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平,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人,中共党员,系政工师,中卫市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史馆研究员(2O16年一2024年)。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地方史、考古及地方文化研究,先后参与《中卫县地名志》、《中卫县乡镇规划》、《中卫县城乡建设环保志》、《宁夏中卫十一五环保纪事》等官方资料编写工作。曾在《宁夏文史》、《宁夏文史资料》《陕西文史资料》、《宝鸡文史资料》、《中卫文史资料》《沙坡头》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2019年出版个人专著《中卫历史文化名村大观》。

黑林村又称黑林滩、上滩,听名即知树多,位于迎水桥镇西南,距离曾家桥三公里处的美利渠东畔。古代黄河滔滔而下至沙坡头,梯式下降七公里至黑林滩为河套。黑林为中卫河套平原之首,沧海桑田,河谷变迁,柳苗淤集于河滩,依自然条件茂然生长,形成稠密如染的林片,葱茏欲黑称黑林,滩称黑林滩。瞭望河滩黑林,则有“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黄河滚滚来”的寥廓景观。

黑林之北,长城盘踞,黄沙烁烁,林带葱郁。古代边塞哨所狼烟冲天,古堡城头,烽火御敌草木惊。为了安边御敌,秦王大帝修筑万里长城。中卫西北长城过境一百余里,烽烟相连,是长城最长之地。回顾历史,看伟大长城,漫漫黄沙,长埋万千男儿骨,洒下多少美女泪。沉沉夜空,时闻敌营战马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古豪词,百代传颂。登上黑林长城怀古,看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江山多娇,壮怀激烈。


图片由AI生成

古代黑林村是登上沙坡头进入西路八站必经的咽喉孔道。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洒下了丝路花雨的美丽星河。明代建寺院一座,名新佛寺(又名新庙)历史上以禅宗道教为主,1967年被毁, 1986年新庙迁建于美利渠北岸新村中。整座寺院占地面积21亩,其中建筑使用面积1600平方米。新建的新佛寺规模宏大,明清风格,巍峨壮观,为中卫市西部的第一座寺院。

履坦桥,架设在西园乡黑林村美利渠上,是一座壮观的古代水利桥梁,中卫美利渠上第一桥。为中卫西通皋兰的道路桥,横跨美利渠的要隘桥梁。此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木土桥面石基桥梁。桥名源于《诗经·小雅·小旻》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意是人马步履经深陷难行的沙丘瀚海后踏上此桥,即有如履坦途之感,故名“履坦”。

“履坦桥”是一座中卫最早的桥梁工程,中国西北部的丝绸之桥,沟通了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为中卫人民带来了生产生活的极大便利,每日行人过往,车水马龙,运盐驼队繁华若市,首尾相衔。“履坦桥”凝结着中卫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古代桥梁建筑的独特遗产,在跨越时空的历史进程中保留到当代,经过现代桥梁工程的重新修建,仍然发挥着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

桥梁见证历史,历史贯穿桥梁,“履坦桥”是人生的桥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不同人群,留下了一代代人的足迹,留下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轨迹。驼铃叮咚的时空,丝绸飘香的岁月,既保留着传统的桥梁意象,又是一张亮丽的历史名片。

黑林村古为中卫西部偏僻之地,先民耕畋生息,相邻而居,形成村落。旧中国,民生贫困,以种田、放牧、捕鱼、划皮筏(挑子)、背煤、背盐、拉骆驼、赶驴驮脚上兰州等谋求生机。


图片由AI生成

马洪逵任宁夏省主席时,集党、政、军权于一身,自1937(民国二十六年)至1949年,十三年间抓兵十六次,缉捕逃兵多次,与征兵同时而来的要粮(付给应征人的所谓优待金),要兵款,它是按保内户民家产、地业分头二三户而分派的。“房子是招牌,地是害,养下儿子是催命鬼”,正是人们对这件事的无情控诉。为躲兵灾,黑林青壮年都逃到与世隔绝的南长滩,一条山,内蒙、景泰、翠柳沟隐蔽起来。群众为逃避抓壮丁,忍痛残害自己,造成终身残疾。有的用刀砍去食指,不能持枪瞄准,企图幸免;有的用石灰蚀瞎右眼或试图用锋刃刺破眼球,验兵时,用巴豆擦于下肢造成糜烂和疮毒。剩下不多几个人,以背盐,拉骆驼,放牧牛羊,到孟家湾大柳树下河沿背煤,到腾格里沙漠打蒿子、打灯蓿、打草籽维持生活。无数次的抓兵要粮,缉捕逃兵,人们四处逃匿,村中很少见到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村失去劳动力,加上无数次的催粮要款,征驴马,种田缺少畜力,牛、驴、骡、马在濒临绝迹。田园荒芜,民生凋敝,到处是一片饥饿悲惨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黑林村属二区二乡,公社化属东方红公社。1962年属西园公社,置大队名黑林。1983年改称村民委员会,辖刘家营、房家营等7个居民点。(1996年与码头村分设),有耕地6585亩,人口864户,3084人。以农为业,设有小学、医疗站、商店,迎水至下河沿公路穿村而过。

黑林新村,在黑林西南的碱碱湖边,1980年开发荒地建立的新村落呈长方形,以农为业,种树兼种粮食蔬菜。1972年,原黑林村党支部书记蒋学文时任黑林四队队长,为了缓解灌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突出矛盾,带领群众向沙漠宣战,向碱碱湖要田。经过坚持不懈的浴血奋战,平沙造田一百多亩。黑林四队平沙造田,带动了整个黑林村,干群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向沙漠进军,冬闲变冬忙。经过连续几年的苦干实干,艰苦努力,平沙造田800余亩,靠人工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梦想,得到了原西园公社党委的赞许。

黄河出黑山峡流经至黑林村,侯家码头是河水扩散区,为防洪防汛,千百年来黑林村人民始终处抗洪第一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使侯家码头中卫第一道防线固若金汤。

近年来,黑林村充分利用靠近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土地资源宽阔的地理优势,农牧经果林并举,大力发展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作物以苹果、葡萄为主,约4000亩(其中专业大户种植两千亩)。养殖业生猪存栏790头,肉牛存栏200头,羊只存栏700只,鸡存栏50000只。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00元,农、牧、经果林增收效益明显。

2015年,黑林村实施了自来水工程,使全村540户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016年完成了三、四、五村民小组巷道硬化改造和下水管道铺设,同时建设多功能文化广场一处,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活动,昔日脏、乱、差,尘土飞扬的旧貌已不复存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现有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有图书2000多册,有村级小学一所,目前在校师生560名,教师58人,设村级卫生室,解决了村民就近看病的问题。农闲时组织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以种植、养殖、瓦工、焊接技术为主,培训农村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

创新、服务、民生是黑林村的服务宗旨。创新服务,多管齐下,高标准规划,示范引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民富、村美、风气正的美丽新村是黑林村广大群众共同努力的方向,黑林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声明:“中卫天天网”微信公众号除原创内容外,其余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更正或删除。)

关注“中卫天天网”同城信息免费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