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构建自主话语体系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评介
文 | 李晨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时值《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一书入选重庆市高校本科重点建设教材并再版加印,作为本书编辑,借推荐此书之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时代背景,谈谈对如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几点思考,希望我们的时代涌现出更多与时代共振,留下擦痕的优秀作品,更好地观照社会愿景,书写时代的“风雅颂”。
其一,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要坚持“现实书写”。
现实书写,不仅仅是现实主义所倡导的原则和方向,也是一种严肃的创作态度,这既是对中国传统精神内核的承袭和弘扬,也是对法治规律的本质勘探。现实书写与现实主义息息相关,然而现实书写并非讲好法治故事的独有专利,其他写实类评论、阐释同样应持有这样的创作态度,只是切入的路径、视角、点位以及呈现的方式不同。
除了深入社会法治实践,“现实书写”同样意味着应关注社会中的人的生存和精神成长,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内涵,书写人类丰富、饱满的心灵世界,为民族的法治精神树碑立传。
有人认为好的、震撼人心的法治故事一定要有宏大叙事,笔者对此难有共鸣。会讲故事的人应能够在习以为常、见惯不惊的细微处洞悉社会的变化,关照人类日常生活、社会形态、思想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深层次演变。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而是如土地和庄稼一样,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坚实基础。
台湾散文家张晓枫曾说:“怀不世之绝迹,目高于顶,不肯在凡夫俗子身上浪费一丝一毫美,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对。但肯起身为风雪中行来的人奉一杯热茶,看着对方由僵冷而舒活起来,岂不更为感人。”关照凡常的社会中的人、讲述生活中的法治事件,未必不是精彩的法治故事,对社会小人物的援笔勾勒,从个案中推演出的法治逻辑,未必不能“兼济天下”。
其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要有道德的尺度。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向来是法学家尤其法理学者探讨的焦点之一,法治故事在书写现实之余,是否要有道德倾向和舆论引导功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社会转型已趋向立体和深入,行业细分和渐趋定型的社会形态带来了丰富的新问题、新经验,在新的社会矛盾和诸多法治事件中展现出法律人道德的标尺和道义的力量,应当成为法律共同体的意识自觉。法律事件和法律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法治报道的方向、原则和态度应该立场鲜明,一个真正优秀的法律媒体人和传播者应责任在肩,道义在胸,不唯美是骛,而是敢于涉笔丑恶,爱憎分明,有儒家之担当。
创作最大的奖赏来自读者,是口碑而非奖杯。好的法治故事时而让人会心而笑,时而也心如捣臼,热泪进涌,它不是冰冷的法律教义学,而是能够唤起民众群体性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共识,直抵人心。
其三,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要坚持“以立为本”。
所谓“以立为本”,就是建构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要根植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提出带有鲜明标识的“中国方案”,为世界话语体系的重塑做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内在逻辑与思想理论,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总结、挖崛、淬炼中国法治故事背后的一般普遍性理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从未中断,中国国情构成中国理论最深厚的基础、最充分的根据,理论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积极参与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才能把中国发展的故事讲述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并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体系和观点。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一书第一次对法治新闻的概念和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纵向”考察了与“法”有关的新闻信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媒介传播,真正做到了“以立为本”,在该领域做出了难得的学术贡献,值得点赞。
其四,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要做到“以破促融”。
所谓“以破促融”,就是自觉摒弃当前国际传播话语框架的西方中心主义与霸权主义的叙事逻辑,运用中国话语增强叙事表达的说服力;同时,在讲故事时注重“人·事·情”的融合,关注海外受众想要了解的中国故事,在国际社会上及时发声,以情直抵人心,以理心悦诚服,用“彰显中国特色、展示中国风格、体现中国气派”的中国叙事,将中国国家形象改“他塑”为“自塑”、改变西方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刻板印象。
在做到“以破促融”方面,本书同样可圈可点:通过通俗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让国内受众提升法治思维的同时,使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法治建设成就被国外的受众所认识和理解,以“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的基调,彰显了中国立场,弘扬了中国精神、中华文化、中国担当。
其五,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应构建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文类,在文学殿堂中大抵只能叨陪末座。因为强调客观立场,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因此这种文体看似似乎无人不能,可真正在该领域大量涉猎,会发现一篇好的法治报道,却是易写难工。
中国方块字的世界里流金溢彩,法治报道不及经诰典谟之肃穆,也没有唐宋文学的神韵,因此在某些人看来,这种写实类文体实难登文学正殿。但细考究起来,“载道”未必等同于陈腐,法度也不应被视为桎梏,法治故事,在语言上完全可以有自身的恪守与品格。
首先,讲述法治故事,不应追求刻意“为文造情”,但注重立场鲜明,不失中国笺疏写作的传承之精神。
其次,法治报道不比小说、诗歌有思潮有流派,往往形成一波波潮流,讲述法治故事,应避免为吸引眼球而过度市场化、产业化,文风益清真雅正。
再次,法治事件往往有时效性,因此一篇好的法治报道没有必要在语言上刻意求工,而是讲究文言句法的简洁浑成,保持明白如话的阅读效果。这种明白如话并非完全失了“情致”和“趣味”,而是间有曲折成趣的书面美感和“入木三分”的辛辣酣畅,它是比西方所谓“抒情性”更为细腻微妙的美感,属于中国美学的特有范畴。
苏轼提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说自己下笔如山泉一日千里,但也即刻补充道“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随物赋形,也就是有规范有约束,于方圆内收放自如,这正是讲述法治故事应坚持的文风。而要臻于这种大家境界,需要对社会长期的浸淫和洞悉,考验的是讲故事的人本身的胸襟与视野。
结 语
作为讲述中国法治故事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本书的出版为法治新闻报道的演进史赋予了全新的维度。该书总结了以法治视角报道我国重大事件的方法和要点,并且将个案的方法上升为一般性的方法论,用这一方法论对他国新闻和国际法治新闻进行了评述,这些在业内都是具有开创性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在当下的时代,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正是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项重要实践,是国家法治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每一位中国法律人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应担当的责任,以讲述法治故事促进司法公正,尺幅寸心,正是文化传播的意义之所系,也是民众对司法公正信心之基石。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当代学者对中国伟大法治进程中蕴藏的内在逻辑做出深刻解读,讲清楚中国法治成就背后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为新时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形成真正的“理论自信”,通过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让世界看到“发展中的中国”“学术中的中国,从而真切地走进“法治的中国”。
图书推荐
(点击封面跳转至小程序购买)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
陈笑春 秦赛一 著
2023年6月出版 / 定价89.00元
ISBN 978-7-5228-1192-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笑春
四川绵阳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人权法学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带头人。
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与法治。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CSSCI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5部、教材3部,获得省级教学科研奖励5项。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荷兰、新西兰、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积极推动中国法治故事和法治声音的“走出去”。
学者推荐
顾理平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媒介伦理与法规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首次对中国法治新闻发展进行全面审视和系统梳理,为法治新闻报道的演进史赋予了全新的维度。作者以新颖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经验,重新构建法治新闻的理论框架,勾勒出专业语境下法治新闻报道的演变轨迹。
王宝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制片人,高级编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法治报道是公认的专业报道,本书对法治报道类型的分类详解为报道专业化的持续提升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帮助记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更好地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范玉吉
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常务理事兼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新闻宣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开创了法治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的新书面,不仅从理论层面对法治新闻的概念和历史进行了深度分析,更为重要的是首次从不同的案件类型对新闻报道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法治新闻报道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蔡斐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全国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第三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对法治新闻的概念、特点与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全书将法治传播的理念和案例化为传媒实践中可操作的方法与路径,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法治报道的特殊价值,进一步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值得推荐!
林爱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三批领军人才,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法规与伦理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第一次详尽梳理法治传播的方法论,深刻揭示法治新闻的理论基础与传播路径,不仅是新闻从业者的实用指南,亦可成为法学专业学生拓展视野的法治传读精典。
卢家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是以新文科视角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创造性的将新闻学与法学紧密融合,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景认知法治报道的理论框架,将法学的深度思考与新闻实践的灵活性相结合,呈现出一幅法治新闻报道的多维图景。
目录
绪论 专业传播语境下的法治报道
第一章 法治报道概述
第一节 法治报道的概念与价值
第二节 法治报道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法治新闻报道者的素养
第二章 法治报道的历史
第一节 古代媒介与律法相关的新闻活动萌芽
第二节 近代律法新闻报道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法治报道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民事法治报道
第一节 民事法治报道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民事法治新闻报道的选题
第三节 民事法治新闻报道的手法
第四章 刑事法治报道
第一节 刑事法治报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刑事法治报道的选题
第三节 刑事法治报道的手法
第五章 行政法治报道
第一节 行政法治报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行政法治报道的选题
第三节 行政法治报道的手法
第六章 经济法治报道
第一节 经济法治报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经济法治报道的选题
第三节 经济法治报道的手法
第七章 重大事件法治报道
第一节 “两会”法治报道
第二节 突发公共事件法治报道
第八章 国际法治报道
第一节 国际法治报道的内涵及分类
第二节 从法治视角对他国事件的报道
第三节 我国法治新闻的国际传播
结语
后记
( 上下滑动浏览 )
策划:李 晨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