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这个寒假,如果你登上哈尔滨开往漠河的K7041次列车,车厢内布置的“东北大花”“最北人家”“喜迎丰收”“跨年狂欢”等主题场景,将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东北农家。
是的!你没有看错!又是熟悉的红配绿!又是熟悉的东北大花布!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土洋土洋”的审美,成为了东北标志性的文化符号,甚至登上了国际秀场的舞台。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东北大花布的“前世今生”,看看它的背后还有哪些你不知道故事。
▲东北民俗文化主题车厢。(中新社资料图片)
丨当“苏联花布”来到中国
“东北大花布”这个称呼,既冤枉了花布,又冤枉了东北。首先说,这种高饱和度颜色的棉布面料,其实源自苏联。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众的服装颜色普遍比较单调,放眼望去,基本都是暗沉的深蓝、墨绿、黑色或者灰色。苏联领导人来华访问时提出建议,希望女士们能穿上漂亮的花衣裙,而男士们则能穿上优雅的花衬衣。
当时恰逢苏联花布产量过剩,同时为了填补我国棉布短缺的问题,中国进口了大量的“苏联花布”。“苏联花布”受霍赫洛马装饰画风格影响较大,以红色、黑色、绿色为主色调,图案非常密集、颜色也极为鲜艳。
花哨的布料显然不符合当时国人的审美,不过虽然花衣服遇冷,用作床单、被罩却意外地受到中国的群众欢迎,大花布很快就成了各个家庭最常见的布料。
▲旅客在东北民俗文化主题车厢内拍照。(中新社资料图片)
丨大花布,真的很“土”吗?
可能很多人认为大花布的设计很普通,甚至有些“土”,但实际上,大花布对于20世纪中的中国来说,不仅是正儿八经的艺术作品,而且是充满超前设计理念的顶尖作品。
印花,和绣花、织花一样,都是增加布匹美观的一种技术。而印花设计,则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785年,苏格兰人贝尔发明滚筒印花技术,将印花布投入工业生产。随后,1861年由英国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发动的“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标志着印花设计的突进。
莫里斯推崇“自然主义”,提倡对自然进行深入观察,追求从自然中吸取花草藤蔓等设计元素,保持严谨有序的构图,多采用纯色的和鲜艳的大花构图,是名副其实的大花布。
莫里斯的理念相继传播到美、法、德、意、西等国,在欧洲发展为同样追求效法自然,采用植物、动物图案,更有设计感的花布。
而这一切,都深藏在日后大红大绿、看似与洋气绝缘的的新中国大花布的血统里。
1925年起,来自英国的纺织印染业资本,率先在上海登陆。民国时期,上海滩最流行的花布,正是由英资的纶昌印染厂所产。这些外资工厂,一并带来了上述的世界前沿设计。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华东纺管局设计出了“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花布图样。
上海华东纺管局的前身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旗下设计室本就是上世纪40年代上海著名的业内标杆,素来有众多印染设计师慕名加入,而大部分的设计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把结合了中西美学的“海派”风格延续到设计作品的方方面面。
1952年,上海华东纺管局刚刚成立便号召设计师发掘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纹图样。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设计室当年便在中式审美中结合动植物元素再创新,陆续推出了李叔希的“孔雀团花”、张至煜的“红牡丹”、汪南嵩的“锦凤”……其中,由陈克白设计的“牡丹凤凰”,便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大花布经典图案。
从印花图案以及陈克白曾在英国印染厂的职业经历来说,大花布的设计很可能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影响。但花布上最基本的牡丹和凤凰图案,仍然是来源于江浙地区的传统布样,东西方碰撞后诞生了时尚火花。
▲主题车厢内东北秧歌民俗表演。(中新社资料图片)
丨从“大花布”到“文化符号”
真正让大花布变成东北icon的,是大家平日里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强化不仅来自外地人,更是因为一部分以表演为生的东北当地人。
一方面因为东北地区冬季比较漫长,人们长时间见到的都是白色、灰色等比较压抑的颜色,这就使得他们格外热爱象征着生命力的红色、绿色;另一方面,从色彩上来看,红绿的纯度都很高,两者之间会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给人个性张扬之感,与东北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相似,在“红配绿”还没有被群嘲的时候,人们很愿意用这个颜色代表自己。
此外,对比强烈的红绿两色,也能带来最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在人们心中就会产生“这个非常重要、需要格外注意”的印象,非常适合在舞台上展现,所以东北的很多文艺作品在演出时都会选择红配绿的花布作为道具。
而让大花布和东北产生强关联的,是东北小品的输出。这些小品往往以农村题材为主,大花布的出镜率极高,渐渐地东北大花布演变为东北的一种文化符号。
实际上,即使听完以上这些阐述,你可能还是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个更多用作床单被罩设计图案,会成为代表农村乡土文化的icon。其实,这些现象用符号学的理论都可以解释——并且不单单是解释范畴,国外的品牌早已运用这些原理,来推广民族特色的图案。
在法国学者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中,符号的功能不仅仅是标记事物,而是能够带来一系列的附加意义。举例来说,牛仔裤在工业时代,其实是蓝领工人穿的工装。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牛仔裤逐渐成为“西部文化”的代言人,经过传媒的普及,又进一步成为年轻与活力的象征。而到了今天,牛仔裤已经显得“过时”,成为一种复古单品。在这个过程中,牛仔裤还是那个牛仔裤,但是它背后代表的文化含义,无疑一直在变化。
就东北大花布而言,如今它反倒因其鲜明的乡土气息和突出的文化符号,重新成为潮流的新宠。与其说东北大花在时尚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倒不如说东北大花代表的乡土生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完)
综合中新网、《北京青年报》《中国国家地理》等
编辑:崔相光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