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推送

“好了,都别闷着了,将来出了任何问题,骂名我来担”。

1988年某天,会议室内,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说。

整个会议室静悄悄的,静的掉根针都能听清。与会的每一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说话,脸色凝重。

这间会议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邓公为什么要更改毛主席决策?这件事又怎么能背上骂名?



事情的起因源于军衔。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诞生开国将军1000余名,设置了大将和元帅两个特殊军衔。

这时,发生了3件事,改变了军衔制度。

第一件事,中苏关系剧变。当时,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制定了一系列严重干涉中国主权的政策。那时苏联还是老大哥,我国还是小老弟,本来亲如一家的好兄弟,结束了蜜月期,分道扬镳。在此背景下,我国与苏联分道扬镳。所以,参照苏联设置的军衔不宜存在。

第二件事,军衔制服不完善。当时,很多人军衔与职务不对应,比如少校副团指挥中校正营,中校正营指挥大校正师,很多人都不适应。后来,有意调整军衔与职务,但是军衔、职务、级别是三个独立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不好处理。

第三件事,军衔等阶太多,军官之间待遇差别太大,特别是军官与士兵之间泾渭分明,这对视团结为首位的毛主席来说,简直是如鲠在喉。正是有了这种情形,为了照顾多数士兵的情绪,很多军官主动辞掉了军衔。

直到1965年,主席意识到,长痛不如短痛,取消了军衔制度。



那时,只要有大型活动需要出席,只看职位,全军的官兵都佩戴红五角星、红领章和解放帽,第一次在服装上实现了官兵平等

取消军衔制度有利,当然也有弊,这一弊端在一件事中显露无遗。

打仗了,谁的军衔高,该听谁指挥?外交中,没有军衔对应,对等接待的人该怎么选?待遇按照什么等级?



1980年时,邓公有提议恢复军衔的想法,但为了避免动荡,建议搁置了。

1983年,邓公推动军衔改制。改制后,大将与元帅军衔去除,将新的军衔分为三等十一级。

为何去除大将与元帅军衔,因为这两个均线类似于古代的兵马大元帅,只有战时才会临时设置。



当时,国际形势纷杂错乱,新的军衔制度并未真正实施。

直到1988年,一切都稳定了下来,邓公召开了文章开头的那个会议。

可是,取消军衔制度,是毛主席的决策,要更改这项决策,军队会不会不稳定?会不会发生动乱?谁也不敢打包票。

看着沉默不语、心情忐忑的众人,邓公一锤定音:“就照这个方案实施吧,骂名我来担”。

就这样,我国未来的军衔初现雏形。

毛主席和邓公都是我国伟大的领导人,他们制定的政策,都是看准了“时”与“势”。

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不论是毛主席,还是邓公,都是敢为天下先的伟大领袖,他们所做的英明决策,都值得我们各位敬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