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这才是战争:抗美援朝(第一卷)敌我详情及初战》的第8篇连载,在书中位列第五章 美国陆军的战斗力远没有美国人想象的那么强大,第一章是介绍美军高级将领之间的派系和矛盾,以及对作战产生的影响(志愿军入朝前),第二章是介绍美军中级军官的调整及对美军的影响。

从第三章起,用四个章节讲述美军的军事思想、理论和学说。只有讲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搞清楚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军队,为什么在战争中的表现会是那个样子?

其中从本文起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书最重要的章节之一。

本文前篇:志愿军入朝前,美军的山头、派系斗争对作战产生了致命影响

这才是战争:抗美援朝,山头斗争、永不停息,与人斗、其乐无穷

美军的派系和山头斗争

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军,为什么连弱小国家的军队都打不过?

美国的计划,用核武器炸平俄国



想获得这本书的读者只能关注“这才是战争”公众号,留言或私信我来获取。

第五章 美国陆军的战斗力远没有美国人想象的那么强大(续)

与韩军类似,朝鲜人民军获得了苏军军事顾问团的指导,从韩军的经验即可知道,要克服语言障碍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很多军事术语,在朝鲜语中根本就没这个词。美军为了让韩军掌握英文军事术语,将其翻译成韩国人能理解的朝鲜语,曾经大伤脑筋。美军第8集团军在《朝鲜冲突中的特殊问题》中写道:“朝鲜语缺乏许多现代词汇和军事术语。例如,没有电灯这个词,为了翻译汽车前照灯,韩国人用的描述是:一个安装在卡车挡泥板前面的发光的碗。”而传动装置(transmission),韩国人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硬生生把trans去掉了,变成了mission。而mission是个典型的多义词,韩国人胡乱使用,又反过来把美军教官给弄晕了。[1]

韩国官方历史也同样指出,语言障碍给美军对韩国军队的训练带来了极大障碍。这一障碍在韩军前身警备队时期就已凸显。韩方称:“警备队初期,实际的指挥官是美军军官和下士。在部队教育方面,他们决定将美式训练传授给韩国军队的军官,并由韩国军官再次对队员进行培训,但由于韩美之间的语言障碍,未能顺利完成。”[2]“海岸警卫队队员可以轻松掌握日本扫雷艇的装备运用方法。……与日本人的对话沟通也没有困难。但对美国购买的舰艇的设备很陌生,由于与美国军事顾问团的语言沟通问题,在掌握设备运用方法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无法与分配给各基地的舰艇进行任务交接的事例屡见不鲜。”[3]



对此,韩国1997年版的英文版官史也只能苦笑着写道:“真正的困难在于,韩语在书面或口头形式上都不包含理解现代军事术语和装备所需的术语。常见的军事用语,如相位线、区域和边界移动,根本无法翻译成韩语。即使是像“班”这样简单的术语,也需要经过漫长的解释,韩国士兵才能理解其含义。装备也是如此,如机关枪要解释为:射击速度很快的手持枪或噪音很大的枪。”[4]

可以想象,当苏联军事顾问团想让朝鲜人民军理解俄文军事术语时,自然会遇到同样情况。没有理由俄文军事术语会更容易理解。更何况受训的韩军军官在二战时基本都上过2-4年专业军校,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都强于人民军军官。而且朝鲜人民军的情况更复杂,很多人俄语或汉语水平远超朝鲜语,甚至不会说朝鲜语。[5]那些在苏联待过会说俄语的军官,让他们听懂苏军顾问的教导没有问题,但让他们教自己的士兵,麻烦就大了。而只会说汉语的那些,麻烦更大。

简而言之,朝鲜人民军的训练水平会超过美军,这是不可能的。

综上可知,战争进行到1950年9月,美韩军至少已经对朝鲜人民军形成2:1的兵力优势,6:1的火力优势,还不计空中火力;而朝鲜人民军的训练水平本身就不及美军,随着美军中较弱的新兵在初期的战争中被消耗掉,大量建制部队、士官、参加过二战的连排级军官被补充到美军第8集团军,在训练水平上更被美军拉开差距;而朝鲜人民军曾经占优的士气、纪律、作战经验,也不再具有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与朝鲜人民军的交战情况,才能真实考察美军的战斗力水平。

在9月初,朝鲜人民军发起洛东江总攻后,美军各条战线连吃败仗,多处被朝鲜人民军突破。美军官史写道:“在取得最初的辉煌成功后,北朝鲜军队的致命弱点再一次使其失去赢得整个胜利的机会——落后的交通运输及物资供应使其无法充分利用其成功的突破而扩大战果;面对可能集中在关键时刻针对其部队的大规模空中、装甲和炮火,其通信和补给无法利用突破并支持持续进攻。”[6]虽然是在说朝鲜人民军的弱点,但并不否认美军的失利。

在仁川登陆前几天的战斗中,174高地战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奉命进攻174高地的美军骑兵第5团第3营来朝鲜战场前原为第14团第3营,人员、装备均满编,该营专门从事冬季作战,接受登山和滑雪训练,是参加朝鲜战争的唯一一支了解如何在极端气候下作战的美军部队,亦是当时美军训练水平最高、战斗力最强的营之一。[7]

结果,174高地一战,该营900人被打得只剩292人,在9月14日勉强夺取了高地[8],但9月15日在朝鲜人民军的反击中,美军骑兵第5团不仅丢失了174高地,还丢失了350、312、392高地以及401高地北侧高地。[9]174高地战斗再次证明,在步兵的近距离格斗中,人员只要稍加训练即能使用步兵武器与训练有素的部队进行抗衡,这让人想起重装骑士面对十字弩的悲惨命运。现代近战,战斗交换率依然遵循冷兵器时代的1:1,训练更为有素只能增加些许优势,而且很容易被另一方的战斗精神所抵消。



随着仁川登陆的成功,釜山防御圈内的沃克随即发起大反击,美军各师转入反攻,与朝鲜人民军展开激战。美军的表现再次让人大跌眼镜,布莱尔写道:“仁川的消息使第8集团军士气高涨。每个美国兵都立即意识到其战略意义。……然而,第8集团军显然无法突围釜山外围,这实际上威胁了仁川的宏伟设计,即击倒、压倒和困住在韩国的朝鲜人民军。由于缺乏第8集团军的迅速果断推进,朝鲜人民军可能会继续战斗数月,在一场可怕的冬季战役中造成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伤亡,而第8集团军和第10军都没有(为冬季战役)做好准备。朝鲜的‘统一’必然会推迟;美国公众虽然仍然支持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但可能反叛。”[10]

9月19日晚,仍在仁川的麦克阿瑟会见了阿尔蒙德、斯特鲁布尔、谢泼德、道尔、赖特等人,回顾了釜山周边的局势。根据谢泼德的笔记,麦克阿瑟对沃克深感担忧,并非常恼火。柯林斯似乎是对的。第8集团军在被包围了这么长时间,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似乎无法进行决定性的进攻。大邱和仁川之间的距离可能太大,无法实现连接。令人惊讶的是,麦克阿瑟接着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告诉该小组,也许沃克应该被一位更强有力的将军取代。[11]

战斗过程——这一铁的事实证明了,即使在仁川登陆后,美军第8集团军面对军心、士气面临崩溃的朝鲜人民军,依然无法在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取胜。而美军第8集团军的表现影响了麦克阿瑟的决策,让其做出昏庸决策,给了志愿军大好机会,这是后话。

当美军在绝对优势情况下依然不能正面击败朝鲜人民军的情况下,美军和美国民众关于美军未做好战争准备、装备老旧、训练不足等所有观点都毫无意义,只能成为借口。

即“美国陆军到底怎么了?”这个问题的提出,首先就是建立在美军和美国民众对自身步兵战斗力不清晰不正确的认识之下。美国虽然是二战的战胜国,并在二战后一举跃升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但美军在二战中并未与最精锐的德军、日军部队交过手。在欧洲战场上,德军最强大最精锐的部队陷入苏德战场,与美军交手的德军,要么非其主力,要么已是战斗力衰退之时。在太平洋战场,美军虽然和很多日军精锐部队交战过,但日军地面部队基本都陷入困守孤岛的绝境之中,完全被动挨打,并不能真实体现出日军的战斗力和指挥水平。



诚然,美军步兵在二战中的表现不可谓不勇敢,但作战经历与美军、美国民众在战后的良好自我感觉并不相符。

如此说来,美军似乎并不强大,但又并非如此,美军的强大是被公认的,正如前文指出,美军与自己制定的标准相比,有差距;与历史上的巅峰时期美军相比,有差距。但美军与自己的对手做横向对比,明显强大许多。

如此说来,似乎问题回到了志愿军对美军的初步认识上——美军步兵近战能力弱,导致朝鲜人民军通过近距离格斗压制美军。其实也不尽然,美军的训练水平决定了其步兵具备出色的近战能力,塞缪尔·莱曼·阿特伍德·马歇尔的研究是有说服力的。

但有能力和能力能不能用出来,这是两码事。

所谓的美军未表现出击败朝鲜人民军的能力,其实只是美军没有表现出快速击败朝鲜人民军的能力,而不是它没有能力。即使没有仁川登陆,在美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实力已经根本逆转的情况下,釜山防御圈内的美军在10天、半个月或者1个月,也一样能击败后勤已无法支持的朝鲜人民军。但要让美军在3到5天内快速击败朝鲜人民军,美军却做不到。

要解释这个问题,根源还是要从美军的军事思想、理论、学说上去找。(未完待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