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玉瑛
随着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广州作为赛事的重要承办地,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场馆改造作为关键一环,不仅承载着赛事的顺利进行,更展现着广州城市形象的崭新面貌。
记者实地探访场馆。人民网 宁玉瑛摄
本次广州赛区共承担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两场开幕式的重任,以及整个十五运会40%的竞赛量和残特奥会35%的竞赛量。为此,广州精心布局了30个体育场馆,包括省属省建7个、省属市建4个、市属市建17个、区属区建2个,以满足各项赛事的需求。这些场馆中,既有历史悠久的经典场馆,也有经过精心改造后的全新面貌。
其中,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作为承载广州悠久历史的千年名场,将迎来新的蜕变。这座享有“岭南体育文化活化石”美誉的体育场,将承办全运会女子足球(U16)比赛。改造后的体育场不仅保留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融入了广州红色基因和广东体育辉煌成就的设计元素。北侧联通平台衔接英雄广场,贯通广州起义纪念碑、烈士陵园,形成750米广州红色基因中轴线;南部则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广场等红色历史场所形成路径链接,共同构建近代广州的红色基因脉络。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陈雄介绍,在赛事方面,为达到承办赛事的要求,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对比赛区域、观众区域、赛事用房以及赛事设施设备和场馆无障碍环境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加固翻新看台及主席台建筑、拆除重建钢结构雨棚、完善系列体育工艺,对赛事运行流线重新设计组织,打造面向全国的标准比赛场馆。
项目效果图。人民网 宁玉瑛摄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作为国内设项最多、功能最全的大型体育中心,也在此次改造中焕发了新活力。广东奥体中心改造项目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罗建河介绍,改造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体育场、副场及新建赛事指挥中心等进行了全面升级。立面改造上,保留并优化了飘带罩棚、花瓣状看台等经典元素,同时融入新时代大湾区风貌气韵,使旧馆焕发新活力。此外,中心体育场的二层被完全开放,赛时为观众大型疏散平台,赛后则成为开放式全民健身活动空间,真正实现了“人民的体育公园”理念。
场馆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人民网 宁玉瑛摄
越秀山体育场始建于1926年的体育场,见证了广州体育的辉煌历史。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何坚介绍,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遵循“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原来体育场的印记,并对足球场、看台等进行了适度翻新。同时,结合赛事功能需求,对室内流线及公共空间装修等进行了改建,使观众观赛体验更加舒适。此外,跑道周边增设的智慧健身系统,也将在赛后对市民免费开放,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
老场馆焕新颜。人民网 宁玉瑛摄
在广州赛区的场馆改造中,处处体现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各场馆均按照赛事优先、兼顾赛后的原则进行改造,坚持功能精简、永临结合、能租不买,全面压缩各场馆功能房。同时,通过节水、节电等技术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低碳要求。新科技的赋能也为旧场馆焕发了新彩。智慧场馆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智慧化、场馆运营智慧化等先进的智慧技术手段,使场馆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目前,广州赛区场馆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多个场馆已提前完成验收移交,其中越秀山体育场已顺利保障了第43届省港杯足球赛的如期举办。其余场馆也将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改造并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