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中国的文化战线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这一切都离不开郭沫若先生对中国文化事业的伟大付出。

郭沫若先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单单是在文化方面,就有着非凡的成就。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诗歌、小说、戏剧以及书法等等方面都做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他去世的六天后,邓小平将写给郭沫若的悼词中做出了修改,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中的“伟大”改为了“卓越”。邓小平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

忠心为国,忠于人民

伟大的十月革命爆发之后,深受革命思想的中国青年,在北京举行了“五四”爱国运动。与此同时,年轻的郭沫若先生,正在日本和一些同学组建了一个小团体,取了个名字叫做“夏社”。



他和其余的几位同学一起,搜集了很多日本里面派发的杂志和报纸,把上面许多关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言论翻译成中文,并且发给了国内的学校。

显然“五四”运动的浪潮,也在郭沫若先生的心中汹涌澎湃。深受马克思主义启发的他,在这个时期里面创作了许多带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新诗。

为了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更快的流传,他翻译并出版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而郭沫若先生也在翻译的过程中,逐渐从民主革命战士转变为了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郭沫若先生在1925年回到上海后,就曾经回忆过:“我的思想、甚至于我的生活还有我的作风,都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完全的改变了。”

他也对中国的前途和未来更加憧憬,为了积极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他主动来到了广州,并且在这里见到了周恩来和毛泽东同志,在这些同志们的影响之下,郭沫若选择了弃笔从戎,随他们一起参加了北伐战争。

可是就在革命战争节节胜利之时,心怀鬼胎的蒋介石在此刻终于暴露出了自己的丑恶面目,他不仅公然的捕杀革命人士,并且还制造了一系列的惨案。



郭沫若先生对蒋介石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愤怒,他在南昌朱德的家中,奋笔疾书的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文中他毫不客气的将蒋介石的罪行,以及背叛革命的丑恶嘴脸全都曝光出来,并且直接揭开了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真实面目。

虽然因为蒋介石的背叛使得大革命最终失败了,而且郭沫若本人因为发布了“讨蒋檄文”,使得蒋介石非常恼怒,于是就将他列了重要的政治罪犯。

在被蒋介石统计的这段时间里,郭沫若也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并且还患上了严重的斑疹伤寒,生活和身体上遭受的困难和痛苦,使郭沫若备受煎熬。



但是他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他对革命终将会取得胜利的这一点深信不疑。他躺在床上继续创作着诗歌,并且认为眼前的“苦闷”只不过是暴风雨即将到来的先兆。

为了保护郭沫若这些优秀的人才,党中央不愿让郭沫若留在国内,因为那样的话随时都有可能遭到蒋介石的迫害,于是郭沫若就被送到了日本。

回到日本后的郭沫若,开始了在日本长达10年的逃亡生活。虽然郭沫若离开了祖国,但是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当时有很多谄媚的读书人为了迎合蒋介石,和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一起,为其背叛革命制造所谓的理论依据。



他们为了洗白蒋介石的行为,于是公然否定了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还大言不惭的说出早在秦朝时期“封建主义”就已经不存在了。

郭沫若先生听闻后,对这些蒋介石集团的暴论进行逐一批判,尽管是在日本,他却从来都没有停下和反动派的文化斗争。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郭沫若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可并不只有批判反动派上,他在各方面的贡献都是非常突出的,在日本流亡的那十年间,他不仅一直支持着中国的革命,批判蒋介石的反动,还对中国古代的文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为了能将甲骨文研究好,郭沫若每天都从自己的住处往东京跑,把东洋文库中的所有甲骨文、金文的著作全都熟读了一遍,那个时候的他不仅废寝忘食的研究,并且还不分昼夜的读书、写作。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钻研甲骨文、金文,最终写出了《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等文学著作,当时他在写作《甲骨文字研究》的时候,因为经常忘我的研读,以至于发起了高烧。

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完成写作,有时候因为烧的太厉害,他的字也会写的比较粗大。而且郭沫若还是一个善于自我发现问题的人,还能够勇于承认自己在学术上的错误。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郭沫若就对15年前的一些古代研究中错误的、不成熟的地方进行了改正,并且进行了自我批判。

他的《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就是对自己错误和不成熟的一种自我反省,他的反省不是简单的承认错误,而是会写出自己具体的错误之处,以及犯这种错的原因。

经过长期的实践还有自我检查后,郭沫若先生也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无论做任何研究,材料的检讨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他指出材料如果不足,就会导致自己得不出结论,然而如果使用的材料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得出的结论也不对,这样的话就更加有害。



一位享有盛名的文学大师,尚且如此强调自检的必要性,还能够做出如此全面彻底的自我批评,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郭沫若虽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但是他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学识渊博,而产生骄傲的心理,每当自己发表文章的时候,他都会用商量的语气和大家沟通。比如“有不足之处,请编辑部酌改。”“请问《人民日报》的同志们,是否可登?”



他的谦虚儒雅,让许多文学工作者都十分敬佩。郭沫若先生身上的优点太多了,他的文化成就还有对文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太多了,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太多了。他是一位勇于攀登高峰、善于攀登高峰的光辉榜样,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信源: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中国知网 作者:戎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