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手机里,“小红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想减肥,去小红书搜减脂餐和健身操;不知道怎么旅游,上小红书看下攻略;房屋装修没经验,从薯友们的装修案例里面取取经……除了在小红书上寻找生活方式的灵感,最近,95后插画师妍洋还发现了一项“隐藏功能”:

当面对客户模糊不清的设计需求时,她会习惯第一时间打开小红书,搜索相关风格案例。原因无他,这些案例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兼具美观与专业性,极大帮助了她与客户沟通,确定设计方向。


另一边,坐办公室的白领丽人莫妮卡也察觉到,今年她利用周末时间打卡的那些小众艺术展,竟然有一半以上都是通过小红书了解到的。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红书变成了艺术内容的搜索引擎和交流场?艺术圈人士又为何愿意纷纷走入线上?

小红书,迎来艺术届朋友

或许,这不得不先从小红书的用户人群画像谈起。

大众审美水平普遍提升,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无疑孕育艺术发展的环境土壤。而在此背景下,小红书活跃的用户特点又尤为突出:他们年轻、紧跟生活方式的潮流、拥有较高认知与审美水平。

这些用户的参与,不仅是构建平台艺术氛围的关键因素,也是小红书能展开艺术讨论的重要受众基础。某种程度,这种热情与交流,也让艺术家们在这里获得认同与归属。

亚裔美籍艺术家简明,因创作《瞬息全宇宙》《水形物语》《银翼杀手2049》《重拾_快乐》等电影海报与专辑封面而逐渐为人熟知。


@James Jean简明在小红书上的个人主页

在成名的背后,简明有一段独特的成长经历:3岁他跟随父母从中国台湾移居美国,由于同时拥有跨越东西方的生活经历,对他的作品风格形成了深刻影响。

生活中的简明自称是个i人,沉浸在工作与创作里,帮助他远离了那种荒凉、没有归属的感觉。在小红书上,他将自己的作品、创作过程发成了笔记内容,获得了大量关注。

其中一条内容是,他在一个巨幅图纸面前画画,一分钟的画面里,镜头聚焦在他专注创作的背影上,受众看完后留言道:“是我看过画展的那个画家吗?”“看着好感动,在深深浅浅的线条之间,生命留下了痕迹。”“自顾自沉迷在画画的世界里真好。”那一刻,艺术家的日常,不仅仅是被看到,也是被更多人所真正理解的。


镜头记录下简明创作时的背影

艺术是生活的镜像。让艺术家们走入线上的,除了艺术氛围、获得正向鼓舞以外,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线上的创作、互动与分享中也收获了再创作的灵感与力量。

艺术博主庄彬的职业身份是画廊创始人。她在画廊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入驻到了小红书。分享只是基于日常的感受和经历,至于什么样的内容能成为爆款、如何复制爆款,以及发布内容能带来多少现实回报,庄彬从不会过多考虑。

但时常让她感到意外的是,本以为稀松平常的内容,却受到了兴趣爱好者的喜爱。比如,在庄彬的个人主页里,阅读量最高的一条是《今天艺术家没人买,画廊要怎么办?》,庄彬在其中提出,艺术是个超长期定存,无论市场反馈如何,但画廊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坚持这一观点。有人在评论区里留言道,“谢谢庄主,给了艺术家一点坚持的信心”,也有一些新手小白来围观,留言想要了解行业现状及真实情况的。


庄彬的个人主页里,阅读量最高的一条是《今天艺术家没人买,画廊要怎么办?》

当回看这些互动和反馈时,庄彬也从中获得了不少新的启发和思考。“原来我可能从来不会站在这个视角去看画廊的工作,去关注画廊跟外部的链接与价值观的传播,现在我觉得这个视角的养成是非常有价值的。”而这个举动,某种程度,反而也是对艺术工作形成了反哺。

用户能够从平台上获取他们所期望的内容,艺术从业者们能够在这里听到多元的声音,艺术便顺理成章地在平台上生根发芽。然而,小红书上艺术氛围的形成,除了艺术家和用户的“双向奔赴”,也离不开平台的“推波助澜”。

花大力气搞艺术?

在北京工作的欣然已经习惯了利用周末时间逛展或打卡博物馆,今年在某美术馆里,她在入口展架处意外发现了小红书出的北京艺术漫游地图,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北京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的介绍和打卡地标,其中有好多她还没去过。

欣然这才意识到,原来不知从何时起,小红书已经活跃在“线下”艺术现场了。事实上,近年来,花大力气搞艺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发力平台艺术生态建设,小红书也是不遗余力。

仅2024年,小红书对艺术领域的投入和推广是显而易见的。以欣然看到的北京艺术漫游地图为例,实际上正是“小红书艺术漫游”项目中的一部分。在上海、香港等地,小红书也与艺术机构合作,发放了艺术漫游地图,助力大家更好地探索艺术世界。


小红书北京艺术漫游地图

2024年11月,小红书与上海文旅局合作发放的上海艺术漫游地图,其中收录了市内98家艺术机构和9场艺术博览会/艺术节的信息。让用户可以根据上海16大区的地理位置,轻松找到艺术场所。深度参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RT021等活动,并在全市范围内铺设“漫游对话亭”互动装置,丰富大众艺术体验形式。


小红书用户晒领到的艺术漫游地图

而小红书之所以将此次的艺术推广行动命名为“艺术漫游”,就是希望以“漫游”为理念,鼓励更多人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深入探索艺术世界。

事实上,当“小红书艺术漫游”项目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多地的展开过程中,开启众多打破艺术壁垒的有益尝试,也缩短了公众与艺术的距离。

如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在线下创新性地举办了“艺术朋友见面会”,邀请平台内的艺术博主与参展艺术家、艺廊主进行现场对话,以贴近生活的视角探讨艺术细节,有效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在上海,小红书深度参与了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RT021等活动,“艺术朋友见面会”也升级成为“小红书艺术会客厅”,每天有一位艺术博主充当会客厅主理人,漫游艺术现场,与艺术朋友、现场观众互动交流。


在西岸艺博会现场,小红书设置“艺术会客厅”,策展人@柳淳风与X美术馆馆长@尤洋在此展开对话

在线上,小红书联合画廊、艺术家和博主发布展会信息,从不同视角呈现了一个立体的艺术现场。博主们通过亲身体验后,产生了大量丰富的线上内容,又激发了更多人的参与和讨论兴趣。

这个过程,当小红书成为艺术领域新的推广阵地时,凭借其强大的平台链接能力和高效的传播能力,也实实在在地为艺术打破了传播局限,让艺术被更多行业外人士看到提供了可能,拓宽了艺术在大众中的影响力范围。

这些举措,最终也实现了平台自身发展与艺术传播的多方共赢:提升了艺术活动的曝光度,为艺术从业者提供了交流平台的同时,也让公众能够更亲近艺术,以艺术视角审视城市和生活。

在 “小红书艺术漫游” 项目每一站启幕之前,小红书都会以不同的 #城市画报 为主题,向站内的创作者们发出邀请,鼓励他们运用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自己所在的城市。

令人惊喜的是,到了今年活动结束后,这种以艺术展现城市的行为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创作者们的自发行动。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主动参与其中,用画笔记录下城市之美,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在不同的#城市画报 话题下,小红书用户用绘画艺术形式记录下的自己所在的城市

让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小红书想做的,正是希望通过平台不断努力,将艺术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小红书社区泛文化艺术业务负责人兰若谦注意到,如今参与艺术的人群和行为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是参与者愈加年轻化,二是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日益加深。

在小红书 #我的艺术年度总结 里,有人分享了自己的年度观剧总结,有人分享了自己的年度画作,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藏家群体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艺术藏品。

看展、看演出,参与艺术节等活动体验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小红书相信,在未来也将影响更广泛的人群,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有能力也有优势,链接起行业和用户,让更多人能接近艺术,让艺术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和影响公众的美育水平。

不过,虽然花大力气搞艺术,建设平台艺术生态,但小红书并不会严格按指标的逻辑去衡量效果。而是更在意通过数据去关注和发现,行业内的伙伴们是否发自内心地愿意来到这个平台分享艺术见解、开展艺术交流。

就像设计师妍洋,已经习惯了从小红书上汲取工作方面的灵感,而莫妮卡、欣然这样非艺术专业的白领上班族,也时常能在小红书上发现各类有趣的展览等信息,并且乐于将自己的观展体验分享出来,与更多人交流探讨。

当这样的场景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都像她们一样,在小红书上找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契合点,积极参与到各类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中,形成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时,这便证明艺术已经在小红书上扎根、成长起来了,也意味着更多人开始主动地拥抱艺术,以各自的方式去诠释艺术、融入艺术,让艺术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整个审美经济的发展和用户对艺术的探索,相信未来的艺术生态、艺术商业,不仅仅是艺术品收藏、投资,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艺术的创造性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兰若谦说。

时下的年轻人有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当小红书以创新的方式实现艺术的破圈,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在生活的真实存在,或许这不仅赋予了艺术价值与意义,也是平台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作者:谨言

编辑:马敏

值班编辑:贾诗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