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不是我不想帮你,只是你家这72厘米的墙太厚了!”
孙师傅看着面前左右为难的工人师傅,最终还是选择摆了摆手让几个人走了。
“冬冷夏热”就是孙师傅常年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年在分房的时候,孙师傅分了一处好房产——“一座炮楼”!
足足73厘米的墙壁厚度,即使是迫击炮都打不穿!更何况是装空调和暖气的师傅呢?
但是不肯“服输”的孙师傅却想到了另一个办法,让“炮楼”暖和了起来。
分房分到的“炮楼”
在青岛李沧区一条不起眼的老街巷里,有一座奇特的石头建筑。它四四方方,墙体厚得像要隔绝所有的声音,表面坑坑洼洼,弹孔随处可见。
这不是普通的房子,而是一座曾经的炮楼。战争年代,它是用来防御和攻击的;可谁能想到,后来竟然变成了一个家庭的“家”。
1949年,青岛刚刚解放。那时的城市还处在恢复期,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艰苦得很,住的地方尤为紧张。
孙从孝一家,人口多,住的房子却只有两间小屋子,连伸展胳膊腿都困难。后来工厂里有了分房的机会,他们满心期待,却被安排到这座炮楼里。
这个决定在当时让人哭笑不得:分到一座炮楼,住得下人吗?
可他们一家第一次走进炮楼,心里的高兴劲儿瞬间被冷硬的现实浇灭了。
房子里昏暗得像永远没有白天,厚厚的石墙把外面的声音和光线全挡住了,潮湿的空气带着一股霉味,地面凹凸不平,脚一踩下去还能感到隐隐的冷意。
墙上的弹孔像一道道阴影,无论怎么看,这都不像一个“家”。但别无选择,住,总要住下来的。
一家人靠着手工改造,开始了和炮楼“较劲”的日子。地面塌陷?没事,搬砖填土。冬天冷得直打哆嗦?找铁皮、废木板拼成火炉。
最让人头疼的是夏天,石头墙吸热厉害,屋子里就像个蒸笼,没有窗户,连一点风都透不进来。晚上睡觉,热得翻来覆去,连着几个夜晚几乎没合眼。
有人说这样的房子怎么住人?
可孙从孝总是一句话:“再难的地方,总要住出个样子来。”
说起来射击孔还帮了一些忙。因为墙体太厚,装自来水的时候,管道根本没法打进来。孙从孝盯着墙上那些射击孔琢磨了好久,突然拍了下大腿:“就用这些孔!”
“射击孔”成为炮楼的“福音”
于是他一点点打通墙体,把水管穿了进去。这件事完成后,虽然还是只能接到一楼,但一家人总算告别了挑水的日子。
后来暖气改造时,他又重复了这套“弹孔方案”,墙里的孔洞竟成了他们生活改造的小助手。
尽管条件差,但一家人的生活并不沉闷。饭香从炮楼的厨房飘出来,孩子们跑上跑下,哪怕楼梯破旧也阻挡不了他们的欢笑。
到了冬天,一家人围着火炉,啃着玉米、喝着热茶,总能讲起点有趣的事。偶尔邻居们也会过来串门,一起唠唠家常。
炮楼虽然小却装得下柴米油盐的平凡日子,也装得下熙熙攘攘的邻里友情。
2012年,社区开始集中改造供暖。这对孙从孝一家来说,是生活里最大的改变之一。炮楼从来没有真正的“温暖”过,那种刺骨的冷让人习惯了多少年。
施工队进来后,看着这座墙体厚得让人发愁的建筑,愣是鼓捣了好几天。暖气管道终于安装好,炉子不用再烧了,屋里的温度也升了起来。
那年冬天孙从孝一边擦着头上的汗,一边感慨:“这房子,终于像点样子了。”
随着时间推移,老街逐渐热闹了起来。街坊们喜欢到炮楼周围转悠,尤其是夏天,坐在门口扇着扇子闲聊,说着过日子的琐事。
有人会提起:“想想当年,我们都觉得你们住不了多久,没想到这炮楼还能变成家。”
每每听到这话,孙从孝总是憨厚地笑:“那时候熬过来了,现在想想,其实还挺值。”
后来,随着房改政策的推行,孙从孝一家终于搬离了炮楼。他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告别了几十年的石墙生活。
家人都说,搬出去后再也不用忍受冷风、潮气,还有夏天的闷热。但每隔一段时间,孙从孝还是会回去看看。
炮楼已经变成了社区的一个标志,墙上的弹孔、楼梯的痕迹,仿佛都记载着过往的每一个日子。
2020年,社区为了保护这座炮楼,重新进行了修缮。街坊们自发捐款,连居住在这里的人也表示支持。
站在修葺一新的炮楼前,孙从孝不自觉地抬头看着那些熟悉的墙壁。他总觉得,这不是普通的建筑,而是一个装满记忆的盒子。
同样类似的经历的还有河南嵩县的一位年过95岁的老大爷,至今他已经在绝壁的山崖上住了整整50年,连每天喝的水都是收集的雨水,他又为什么不肯搬离这里呢?
50年的"绝壁生涯"
95岁的常大爷住在河南嵩县寨上村的山顶,三面环绝壁,喝水靠雨水蓄积,生活简单艰苦。
儿子们几次劝他搬到山脚的新房,他都摇头不肯离开。他说,这地方是他的命根子,走不动,也舍不得走。
常家住上山顶,是为了活下去。那时,战乱连年,地主为了跑路,低价卖地。常大爷的祖父东拼西凑,花了150串钱买下这十亩荒坡,却被中间人黑了50串钱。
等住上山顶才发现,这块地三面是悬崖,土壤贫瘠,水源全靠天。但没办法,一家人只能硬着头皮开荒种地。
那时日子特别苦,七岁的常大爷每天背着小竹篓上山割黄稗草,能卖几个小钱贴补家用。父母为了省粮食,一天只吃两顿,有时连两顿都凑不上。
山地种的大麦收成不好,够不上吃,常大爷六岁起跟着母亲外出要饭,一走就是四年。白眼、饥饿、颠沛流离,他全都经历过。
9岁回到家时,山地已经被父亲开垦得差不多了,房子也修好了,家里勉强能吃上一口热饭。
后来,常大爷接过父母的锄头,继续开荒,把十亩地扩成三十亩。为了饮水,他卖掉骡子,借钱买材料,带着儿子硬是用四年时间凿出了一条山路,还修了蓄水池储存雨水。
虽然雨水混着灰尘和落叶但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干净的水了。这片山虽然穷,但这里承载了他的根,也养活了全家。
如今常大爷的房前种满金银花和蔬菜,鸡蛋每天都有得吃。他说,房子再旧,再苦,这地方也不能丢。
参考资料:
洛阳网新闻:《洛阳常山老人一家:住上了新房子,开始了好日子》
洛阳网新闻:《嵩县黄庄乡板蚕村:悬崖边上有人家从“世外桃源”到凡尘新家》
青岛新闻网:《提起TA,老青岛没有不知道的……55年、3代人、一组照片见证老沧口的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