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渐近

心底那股归乡的情愫愈发浓烈

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

催促着我踏上回宣章屯镇的路途


宣章,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承载着我的根与魂,每到过年,它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不顾一切地奔赴,只为那一抹熟悉的烟火,去拥抱那浓浓的亲情温暖。


宣章屯镇的故事,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遥想古代,明燕王扫北之后,宣、战两家来到这片土地扎根立村,或许当时屯扎过兵马的缘故,村子便有了 “宣战屯” 这个带着几分豪迈与历史沧桑的名字。时光悠悠流转,到了民国时期,张氏家族日益兴旺,村子的名字也随之改成了 “宣张屯”。可其他姓氏有着不同的想法呀,于是经过一番斟酌,最终 “张” 字换成了 “章” 字,“宣章屯” 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仿佛每一次更名都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见证着村子里家族的兴衰交替和人们生活的点滴变迁。


近现代的宣章屯镇,更是在历史的波澜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轨迹。民国三十年(1941 年)夏,齐河县抗日政府建立,宣章屯被划归第七区,随后的几年里,它又在齐济县、齐临县与齐河县之间几经辗转,那是一段动荡又艰难的岁月,却也磨炼出了这片土地坚韧的底色。新中国成立后,它先是归属齐河县大黄公社,后来在 1965 年从大黄公社析设出来,成为了宣章屯公社,1984 年撤公社设乡,直到 2000 年,正式撤乡设镇,一步步走来,宣章屯镇就像一个不断成长蜕变的行者,在时代的舞台上稳步前行,书写着自己的发展篇章。


如今的宣章屯镇,有着独特的风貌和蓬勃的生机。它有着 64.04 平方千米的行政区域面积,地理位置十分特别,东依安头乡,南靠晏城镇,西邻大黄乡,北与东北还分别和临邑县、济阳区接壤,处在这样一个交汇之处,既有着乡村独有的宁静祥和,又沾染着周边地域往来交流的热闹气息。境内那京沪高铁如一条银色的丝带穿过,给小镇增添了几分现代的便捷,而附近那一个个公交站,方便着人们换乘齐河 ZC029 路(外环)、齐河 ZC029 路(内环)、齐河 ZC028 路(外环)等公交线路,仿佛编织起了一张紧密的交通网,让小镇与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


说到宣章屯镇的经济发展,那也是可圈可点的。广袤的 5.1 万亩耕地,是乡亲们辛勤耕耘的希望田野,小麦、玉米在这里茁壮成长,每年生产出的粮食数量可观,就像 2011 年,粮食产量高达 5.87 万吨呢,这些粮食不仅养活了一方百姓,更是承载着丰收的喜悦。那一片片蔬菜种植地,足有 10090 亩,产出的蔬菜一茬接着一茬,总产量达 6.3 万吨,为人们的餐桌增添了丰富又新鲜的色彩。而畜牧业也不甘示弱,生猪、牛、羊、家禽的养殖红红火火,让整个小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工业方面同样蒸蒸日上,精密铸造、服装加工、生物化工等产业蓬勃发展,2011 年工业生产总值就达到了 7.8 亿元,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占了不小的比重,彰显着小镇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劲步伐。


更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宣章屯镇的新变化。积极推进的 “雁归兴齐” 工程,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回了在外漂泊的游子们的心。已经有 40 余名在外的能人被吸引回来反哺家乡,他们带回了 25 个返乡创业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让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 50 余万元,让小镇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也让我们这些即将归乡的人,对家乡的明天更加充满期待。


此刻,我坐在归乡的车上,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可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宣章屯镇。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熟悉的街道被红灯笼装点得喜气洋洋,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崭新的春联,孩子们穿着新衣在巷子里嬉笑奔跑,大人们则在屋里屋外忙碌着准备年夜饭,那热热闹闹、和和睦睦的场景,就是我心中最期盼的过年画面啊。


过年回家,于我而言,就是一场无比温暖的奔赴。无论我在外面的世界走了多远,历经了多少风雨,宣章屯镇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那里有我最亲的亲人,有我儿时最纯真的回忆,有我熟悉的一草一木。我知道,当我踏入那片土地,那浓浓的年味儿和亲情的温暖,就会将我紧紧包围,让我忘却一切疲惫,沉浸在这团圆的幸福之中。


宣章,我回来了

带着满满的思念

奔赴这场属于我们的温暖年关

整编来源:网络、齐河大视野资讯、小鱼仙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