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切勿与现实关联,请理性阅读!
「三舅,您醒醒,您醒醒啊!」深夜里,周雨萍守在医院病床前,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二十多年前,一家人连四斤猪肉都买不起的艰难岁月里,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步一步把她从辍学的边缘拉了回来。
而现在,眼前这个曾经为了凑她的学费,累得满手老茧的三舅,却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微弱的呼吸声里满是对这个侄女儿的牵挂。
寒风凛冽的深夜,周雨萍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墙上的挂钟显示已经十一点半,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手边的保温杯里,淡淡的茶香已经变得微凉。
「雨萍,三舅他……他突发脑溢血,现在在县医院。医生说情况不太好,你能回来一趟吗?」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柔和却颤抖的声音。
周雨萍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话筒,心脏仿佛被人狠狠地攥住。「妈,您别着急,我这就回来。您和爸先在医院照顾着,我连夜开车回去。」
放下电话,她快速收拾行李。夜色中,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她的脚步一盏盏亮起。发动停在楼下的桑塔纳时,后视镜里映出她略显疲惫的面容。
四百公里的夜路显得格外漫长。车轮滚滚向前,雨萍的思绪却不断回到过往。路边的路灯拉长又缩短,像极了记忆中那些起起落落的岁月。副驾驶座上放着她匆忙带上的一件羽绒服,那是去年过年时三舅硬塞给她的。
「萍萍啊,你一个人在外地工作,总得多备件厚实的衣服。」三舅的话还回响在耳边。想到这里,雨萍的眼眶有些发热。她调大了暖风,仿佛这样就能驱散心中的担忧。
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雨萍的思绪不断回到那个寒冷的冬天。那时的她还是个瘦小的女孩,而三舅,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之一。
02
一九七八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周家的老屋坐落在渭北山区的一个小村子里,墙角堆积的积雪迟迟未化。屋后的柿子树光秃秃的,几个干瘪的柿子还挂在枝头,像极了他们家此时的光景。
那时的周雨萍才十二岁,瘦小的身子裹在打着补丁的棉袄里。父亲周德明因为一场重病卧床,全家的重担落在母亲肩上。母亲白天在生产队干活,晚上还要去后山捡柴火。日子虽然清苦,但好在还能熬过去。
腊月二十三那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三舅赵长河顶着风雪来了,他的头发和眉毛上都结了冰碴。身上的军绿色棉袄沾满了雪花,手里提着个油腻腻的布袋。
「姐,这是我家杀年猪的肉,给你们拿来过年。」三舅搓着已经冻得通红的手,从布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用油纸包着的一大块猪肉。
母亲王秀兰连忙推辞:「弟,你自己家也不容易,媳妇刚生了老二,这怎么好意思……」
「姐,你就别推辞了。我知道姐夫病着,这过年总得吃点好的。再说,这才四斤肉,你要是不收,我这心里过意不去。」三舅的眼神里透着坚定,「再说了,这两年收成还行,家里不缺这点。」
周雨萍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母亲红着眼圈接过那包猪肉。灶台上的火苗跳动着,映照出母亲脸上复杂的表情。母亲总是这样,倔强又心软,在面子和亲情之间总是举棋不定。
那年的除夕夜,一家人难得吃上了一顿带肉的饺子。母亲特意把最大的一个肉馅饺子夹给还在发烧的父亲,又给雨萍碗里添了两个。灶膛里的火光映红了全家人的脸,母亲一边包饺子一边抹眼泪,说是被蒜末辣的。但周雨萍知道,那是母亲的自尊与感动在打架。
03
一九八零年的春天,整个山村都笼罩在愁云惨淡中。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让本就不富裕的乡亲们雪上加霜。周家的日子更是难过,周德明的病情时好时坏,医药费像个无底洞。
那天放学后,周雨萍看着母亲在灯下数着票子。母亲的手指因常年劳作而粗糙,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她手中发出窸窣的响声。
「萍萍,」母亲叹了口气,「要不……你先休学一年?等明年家里好些了再让你上。」
周雨萍咬着嘴唇没说话。她知道,这个「明年」可能遥遥无期。村里的张树花就是这样,说是休学一年,结果再也没能回到学校。
「姐,你在家吗?」三舅的声音从院子外传来。他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个新鲜的玉米。
「长河,你咋来了?」母亲连忙把钱藏到抽屉里。
三舅放下竹篮,眼睛扫过周雨萍通红的眼圈,又看了看桌上摊开的课本。「姐,我听说萍萍要休学?」
母亲有些局促地整理着衣角:「家里这情况,实在是……」
「不行!」三舅难得提高了声音,「萍萍这孩子成绩这么好,上个月还被评上了县里的三好学生,怎么能休学?」
「可是……」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
三舅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这是我这些年做木工挣的一点钱,刚好够萍萍读完初中。姐,你别推辞,就当是我借给萍萍的,等她以后有出息了再还我。」
母亲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周雨萍站在一旁,看着烛光下三舅坚毅的侧脸,那一刻,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用功读书,将来做个有用的人。
从那以后,每个月三舅都会来看望他们。有时带点自家种的蔬菜,有时带些山上采的野菜。更重要的是,他总会细心询问周雨萍的学习情况,像一盏明灯照亮她求学的路。
04
八五年的夏天,周雨萍拿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那张薄薄的纸片,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当她把通知书递给母亲时,母亲的手都在发抖。
「考上了!真的考上了!」母亲难得失态,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可很快,喜悦就被现实的阴影笼罩。大学四年的学费,对于他们家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那个闷热的下午,母亲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一针一线地缝补父亲的衬衫。汗水顺着她的额头滑落,砸在已经褪色的布料上。周雨萍知道,母亲心里正在盘算着学费的事。
「姐,在家呢?」熟悉的声音从院门外传来。三舅骑着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来了,车后座还绑着个包裹。
「这大热天的,你跑来做啥?」母亲放下手中的针线。
三舅把自行车支好,从车后座解下包裹:「听说萍萍考上大学了,我这个做舅舅的总得来道贺。」
母亲的眼圈又红了:「考是考上了,可这学费……」
「姐,你还记得咱爹临终前说的话不?」三舅坐在石头凳上,掏出手帕擦了擦汗,「他说咱们兄妹要互相帮衬。这些年,我在镇上开木器厂,攒了些钱。萍萍的学费,就由我来出。」
「这怎么行!你自己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母亲连连摆手。
「姐,你要是再推辞,就是瞧不起我这个弟弟。」三舅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沓钱,「这是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剩下的,等开学前我再送来。」
母亲坐在那里,泪水无声地流下。周雨萍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又酸又暖。她知道,母亲此刻在与自己的面子与亲情抗争。最终,母亲颤抖着手接过了钱。
「长河,你的恩情,姐这辈子都记着。」母亲哽咽着说。
「说这些做啥,都是一家人。」三舅笑着摆摆手,转头对周雨萍说:「萍萍,你就安心念书。舅舅就盼着你学成归来,为咱们村里的娃娃们做点事。」
夕阳的余晖中,三舅骑着自行车离开的背影显得格外高大。那一刻,周雨萍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三舅的付出有所回报。
05
一九九五年春天,周雨萍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如愿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这一年,她发到手的第一份工资,厚厚一沓红票子,整整八百块钱。
晚饭后,周雨萍骑着自行车去了三舅家。三舅还在木器厂忙活,木屑沾了他一身。十几年过去,三舅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也深了,只有那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舅,这是我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我要还您学费。」周雨萍将钱递到三舅面前。
三舅放下手中的木工工具,擦了擦手上的木屑:「萍萍,这钱我不能收。」
「舅,您不收我这心里过意不去。这些年,要不是您,我早就辍学了。」周雨萍的眼里泛起泪光。
三舅叹了口气,拿起一块木料摩挲着:「萍萍,你还记得这块木头吗?这是你小时候坐过的那条长凳的余料。」
周雨萍点点头。那条长凳,是三舅亲手打的,陪伴她度过了无数个温书的夜晚。
「木头这东西啊,」三舅继续说道,「要想不变形,就得一点点地调养。咱们老家的规矩,长辈帮衬晚辈,不图回报。你要是真想报答我,就把这份心意传下去。」
三舅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望着窗外渐渐暗淡的天色:「我听说你们学校有不少贫困学生,你若是想感谢我,就帮帮那些孩子。」
周雨萍听着,眼泪不住地往下掉。她终于明白,三舅这些年的付出,不仅仅是在帮她,更是在教她如何做人。
从那以后,周雨萍开始资助贫困学生。每当看到那些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她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这份恩情,就这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延续着。
第六章:病床前
二〇二二年的冬夜,县医院的走廊里静悄悄的。消毒水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十二床的白炽灯依旧亮着。
此时天已过了子夜,周雨萍坐在三舅的病床前,轻轻地帮他掖了掖被角。病床上的三舅比印象中又瘦了许多,皮肤因为缺水而发皱,嘴唇也失去了血色。
监护仪上的数字一直在跳动,发出规律的「滴滴」声。三舅还在昏迷中,氧气面罩下的呼吸有些微弱。周雨萍紧紧攥着三舅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给他一些力量。
「萍萍,你先去休息吧,让我来守着。」母亲坐在病房的角落里,声音里带着疲惫。
「妈,您去睡会儿吧,我不累。」周雨萍摇摇头。她的目光落在墙上的点滴瓶上,透明的液体正一滴一滴地流进三舅的身体。
深夜的病房格外安静,只有走廊里偶尔传来护士的脚步声。周雨萍握着三舅的手,想起了那些被他照亮的岁月。每一次她遇到困难,三舅总会像一盏明灯,为她指引方向。
「萍萍……」三舅突然微弱地叫了一声,气若游丝。
「舅,我在这儿。」周雨萍立刻俯下身,激动地看着三舅缓缓睁开的眼睛。
「你……你怎么来了?」三舅的声音很轻,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舅,我这不是担心您嘛。」周雨萍努力忍住眼泪,「您快好起来,等您好了,我给您做红烧肉吃。就像您当年送给我们家的那块猪肉一样。」
三舅的嘴角微微扬起:「傻孩子,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舅,那些事我都记得。」周雨萍哽咽着说,「您教我的,我都记得。现在我们学校里,每年都有十几个贫困学生得到资助。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把您的爱心传递下去。」
三舅微微点头,眼角沁出一滴泪。窗外,东方的天空开始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周雨萍知道,三舅会好起来的,就像当年他总能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出现一样。
这份深厚的亲情,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界限,成为了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它不仅温暖了一个家庭,更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爱与希望。
窗外的晨光渐渐明亮,映照在病房的墙上。周雨萍轻轻擦去三舅脸上的泪水,心中满是感激与温暖。她知道,这份情谊会一直延续下去,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