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启新程,奋楫逐梦。1月11日,济宁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济宁将聚焦“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目标定位,围绕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市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工业经济总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外贸进出口总额‘五个倍增’”,加力推进工业经济、扩大内需、深化改革、高水平开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文化“两创”、绿色低碳发展等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聚焦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加力提效。起底式梳理38个工业大类细分产业,全部纳入15条标志性产业链、36条重点产业链。建立“总链长+链长+副链长+链主”工作体制,“一链一策”补链延链强链,“一企一策”支持85家“链主”企业发展壮大。开展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千企千项”技改项目库。纵深推进新兴产业跨越提升行动,围绕五大领域19个重点方向,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集中资源要素打造新能源、高端装备2个2000亿级,高端化工、新材料、食品3个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2个500亿级“232”优势产业集群。
聚焦全方位扩大内需,在推动经济稳进向好上加力提效。济宁将实施扩大有效投资“1113”工程,实行重点项目包保服务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两重”等领域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提振消费市场,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电化行动·低碳济宁”,优化调整房地产支持政策,拓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开展产业链招商,“以投促引”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同时拓展园区标准化厂房招商、应用场景招商、“飞地”招商、贸促投促融合招商等新模式。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济宁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出一批原创性改革事项。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在资金扶持、要素供给、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一批服务企业“硬核”举措。健全政企常态化交流和重点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用地分级分类保障,实行“工业项目优先、工业园区优先、拿地即动工优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巩固传统市场,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推动铁路、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参与晋鲁大宗商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物贸合作,推动内河航运与中欧班列深度衔接,提速打造“六大临港百亿园区”。
聚焦提升城市能级,济宁将建立完善都市区一体化推进保障机制,制定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要素供给、建设标准“五个一体化”实施方案。高标准规划建设颜店科技产业园,推进中心城区北部联动发展,加快太白湖文旅商区、济宁高新区十里湖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雄商高铁、济枣高铁建设,规划建设潍邹高速,提速推进兖郓高速,建成通车济邹高速、济商高速等工程,加快外环高速、内环高架“双闭环”。推进任城运河记忆、济宁高新区洸河印象等20个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08个。
与此同时,济宁将聚焦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全链条减损行动,推动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县一业”壮大特色产业。打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收官战,新创建省级示范片区2个、市级示范片区90个;聚焦推动文化“两创”,高质量务实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深度推进百家景区焕新,加快30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施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工作线”机制,持续开展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巩固提升“两清零、一提标”治理成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不仅如此,济宁还将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和防范化解风险,一方面,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做好就业援助,实施“创业济宁”五大行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初升高”比例达到70%以上。推动名院、名科、名医建设,推动中医药振兴,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深入实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从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抓好风险防控处置、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着力,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王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