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上班会消磨时光,而在这段时光里,他们似乎失去了创造力。上班会消磨很多人的创造力,让很多人甘于平庸,甘于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
大学生毕业以后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挣钱,起码要养活自己,即便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仍然硬着头皮去工作,哪怕到社会底层打工,去送外卖,送快递,也仍然要挣一份钱。大学毕业就躺平的大学生比较少,大多都在忙于找工作,实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去考研、考公、考编。只要能够通过考试获得出路的,他们大多都要尝试一下。他们本来有青春活力,可是到了上班的时候,却遵循着上班的规则,变得没有太多活力了,甚至整天,沮丧,垂头丧气,不知道的还以为别人欠他们几百块钱呢。似乎社会对他们不公平,而他们又没有办法解决这种不公平的状态,只能顺应社会规则,也就被规则驯化了。在上班的过程中,他们被公司或企业的规则驯化,只能遵循那样的规则来工作,而那样的工作规则大多缺乏创新能力,只需要大学生按部就班地工作就可以了,没必要搞什么创新。高科技公司有一些创新活动,奖励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但前提是要有科研成果,不然也是白搭。很多大学生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具有科研能力,其实他们的科研能力并不强,即便是研究生,也不一定具有极强的科研能力。尤其在高科技公司,没有科研能力的员工非常多,以至于高科技公司让他们35岁退休,可以吸收更多的大学生进入这个领域,鼓励他们搞科技创新。
高科技公司并不是很多,而普通的企业或公司却非常多,即便是事业单位,也没有鼓励创新的精神,而是要员工变得平庸,变得碌碌无为。员工只需要按照上班的规则来工作就可以了,倘若要搞什么创新,就会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领导并不希望承担风险,只需要稳妥就可以了。因为领导已经搞了官场的运作,用银子铺路,也就有了好的政绩,而真正做了好的政绩,却不一定能获得上级的认可。因为做好政绩是需要冒风险的,而这样的风险,并不是上级领导愿意承担的。有的领导造了惠民工程,却往往喜忧参半,褒贬不一,以至于上级领导无法评判它的优劣,也无法当成他的政绩。而有的领导没有什么政绩,只是把每年做的事拿出来说一说,改头换面,说得漂亮一些,再用银子铺路,就可以造出一些所谓的政绩,可以顺利升迁,没必要非得自己费劲搞什么政绩。真正自己搞政绩工程的人大多没什么门路,也没有多少银子去铺路,只有在搞政绩工程的过程中才可以获得大量的回扣,用这些银子铺路,才能获得升迁的机会。
官场的运作是有潜规则的,很多官员都遵循潜规则来运作,最终能够升官发财。企业和公司的运作也是如此,官僚主义作风非常严重,官大一级压死人。很多员工要和部门经理搞好关系,和监工搞好关系,但同时还要认真干活,不然就会被开除。倘若他们认可了这样的工作制度,就会把自己变成廉价劳动力,每天做牛做马式的劳动,辛辛苦苦挣了钱之后可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但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的工作变成富人,更不会因为个体生产效率高,而变成部门经理。部门经理的人选和他的上级有关系,都是有门路的人,不然根本做不了官。老板会选择自己的亲信做手下的官员,而手下的官员又会选择自己的亲戚做下一级官员,以至于很多企业和公司有严重的裙带关系,成了家族企业,成了家族开的公司,对于外人的态度并不友好,也就限制了创造力的发挥。企业和公司只需要稳定发展,并不需要很大的创造力,尤其是生产一些商品的企业只是按部就班地生产,却往往忽略了研发,最终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只能靠不断转型来获得资本的增值。而真正的高科技企业是会搞研发的,而且投入研发领域的资金并不在少数。
倘若高科技企业不搞研发或者投入研发领域的钱比较少,那么这样的企业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产品的创新优势,进而失去产品制造的主动权,尤其是知识产权容易失去,也容易被别人以知识产权为由“卡脖子”。一般的企业和公司大多不搞创新,只是要求员工按部就班地工作,时间长了就会造就一批上班的“油子”。他们从来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但在上班期间可以干自己的事,却从来不会专注于工作,而工作任务却可以圆满完成,主要还是他们善于在该用力的时候用力,在不该用力的时候就休息,有的甚至可以雇用临时工来替自己工作,出了事让临时工来扛罪,还有的支配新分配的大学生,而不会自己干具体工作。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投机取巧,也越没有创新能力。
企业或公司以及事业单位并不会完全鼓励创新,因为创新有一定的风险,甚至很多创新活动花了钱,却没有最终办成事,没有搞了真正的创新,也就被人诟病了。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公司以及事业单位会鼓励员工认真工作,鼓励他们变得平庸,而不是让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会质疑体制,质疑用人制度,质疑现状,让企业老板头疼不已。谁会用一些脑后长反骨的天生质疑的创新型人才呢?由此来看,上班的人大多没有创新能力,时间长了就会消磨热情,消磨青春活力,最终失去创造力,变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有这样的人,是因为有这样的人生存的土壤,应该看到土壤,而不应该只看到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