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广西多措并举推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地见效,全区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其中2022年净增加29.35万亩、2023年净增加10.54万亩、2024年预计净增加40万亩。
为确保耕地红线,广西持续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责任书,构建逐级负责的耕地保护管理体系,通过开展“月调度、季分析”耕地保护形势分析会,成立耕地保护服务指导工作组,及时查漏补缺,切实解决耕地保护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
通过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和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加强耕地变化动态监测监管,推进各地落实常态化巡田工作。自治区层面建立耕地流出预警处置机制,公开通报2批共18宗重大自然资源违法典型案例,有效控制耕地流出,2024年全区耕地流出面积同比下降20.73%。
与此同时,广西借助无人机和高清卫星遥感等监测手段,摸清了全区耕地家底,印发了《流出耕地整改恢复工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全区耕地整改恢复工作。通过研发启用广西耕地保护“一张图”,推动2024年完成违规流出耕地整改恢复约145万亩,同比增长45%,全区稳定利用耕地较2020年净增加部分能够充分保障2025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此外,通过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地方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2023年度耕地保护及田长制推进工作成绩突出的15个县(市、区)奖励9000万元激励资金,对存在耕地保护任务缺口的设区市收取经济补偿,释放严管严惩信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通过健全制度保障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先后研究起草了耕地占补平衡改革“1+N”政策文件,构建新时期耕地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将各类占用耕地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强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控;加大补充耕地垦造力度,2024年全区已核定入库1371个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数量16.78万亩、新增水田规模16.35万亩;落实1258宗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为各类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