造。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艺术创造过程,对于汉字文化来说,这又是一个时代汉字文化特定方向上的发展和特定方向上的丰富。

世界上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路径,选择了别人都不会走的路或者是没有想起来走的路。面对着这样一个独特的书写者,面对着这样的独特的诗人,学者应该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深入的研究,便于当代人正视领会我们的文化、文化的根基,认识和领会我们的文化在这个新的时代丰富的可能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贺绍俊认为《字·相》很有独创性,这是一个很有意的尝试,是作者梅国云为文学思维方式拓宽空间的有意尝试。今时人们面临着一个图象思维、视觉思维的冲击,人工智能高科技迅速发展,人们接受信息获得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可能不是从书上接受知识,更多的信息来源是手机等自媒体,图像变得更为重要。在这个时代图象思维、视觉思维有取代文字思维、语言思维的趋势。图象思维有它的优势,强调感性、直观和非线性的思考方式,更加注重整体和综合的观察,能够捕捉到事物之间的关联和相似之处,有助于形成直观的认知和创造性的想法。所以,作者梅国云的作品就是视觉意象,就是让观赏者在直观中获取文字的内涵,同时将自己创造性的想法赋予了其中。这是追随着时代的一种尝试,探讨时代思维方式的变化。

此外,梅国云的这种尝试又是一次文化返祖的行动,文化返祖回到我们的祖先。图象思维、视觉思维是人类最古老的思维方式,它比语言思维尤其是文字思维要更加早。古人图象思维的痕迹就留在早期人类的岩画、壁画之中,岩画、壁画上的图形有就是古人类的思想符号,是文字的雏形。古人为了传递信息的效率更高就要修改这些符号,就让它变得更加简洁,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更快的掌握一种书写和表达的方法,才能将自己具像的图形便于简化,于是图形就被逐渐的简化为一种象形文字,文字沿着简化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就有了今天的抽象化的文字。梅国云在文字由具像向抽象不断进化的这路上逆向而上,追溯到文字最初的具像化的形态,挖掘出文字本来所包含的图象思维和视觉思维。所以,梅国云的尝试既具有当代性,又具有传统性,他的尝试还是回到文学本身,虽然从著作的效果上看更像艺术,但是,作者的初心是回到文学。梅国云的创作让文学空间更加宽广,更加能够接纳时代的变化,能够把时代先进的东西、进步的东西、文明的发展吸纳到文学中,所以,这种形态对作家来说都是很有启发性的。


舒勇认为,字相不是书法作品,它体现的更多的是观念,因为艺术的核心词是生产力观念。作者梅国云能够借助艺术创作,把文字的象形理念重新很直接、直观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是在一种当代下的弘扬,所以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转换、创新性的发展,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梅国云的作品在众多传统的艺术理性里可以突破技术,源自于作品的观念属性和思想属性,非常有意义。如果把《字·相》作品放在人工智能的语境里,它就是在人工智能语境里新型创作的新理念。这些作品把思维的轨迹呈现得非常直接,如果把这种思维轨迹运用到人工智能的创作里,这对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诗人维度的思考创造了字相的艺术性


余世存认为,《字·相》是对汉字的一种重构,《字·相》这本书的排列方式是按照一年24节气的排列方式打开,作者把100多个汉字放在一年时间的流转中。汉字不仅是表面上呈现的相,内在也收藏了很多信息,古人读取了几千年,现代人也在不断的读取,从文字那里得到慰藉、得到安慰,作者梅国云正是从汉字中找到自己跟这个世界连接的某种特别方式。他找到了文字的根,通过对这个根的解读寻找自己跟这个世界的关联。作者梅国云对字的解读,关键是变,他在字的“形”中延伸出丰富、深远的涵义。作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有的人靠思想写诗,有的人用文字写诗,作者梅国云是在用语言写诗,所以他的语言中能够结合当代人共同的经验。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能力,是一种技能,可能是源于对字相研究的基础,所以,写起诗来能够得心应手,而且特别自信满满。


彭明榜认为梅国云的作品充满了童真和好奇心,就像一个向大人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表达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字·相》是梅国云将字的形状与漫画效果相结合,既幽默又富有童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既有具象的表达,也有抽象的思考,这种多元化的创作手法令人印象深刻。梅国云的诗集主题独特,作品都在追问灵魂、宇宙、世界和生命的意义,但并没有流露出焦虑和迷茫,反而展现了一种从容和淡泊。这种从容和淡泊来自于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可贵的童心。


曹转莹从三方面表达了对梅国云《字·相》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第一,从当代艺术的视角分析了《字·相》的特点。她指出,《字·相》的创作经历了笔外意象、梅氏漫笔、字相艺术三个阶段,体现了当代艺术生产过程的审美属性。“字相”的“相”字来源于古代图象的“象”,体现了形象思维和“道、象、气”或“意、象、物”的中国哲学三分法。这种创作方式彰显了作者的现代主体意识,文字构型设计私人化,充满了反叛传统书法与绘画类型化、风格化的意味。第二,从艺术符号的角度探讨了《字·相》的意义。她认为,《字·相》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转型传统美学探索的实践,并具有独特的建构法则。梅国云的书法技艺在“字相”创作中隐形,更多是有意识地贴近大众的姿态。《字·相》融合了多种艺术类型,具有当代性。其艺术设计的意象性与完整性、汉字构型方式的审美策略、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意蕴的阶段性升华,以及“仿声表意”的“形象思维”逻辑,都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三,《字·相》所体现的东方精神内蕴。她认为,当代艺术呈现从“艺术品叙事”向“艺术家叙事”的转型趋势,而书画艺术是最能体现新的东方精神内蕴的形式。

《字·相》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或再创造的潜力,体现了东方精神或中国书写。梅国云对每个字的不同呈现,让普通读者能够看懂且领会其中意味,体现了“借墨还魂”写意与新东方精神,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中国文化气质。

梅国云的第二本诗集《我知道灵魂的来去》,与此前的诗集《窥一眼虚空的未知》是对答与呼应的关系,其中写到的除湿机、手机、无人驾驶、元宇宙的呈现等都尤其具有现代性。其中关于元宇宙,它用“无”为主体,两边延伸出来连绵的圈圈,中间又面对着空,对于打开对元宇宙的理解非常有启示性。

独特艺术魅力引发读者对自身和世界的反思


彭明哲从出版人的角度,首先回顾了梅国云去年出版的两部作品,并对《字·相》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不仅是书法艺术,更是文学的表达,对文学界、书法界和艺术界都产生了影响。他着重探讨了梅国云的诗集《窥一眼虚空的未知》。表示这部诗集关注当代,但着眼点却是人类和宇宙的终极问题,例如“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种对终极问题的关注,在当代诗歌中非常难得。新诗百年,无论是选题还是技法,都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写作对象也往往局限于日常的物事,而梅国云的诗歌则不同,他能够从眼前的事物出发,去关怀无尽的未知,构建起自己独特的世界观。这种对终极问题的思考和对未知的探索,对于夜晚辗转反侧、焦虑不安、恐惧灵魂归属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谢爱友指出梅国云作品的文字与图像融合、文化与美学融合、艺术与哲学融合的特点。好的作品能够引发读者共鸣,让读者从中看到自己,读到自己的感受。梅国云作品中让感触最深的是“回家”和“鼓掌”这两幅作品。“回家”引发了他对家的思考,他认为家不仅仅是身体的栖息地,更是灵魂的归宿。“鼓掌”则让他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状态,是否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工作。梅国云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呈现,更是文化的表达和哲学的思考,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艺术的深入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姚恋认为,梅国云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字相,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语言的诙谐,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如今离不开电子产品的时代,《字·相》中“手机绑在手上”的作品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忙碌。同时,梅国云在诗作中用“西瓜皮”比喻时间的飞逝,这种时间观念的描述也非常贴切与形象。梅国云作品中充满对生活的洞察和对世界的善意。字相关注天地间的万事万相,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的共情和关怀。梅国云的诗歌充满了对未来想象的画面,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梅国云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字相和诗歌作品都展现了他在虚实、空间、时间维度上的自由切换,以及对“我是谁,我应该在哪里”的深刻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让读者能够在梅国云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并引发对自身身份和生活的思考。梅国云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批判的同时又不乏诙谐幽默,极富诗意,例如《鼓掌》《躺平》等作品,既揭露了社会问题,又给人以启发。梅国云的作品很容易让读者充满期待,期待继续感受他作品带来的智慧和启发。

梅国云: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创作的源泉


梅国云感谢各位专家的发言和鼓励,并分享了自己对字相艺术的理解和创作经历。他表示嘉宾提到的赤子之心,正是他创作的内在精神内核。没有一点赤子之心很难找到创作的感觉。他举例自己的作品,比如作品“空”,创作时内心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脑子里才能呈现这样的图形。最初创作时,作品乍一看像苹果,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是汉字“空”。现实存在的东西,只是这个世界从本质不断演绎的结果,如果把这种存在进行无限的归纳、抽象,最后是不是就是得到的图样呢?难道宇宙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子?这个信息是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这些很难得知。

他表示人文始祖仓颉造字,靠的是依类象形。万事万物的相就反映在了汉字上。他是从2011年开始了字相的创作。那个时候只是找到了一种联系,通过这样的创作,建立起自己与文字、与文学、与天地的关系。2013年到如今,越来越发现汉字的不可思议。汉字凝结了天地的信息,是可以沟通天地的,这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所在。中国民间神秘的测字学,为什么能够通过字,预言一些事,可能就是因为汉字凝结了宇宙的信息。字相艺术是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在思考和创作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字相艺术是对文字与自然、人文之间的关系的探索。

《字·相》《我知道灵魂的来去》的出版


《字·相》的编辑宋辰辰分享了这本书的编辑过程,并对作者梅国云在出版过程中的信任和支持表达了感谢。她认为,《字·相》的编辑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感受作者的哲学思考、人生阅历、文化底蕴。


《我知道灵魂的来去》的编辑王桢吉分享了诗集编辑过程中的感受,并介绍了诗歌篇章的建构。她表示,在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中,经常与作者梅国云探讨诗歌的主题和逻辑,以便规划篇章的安排。这是一本深刻洞察当代人内心世界的诗集,关乎宇宙、生命与人类,试图探寻存在与虚无、当下与未来的终极奥义。

本次座谈会不仅深入探讨了梅国云字相艺术的内涵和价值,也为梅国云的诗歌与字相艺术的相互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字相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字相艺术将继续在探索与创新中发展,为推动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书推荐 | 《字·相》:回归中国文字本身的象形所指;探究象形文字的无限种可能

作家出版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字·相》

梅国云 著

作家出版社


排版:邓 宁

编辑:刘 林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景宜:边疆大地抒情诗人——王蒙

送别琼瑶:故事里火花燃烧爱也依旧

新书推荐 | 《影响中国的古代科学巨匠》:小说有奇趣,巨匠是真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