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多元思想的交汇碰撞,一场时尚力量的积聚迸发。
新年伊始,“尔滨”就尽情绽放她的独特气质——开放包容、传承创新、艺术文化、时尚热情。1月11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主办,哈尔滨西城红场、北京盛世嘉年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第十一届哈尔滨国际时装周50℃温差·创意设计沙龙,在哈尔滨西城红场举行。
温度赋予热情,温差激活灵感。来自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专家学者、中国优秀时装设计师、知名艺术家,围绕哈尔滨四季50℃温差的自然优势和百年时尚之都的文化底蕴,从创意设计理念、品牌文化价值、智能制造、新兴材料等多个维度,充分进行交流分享,智汇畅谈,打造时尚服装中国首发、全球首发的平台,推动哈尔滨成为中国服装创意设计及时尚产业中心,助力中国服装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
“50℃温差”积聚迸发无限可能本次沙龙为何以“50℃温差”命名?
“春有丁香紫,夏有兴安绿,秋有丰登黄,冬有冰晶白”,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对“尔滨”四季色彩的具象描绘,四季分明的生活场景,是服装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个重要方向。
时尚之都,历史名城,哈尔滨在推动中国服装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蕴含着独特潜力和显著优势。“哈尔滨四季分明,出了很多艺术家、设计师,创意和创新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我们希望这种与生俱来的资源禀赋能给设计师一种赋能,和设计师的创作、思维、情绪契合,让这种独特的季节变幻赋予设计师天然的创意和灵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黑龙江省服装鞋帽行业协会会长、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生长在哈尔滨,对这座城市情有独钟,要让温差赋能、文化赋能、商业模式赋能、国际化赋能,让中国的设计、中国的元素引领世界。
如何将哈尔滨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时尚设计中?作为哈尔滨本土设计师,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卢禹君教授认为,哈尔滨的50℃温差给服装创意设计的灵感来源提供了更丰富的实际需求,季节变化对服装需求更具多样化,对功能性服装设计需求更高更优秀,防寒,防静电,防风服装都给哈尔滨服装添加了更多的方向。
科技浪潮 推动设计革新与可持续发展
室外冰天雪地,室内热烈似火,与会专家学者智汇冰城,畅谈时尚设计产业未来。
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工艺等前沿技术纷纷崛起,数字化与绿色化引领产业转型,这些新要素将重塑设计师的创作。李伟刚、葛凤、黄俊勋均是户外品牌创始人,品牌特性决定了他们对科技应用的高度重视。
“户外作为服装的一个分支,从小众门类迅速变成了大众门类,正朝气蓬勃地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RICO LEE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李伟刚说,“在科技的驱动下,我国的纺织行业取得了大发展,以前要进口很多东西,现在从国内就可获得很多好的素材。我们开始非常自信地跟海外品牌走在一起,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竞争的时代。”
FENGGY品牌创始人葛凤第一次来哈尔滨。“人工智能的出现,加大了设计师在前期设计时的思维开拓,打破了传统对于设计的认知,提高了设计效率。”她提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应用和研究,如果这种产品能够在中国实现的话,可以打破50℃温差的穿着体验,会给设计师带来更多的想象和应用空间,也可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诉求。
TRICKCOO品牌主理人、上海岂可服饰有限公司CEO黄俊勋是第二次来到哈尔滨。他感叹这里的商业体全部变成了户外品牌的矩阵,哈尔滨对时尚推动速度非常高效。“哈尔滨时装周是非常国际化,它是一个品牌矩阵,在国内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它的秀导、摄影团队,影视和后期处理团队都是从国外请过来的,非常专业、非常敬业。”黄俊勋对本届哈尔滨高度认可。
LALABOBO与ZERO COSMOS品牌则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可持续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开拓性进展。作为联合创始人的于茜子介绍,LALABOBO在哈尔滨深耕多年,50℃温差对于品牌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穿着方式,我们要根据每一个地区的穿着方式以及人文审美的不同,去进行分类、分区域的设计。未来我们在设计中更好地融入新科技新材料的赋能,让品牌走得更远。
首发+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思想的多元交汇碰撞,积聚迸发出无限可能,专家们纷纷为“尔滨”建言。
哈尔滨国际时装周正在打造时尚服装的中国首发、全球首发的平台。如何依托哈尔滨西城红场作为中国服装新锐时尚发布基地的平台优势,以时装首发为载体,推动时尚行业创新发展?设计师们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构想。
陈宇、王钰涛、武学凯、刘勇均为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他们以敏锐视角对时装首发进行全方位剖析。
陈宇认为,时尚产业最终探讨的是人和城的问题。红博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空间,具有自媒体时代的商业属性,很难得的。中国服装协会和中国设计师协会的参与,让红博商业与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形成了完美的闭环,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尚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人才,黑龙江是高等教育大省,可在高科技赋能功能性服装上跟高校开展合作。
前不久,王钰涛作为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服装设计大赛评审,看到了在冰雪项目上设计师所赋予的能量,这次更多感受到50℃温差给设计师带来不一样。他说,哈尔滨有非常浓厚的地域文化和自己的时尚态度,是一个特别好的科技赋能实践基地。因为新材料、新材质对于服装不仅仅一种概念上的改变,更多是可以落地的。
回到家乡的武学凯感叹道,哈尔滨这个城市具备历史的跨度,时间的跨度,时间人文的跨度,它具有多层的、多维的文化交融的属性,这样的城市是有记忆的,有历史的,希望哈尔滨未来有更好的时尚机会走向国际市场。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文脉让时尚具备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基因,希望通过西城红场能够有机会让设计师的品牌在这里绽放,在这里产生更大的商业的机会和机遇。
“首发经济涵盖了包括新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等。我们从西城红场发现,它有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首发。”刘勇从新锐设计师原创的角度提出建议,要结合当地的时尚产业资源来凸显首发经济的链式发展,持续打造哈尔滨时装周的品牌影响力,让更多设计师、品牌进入这个平台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在首发经济倡导下,设计师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和科技的融合,支持哈尔滨的设计师、哈尔滨本土品牌进行原创首发。
听了这些建议,王丽梅十分赞同。她说,哈尔滨时装周从第一届开始就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品牌,将多业态的融合和文化结合起来,黑龙江服装协会制定了“抓两头,带中间”规划,一头就是市场,一头是设计,中间一定是高端制造,我们很快就会开启一个“国潮城”,面向新发展起来的本土设计师。
建筑师王晖提出了“DJ组合”理念。红博商业的偶合模式反映出了多元性的内容,如何给多元化动态的内容提供一些空间?王晖说:“要像一个DJ一样,把设计师的产品作为有效的材料片断,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结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时装设计创建人吕越教授也赞同“DJ组合”思维,他说:“我们不一定会拉小提琴,我们也不一定会弹钢琴,但是我们可以组合它。经历过这么多年,我们终于可以从接人家的单变成给人家下单了。我感觉西城红场已经是一个DJ组合的成果了。”王丽梅笑答:“我们就是DJ,为你们组合。”
黄金纬度 如何创造黄金价值?
如何巧妙运用哈尔滨独具的时尚资源,平衡商业与创作,解锁发展新路径,共同推动中国服装创意设计产业走向更高水平?与会嘉宾从宏观行业与战略高度切入,为市场与设计明确定位、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新思路。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朱少芳认为,设计师本身就是时尚的创造者,潮流的引领者,要坚守创意的初心,坚守自己创意理念,将其转化为适应市场的产品,让市场接受度能够更紧密。要打造多元的空间或者是模式,像西城红场这样一起助推设计产品转化和商业落地。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几十年走到了一个全新的一个变革的时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说,国家走向强大,消费者文化自信的支撑,给中国服装品牌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机会,个性化的、风格的、独特性的设计师的品牌的时代真正到来了。哈尔滨位居东北亚中心,具有重要的产业战略地位。在创意设计、品牌升级发展方面,哈尔滨是一个重要的基地所在,是设计师品牌创新发展的先行区。
“尔滨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风景这边独好,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感慨道,50℃温差体现了一种宽度和高度,它代表了我们时尚品类的宽度,也代表了我们时尚发展的一种势能,一种高度。
北纬45°被誉为黄金纬度。如何在黄金纬度上创造黄金价值?孙瑞哲指出,要独树一帜,细分品类,在某一个特定需求的人群中树立无法撼动的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要别开生面,作为向北开放新高地,肩负着多重的责任和使命,时装周不仅要开展国界的跨界,也要进行边界的延伸;要以人为本,情绪价值已经成为消费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一种驱动力。要把首发经济作为时装周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形态,作为哈尔滨的特色,在下一步的创新引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服装协会特邀副会长、中国服装论坛执行主席、北京盛世嘉年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主持了本次沙龙。他表示,经过20多年对商业设计领域的探索与追求,红博商业形成了推动新锐设计商业发展独特的思想与方法,创造了时尚商业的传奇,也开创了在时尚商业文化、艺术化发展独特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携手,在这个黄金纬度上去创造黄金的价值。
记者:杨桂华;摄影:苏强;视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