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电子亲人”的梦幻模糊了那份最真实、最珍贵的亲情。
▲“电子亲人”不发牢骚不生气,自然会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图/IC photo
文|关东客
随着寒假开始、春节将临,许多年轻人与实际亲人相处的时间也悄然来临。
然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不少年轻人有实际亲人却爱看“电子亲人”,许多“电子亲人”网红博主在一年内涨粉几十万,活跃度高的“活粉”比例惊人。这些爱看“电子亲人”的年轻人,看上的是什么?
所谓“电子亲人”,其实是一种虚拟的人设,可以是视频博主,也可以是游戏人物。许多年轻人将“电子亲人”作为倾诉对象、情感寄托,以此缓解来自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年轻人之所以爱看“电子亲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工作压力,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压力无处释放时,便将情感寄托于虚拟世界,寻求慰藉,甚至是逃避。
另一方面,当前年轻人面临社会竞争压力大,部分父母却仍期望很高,造成亲子之间的矛盾。年轻人爱看“电子亲人”,其实跟羡慕“别人家父母”类似,背后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真实的、深度的亲子关系的缺失。
再加上,当亲子双方出现代沟、观念差异等问题时,如果缺乏沟通交流的技巧与耐心,“电子亲人”不发牢骚、不会生气,就显得比亲人更像亲人,也自然会更受年轻人喜爱。年轻人对这种更轻松自在亲情关系的渴望,也要被读懂。
其实,正如报道中提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纾解压力的方式。如果年轻人与父母的不良关系无法及时得到缓解,暂时适度地用“电子亲人”来“喂养”自己,也是一个合理且必要的情绪出口。
但同时应当清楚,“电子亲人”并不是真正的亲人,那种理想中的亲情关系也并非真实的生活状态。
其实,不少“电子亲人”正是靠打“亲情牌”来吸引眼球、赚取流量。这些“电子亲人”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为的就是讨好屏幕前的“家人们”,却并不对“家人们”的现实生活负责。这一点也需要年轻人的更多理解和体悟。
实际亲人的相处,却是情感的交融、理解的加深和默契的培养。一个拥抱、一次眼神交流、一顿共同烹饪的晚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都是虚拟世界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也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亲情在无声中得以升华。
如若过度依赖“电子亲人”,则可能导致年轻人在面对实际亲人时变得无所适从,产生沟通障碍甚至是空虚感,还可能加剧代际隔阂。
过度依赖于虚拟世界,就容易忽视与亲人进行深度对话的重要性,从而错过了理解彼此、增进感情的机会,代际之间的鸿沟更将难以逾越。
“电子亲人”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年轻人的现实情感诉求,在特定情境下也确实起到了精神抚慰的作用。但关键在于,要把握好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平衡,更不应当因此忽视实际亲人间的情感交流。
尤其需要认识到,“电子亲人”只是情感的补充与调剂,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在利用“电子亲人”提供的积极情感支持的同时,年轻人也要投入时间与精力,主动改善与实际亲人的关系,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电子亲人”为年轻人提供了更轻松自在的情绪价值,可能正是现实父母所欠缺的。这提醒父母,要从中看到年轻人对这种亲情关系的渴望,学会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们,用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实际亲情更温暖。
如此,才能避免年轻人陷入“电子亲人”的梦幻而模糊了那份最真实、最珍贵的亲情。
撰稿 / 关东客(职员)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