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旦过后,地处临汾盆地北端的霍州市著名拳师在微信中与笔者聊天:成立了通背拳协会、发现了宋元时期拳谱,同时向编者发出了参加“通背拳溯源霍州座谈会”的邀请。


1月6日,编者亲自驾车,与历史学家樊志康、著名诗人山西省文史馆员翟耀文、天寿山无极武院王海浪一起前往该市西张村。参观了父子进士影壁,走进了著名通背拳传人韩毓清故居“荷天庥”宅院。溜金的对联格外醒目,中药香弥漫在古院上空,原来是韩家后人从医退休后,凭一技之长服务乡里。

樊一魁大师走进大院传通背

“1953年,樊一魁大师驼着腰,用鞭杆挑着他编著的八本《忠义拳图谱》,走进了这座院子,住了一个多月,我当时10岁”耄耋老人、通背拳传人韩清忠向参加座谈会的同仁介绍。师父韩毓清买了几套,挽留大师传艺。大师将一套鞭杆套路传授予村子里习武的后生,至今西张村的鞭杆套路仍然按大师方法传承。此外大师还向西张村练武人传授了单刀劈枪的对练套路,至今还是霍州武术人中喜欢的表演项目。


韩清忠精彩的介绍,博得参会人员的鼓掌。著名诗人翟耀文即兴呤联:赞洪洞霍州通背拳 洪恩洪福通时达变五洲弟子挥拳惊虎豹,霍地霍天背古创新四海英贤起脚泣鬼神。“洪洞通背拳进入霍州,我亲眼目睹”韩清忠说。

庞志杰单“闯”西张村

在时光隧道里,鲜活的故事往往深深地烙在人们的记忆中。虽然是口口相传,故事的生命力不衰减。每每说起汾西团柏村的一块“术侔少林”巨匾,霍州西张村人讲得津津有味,有讲不完的故事。2014年8月,通背传人韩清忠介绍在庞老夫子未到西张村传授洪洞通背拳时,村里请得拳师传授的大洪拳、小洪拳金刚拳、罗汉拳、十二连锤等好几个套路。这些都是少林拳的代表拳种。这是庞拳师在该村教拳时,其弟子用所学到的武艺,为维护本村的利益,战胜了对手,西张村的清代秀才目睹了前后变化,在送别拳师时写出《术侔少林》的绝句,来赞美洪洞通背拳。


1932年“师爷庞福有从灵石的石柜村教拳返回团柏的路上,听说西张村要聘请一名拳师,庞福有将随身的铺盖寄放在陈村,独身一人来到西张村。师傅韩毓清见面就对师爷庞福有说‘接招’,师傅的拳头如猛虎,师爷一侧身让过,双手一推师傅,师傅就被推出了好远,身子重重砸在“茅子”墙上,墙也轰然倒塌,杨志州看到师兄弟败阵,也向师爷庞福有进攻,只见师爷随手用三进步,侧身一脚,将杨志州踢倒,师傅韩毓清随后就对众师兄弟说‘跪下’、‘拜师’”,这都是师父韩毓清讲述的。在师爷之前西张村就有六个拳师在村里教拳,与师爷同辈的李宝进在弟子面前频频失手就曾说“你们另请高师吧”。“你要当师傅,就必须打败徒弟”,“从古到今习武之人拜师习武好像都是同样的规矩”,“不拿铺盖到西张村,师爷是另有打算的,是怕在弟子面前失手”。


3年过后,民国乙亥年(1935)仲春,西张村几乎全村出动,那时的交通条件远没有现在方便,村民敲着“八蜡(音zha)庙”鼓乐,抬着《术侔少林》大匾,步行几十里来到团柏村,庞家摆出酒席款待西张村的弟子和村民,弟子们则在庞家搭起的舞台尽情地表演师父传授给他们的武艺。当天送匾的弟子和村民还在团柏住了一宿,第二天才回到西张村。韩玉柱随着师爷住进了庞家,在庞家一边打工一边学艺,为了学到通背拳的真功夫,三年没有离开师爷,前后跟庞师父学艺六年。回到村里独守圣王庙,教村中年轻人习练拳艺。


通背传人霍州杨四平介绍,洪洞郭子圣拳法精,手法强,打人如捣蒜,二十年前他和邢向胜兄弟第一次探拜《术侔少林》牌匾,汾西团柏村庞福有侄子,侄孙回忆,郭子圣年老时曾三住团柏村向庞福有传授手法,应该是庞有福拜请。当时庞福有侄子八十多岁,临汾物质公司退休在家,侄孙七十多岁,霍县水利局退休在家。据此推算:当时郭子圣已七八十岁,庞福有学艺功成,先到灵石的石柜村教拳,应该是三十来岁,从石柜村回家的途中才到霍(县)州的西张村。

贾孟村张秀林师承清末知名通背传人郭子圣

霍州贾孟村染坊技艺闻名悠久。在清末时期,该村张家就在古称杨国的洪洞开染坊。

张秀林在洪洞拜郭子圣为师学练通背拳。郭子圣是不是许知源咸丰四年作序(公元1854)中的“洪段郭学仁”同一个人,没有考证。但在《洪洞通背拳概览》一书中也发出了提问。经郭家后代确认先祖是武功超人的郭子圣。


张秀林回到霍州后,开设拳坊授艺。将拳艺传授给李保进、郝春阳、张广娃、靳宝雄、朱郁标、张耀忠、董连升、赵秉玺、高长虎等弟子。其弟子李保进曾在庞有福之前执教霍州西张村韩玉柱等人。

郝春阳是郝家腰村人,郝春阳,郝春士兄弟二人又将武艺传授郝九祥、郝九喜、郝九祺他们再将技艺传给郝崇山、郝杏出。一代传一代,郝海燕,郝健红,郝文兵,郝占武,郝会明接过了传承通背拳的接力棒。

古旧线装书来自洪洞

元月6日(2025),座谈会开始前,霍州杨枣村通背拳传人王小林将一册古旧线装书放到了编者及与会人员面前。韩清忠等人的发言正常进行,书在人们手中传递。

“这是一套书中的一本,其他的不知去向,是洪洞(赵城)张龙彪传给弟子刘于彪的”通背拳传人杨四平介绍。《洪洞通背拳概览》一书中曾以“渠长”为题,写过广胜寺镇小李托村已故拳师张龙彪的故事。此张龙彪是彼张龙彪吗?编者与杨四平从地理条件、传承人年龄、分布地域等因素分析,通背拳传人张龙彪应为“渠长”张龙彪。但还需要更多的史实予以证明。

据了解,张龙彪曾在霍州驹沟村、曲坡村扎拳坊授拳,亲传的有刘五迎、刘向上、刘艮生、刘九全、刘玉喜、刘生全、刘双学、刘全锁、刘云喜、刘六成等。而刘于彪则接力在当时的霍(县)州杨枣村,曲坡村,观堆村等地传艺。他与杜苏沟的关玉虎同辈,现在流传于杨枣村的拳谱就是刘于彪在杨枣村传下来的。刘于彪在霍州亲传弟子有刘巨林、刘巨伟、刘巨英、周新茂、张三喜、成东生、成元生、成春喜、刘憨保等。他们打出的拳术风格有洪洞通背拳的缠绕,也有刚猛之风。

通过纸张、字迹等分析,该拳谱大约为清末民初的手抄本,张龙彪能将整套拳谱赠与刘于彪,足见他对刘于彪拳艺的认可。

现存残本中器械谱占了很大一部分,拳术谱中有大横拳、双横拳、小横拳、中四品、三摆手等。开头语均为“太祖横拳”四个字,让人乍一看,感觉这是宋元时期民间拳谱。而且拳谱中,除“太祖”“探马高”外,几乎看不到洪洞通背拳的影子。而器械谱有可能源自南宋时期的《武备精义》,尚待考证。


通背拳传人杨四平感慨说道,根据历代师父相传,霍县在洪洞通背拳未传入本地以前,就有少林拳,陕西红拳的传承,现在霍州演练的通背拳合三派之精华,既有少林拳的刚猛,又有通背拳缠绕借力,还有红拳短打等风格融为一体的拳术,传承百余年,武林人才辈出,享誉三晋。

历史上北宋、南宋的开放,经济发达,山西又是抵御外侮的前沿,民间习练武艺,传抄拳谱成为可能。到了元代,禁止民间练武,几乎看不到练武卖艺的场景,武艺只好隐藏在“元曲”之中,民间保存的拳谱不会轻易示人。进入清朝,统治禁止汉民练武,民间转入夜晚偷练习武。久而久之,养成了夜间教拳习惯,一方面是分支(门派)之间的绝招保密,一方面是应对官方的禁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武术乃国粹,既可以防身,也可以健身,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庞大的人民群众中生根、创新、发展。时至今时,武术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非物质文化,一代一代爱国将士、武术爱好者继承传承“武艺”,展示中国功夫,将武文化“武”向世界!

请欣赏短视频

投稿邮箱348132359@qq.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