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流不息的汉阳大道转个弯,是一条景色平常的狭长道路——百灵路。

转过弯的刹那,热闹喧嚣隐去,踏实生活的气息沿着这条安静的小路缓缓展开。七里庙消防救援站,就位于第一个十字路口。



消防员们起床之前,七里庙消防救援站的厨房就已经忙碌起来。

六点左右,厨师长易阿姨、厨师袁阿姨和帮厨喻阿姨到达厨房,按照各自的分工准备站里70多个人的一日三餐。


不一会儿,宽敞的厨房就被热干面、花糕、面窝、薯饼等丰盛的早餐填满。七点半,是早餐开始的时间,待消防员们吃完早饭,三位阿姨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备菜,准备午餐。



53岁的厨师长易阿姨是湖北武汉人,来到七里庙消防救援站已经11年了,谈笑风生间有种武汉人特有的豪迈和爽朗。

她不说话时,一副家里可靠能干的长辈模样,专注、沉稳,两手一挑一捻,一个个馄饨就这么稳稳当当从她指尖成了型。



“等会你们一定要看,易阿姨的拿手绝活单手颠锅。”在一旁剪虾的喻阿姨忍不住向大家炫耀。

要按时做好70多个人的一日三餐,正餐还要是荤素搭配、保障消防员们营养均衡的五菜一汤,三位阿姨要克服的第一个难题是重量。

两个口径为75cm的灶台大炒锅,净重两三斤,食材往里面一放,重达十几斤。这重量如果换成站里的消防员上,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颠起来的。


“其实,颠锅也不仅仅是看重量,还要有巧。”说这话的是站里隐藏的“大厨”老余,也是在这里待过时间最久的消防员。对于颠锅这件事,曾经做过饭和经常撸铁的他很有发言权。

说话间,食材准备就绪,火开了。

只见易阿姨一手握住锅上的把手有节奏地抖动着,另一只手有条不紊地来回翻炒,火苗嚣张地窜起又挫败地落下。大铁锅在她手上轻盈舞动,一眼望去很难想象出它的实际重量。


切好的菜依次放进大锅,没几句话的功夫,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红萝卜烧牛腩就已经出锅。

七里庙消防救援站的小李,来了不到两个月,就胖了四斤。

害怕长胖的小张,甚至要把菜先过一道水再吃,训练时使不上力气,才又恢复了往日的饮食。


易阿姨的父亲过去在村里张罗农村酒宴。她在耳濡目染下习得了这身做饭的本事,但颠锅的绝活是11年前来到站里后才学会的。

刚开始只需要供应二三十个人的餐,为了饭菜不糊和调味更均匀,易阿姨就开始学着去颠锅。

后来人越来越多,二十人变成八九十人,炒锅的重量从七八斤变成了十几斤,易阿姨也在这近万次的颠锅中逐渐成为了现在游刃有余的样子


“有时候大锅用惯了,回到家里对着小锅反而不知道怎么用了。”袁阿姨笑着说。

阿姨们的家离七里庙消防救援站都不远,走路只需八分钟。有时碰到特殊情况,需要她们提前一两个小时过来,她们也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在这里,春夏秋冬,餐单随着时令变化,食材总是最新鲜的;一日三餐,准时准点,滋味总是恰到好处。


51岁的袁阿姨和41岁的喻阿姨在生活轨迹上有许多巧合。

她们都曾经在中通快递工作过,六年前因为想更方便地照顾小孩来到这里,如今孩子上了大学,她们却在这里多了一份牵挂。



聊到站里的消防员们,阿姨们都提到一个逐渐让她们习以为常的情况,那就是:出警。

只要警铃一响,无论你在哪、在干什么,都必须马上放下手中的事赶往现场。

“才刚坐下,警铃来了,筷子一甩就全部都走了。天呐,这些孩子还是辛苦。”说到这儿,阿姨们的脸上都流露出心疼的神色。

有时消防员们一出警就是三、四个小时,阿姨们就会一直等着,如果实在太晚,就会把饭都放到蒸饭箱里,保证他们回来都能吃上热的饭菜。


临近过年,阿姨们会提前准备卤牛肉、炸鱼块、肉圆子之类的放冰箱。她们放假不在的几天里,消防员们就加工这些半成品或者自己做。

备菜之余,阿姨们还会包一些馄饨、饺子冰冻好,以便不时之需。

阿姨们放假时,消防员们喜欢的白芍基围虾、乌鸡山药汤这几天统统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锅炖、泡面之类的快餐速食。

等到收假回来,大家都叫苦不迭:“阿姨终于来了!”


有时消防员们嘴馋了,就去阿姨身边假装不经意地提到炒饭或者其他想吃的菜。阿姨就会悄悄记在心里,开饭时让大家实现“心愿”,这是常年打交道后积累下来的默契。

“毕竟都是当自己孩子养的,还能怎么办,只能宠着。”



阿姨们有很多拿手菜,也会在网络上或者朋友那里学习一些创意菜。做起来很复杂的武汉传统小吃糯米鸡,早餐店都少见的食物,阿姨们也会不嫌麻烦地自己做给大家吃。

冬季寒冷,阿姨们还会想办法让大家吃上火锅,四个人一个简易小涮锅,食材一一摆开,虽比不上餐厅里真正的自助火锅豪华,在紧张和忙碌的日常里,已足够温馨。



七里庙消防救援站每年都会有新的消防员进来。有很多18岁到25岁的消防员,是阿姨们看着成长起来的。

“像小张,就是在我后一年来的,这里升国旗就是他。这孩子平时训练也刻苦,过去还很青涩懵懂,现在成熟了不少。”易阿姨打趣说道。

要说消防员和阿姨们相处时间最多的还是帮厨的时候。

有人刚进厨房就要和阿姨们“插科打诨”一下,转头腮帮子就塞满了腊肠;有人手脚麻利,默默地在旁边帮忙。


阿姨嘴上不饶人,脸上却是止不住的笑:“阿姨没指望你们帮忙,不添乱就行了,等会别把好的菜给择出去了。”

相处久了,谁今天没来吃饭,阿姨们抬眼一看就了然于心。几个人没来,就要留出几份饭菜。


除此之外还有这么一个人也经常出现在厨房。

过去他是奔赴一线的消防战斗员,开车的驾驶员,如今他是管理消防员们伙食、住宿和财务的潘司务长。


每周他会收集大家的需求做成菜单,根据性价比原则考察、联系订菜,第二天清晨再去收菜,把每种菜放在统一配发的电子秤复称核对一遍后,再交到阿姨们的手上。

最后,他会检查菜品,保证消防员们能在11:30准时吃上饭,之后就去厨房里为消防员们打菜做准备。

日常里,他是与阿姨们接触最多的人,阿姨们的辛苦都被他看在眼里,能够帮忙的时候,他也一定会冲到最前头。


11:30的铃声一响,饭菜准备就绪。

人还未走进食堂,饭菜的香气已经传遍操场,“今天阿姨们做的是什么菜呢”每一份期待在走进食堂后都不会被辜负。

厨房侧边储物间的窗台上,晾晒着阿姨们做饭用的红辣椒,阿姨们透过窗户往外望,操场上迎来了饥肠辘辘的消防员们,整齐嘹亮的队歌也随之响起,这些身影是否会让阿姨们想起自家的孩子呢?


不一会,食堂开始热闹了起来。

等到消防员们风卷残云般吃完,和阿姨们嬉笑的话语落了地,热闹欢快的氛围重新归于安静,唯剩下厨房中如丝般细密的水流,还在发出汩汩声响。

来源 // 武汉消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