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8000元,年入96000元,存款72000元,支出24000元,每月开支2000元,坐标上海,到底能不能实现?视频中的男生提到和亲人合租,每月房租500元,一年只坐过两次地铁,在家做饭…,嗯,很显然这不是在啃老,是啃自己的姐姐、姐夫啊。但是,其他人如果一个人的话,能不能攒下72000呢?算算账!

餐费:早餐,袋装牛奶+自治三明治约6元;午餐,不吃或兰州拉面或其他简餐20元;晚餐自己做25元(吃饱就行,吃素为主,加几片肉片),餐费合计51元/日,月合计1530元。电话费+网费+流量费:68元/月(按照电信最低资费套餐最高性价比计算)。理发:30元/月。通勤费300元/月。租房费用:800元/月。水、电、燃气费:200元/月,物业费、采暖费、衣服鞋帽、日常用品费、人情份网等等什么的都加一块算1000块吧…不往下算了,就这几项加在一起就3928元。



其实,如果现在让我说一个月花3928元,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但是,回想起当初每个月收入只有4000元,还能攒下2800元的日子其实也没有那么艰苦过。可是,又一想,时代不一样了啊,就像我1999年读大学,每个月生活费只有800元,学校每个月给补贴69元,大把的时间花在了运动、读书上面,自己还在学校帮着管理机房和图书馆,帮食堂打扫卫生,在校外网吧兼职网管,不但花不了多少钱,每个月还有还能剩下800多块。

现在是什么时代了?不一样了!现在我读初三的孩子出去玩一圈都要花上大几百,朋友家的孩子读大学每月固定3000元的生活费。哎呀,挺感慨的,我当初读大学学费一年才2600元。就是钱毛了,钱不值钱了。我认识好多在北京、上海的年轻朋友,月收入大概也就是万八千块钱,但是不管是寄住在亲戚朋友家里,还是自己租房住,每个月的生活成本没有低于4000元的。



有个在上海的老乡,她是写网络文学的,没有通勤费,衣服鞋帽不破洞就不换,也没什么人情份网要走,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女人,闲余时间就是户外锻炼和读书,每个月读4-6本书。就是这样,她的财务账单里每个月固定支出还要高达6000余元。但是,她的银行账户里趴着8位数。从这点上说,能不能省钱其实和个人消费习惯有关系,和个人收入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年轻人工作后有了收入,每个月拿出一部分给父母,这是孝道,是回报,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但是,现在看看,有多少年轻人会每个月给父母这样一份“孝道钱”呢?如果您是,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一定会去给你点赞。很显然,视频中的那个男生是没有的。



很多年轻人在读大学的时候,觉得父母给的2000元也好,3000元也罢的生活费不够花,当他们走上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拿到了自己用时间和努力赚到的那份工资后才发现,原来2000元、3000元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数字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能不能生存下去。

钱这个东西,不在于你赚多少,而在于你剩多少,合理规划财务支出,学会理财是年轻人未来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本领。但是,也不能为了自己省钱,让自己活得太过窘迫,太过没有生活质量,更不能为了自己省钱,“坑”了亲戚和朋友。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