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香港大公报记者沿着王星被转运路线,完成了一次跨越泰缅边境的500公里追踪报道,首次通过航拍方式揭露了妙瓦底电诈园区的真实面貌。
记者团队从泰国机场出发,追溯整个转运路线,510公里路程总共驱车近7小时。泰缅边境仅一河之隔,渡船时间不过两分钟,却跨越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航拍画面清晰展示了园区的建筑布局与日常运转状态。
园区外围由4米高水泥墙环绕,每隔2米设有瞭望台,顶部缠绕密集铁丝网,呈现出明显的监狱化特征。
内部建筑群分区明确:办公区、惩戒区、生活区等功能分区清晰可辨。值得注意的是,一座标有"重庆森林"字样的建筑位于园区后方。
航拍还捕捉到园区内部的商业街区,超市、发廊、KTV、诊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展现出诡异的"生活化"氛围。多处在建工地表明园区仍在持续扩张,面积堪比小县城。
最让人感到恐怖的是有几个“惩罚区域”,地图显示有活埋区、鳄鱼池、水牢甚至还有移植中心。
追溯园区背景,创建者佘凯伦曾在柬埔寨经营"杀猪盘"诈骗产业。2020年,他以投资中缅贸易为名在妙瓦底建立亚太经济特区。2022年虽遭全球通缉落网,但通过与缅甸军方合作继续掌控园区运营。
据统计,妙瓦底园区年度诈骗获利可达数百亿元。园区内实施人口买卖、非法拘禁、暴力胁迫等违法行为。不配合者可能遭受殴打、活埋等极端暴力对待。
园区通过泰国渠道获取建材、食品等物资供给。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和成熟的运营模式,加上跨国执法难度大、地方保护等因素,使得这一犯罪产业链难以短期根除。
香港记者此次冒险跟踪报道,首次以航拍视角展示了园区真实样貌,为后续打击跨境犯罪提供了重要影像资料,向香港大公报记者的勇敢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