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两张毛主席同秋收起义战友的合照中,罗荣桓的身影都存在其中,
自从1929年的“古田会议”后,毛主席一直对罗荣桓器重有加,为何在1937年时,毛主席却对罗荣桓发了脾气呢?
我们都要做老实人
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之前,罗荣桓还是一位励志求学的学生,当时他戴着厚厚的眼镜片,仿佛一介羸弱书生,任谁恐怕都不会将眼前的罗荣桓,视为将来共和国的十位元帅之一。
而毛主席唯一将罗荣桓称之为“一生共事的人”,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罗荣桓是个纯粹的老实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进入到“白色恐怖”时期,很多革命者的选择要么叛变,要么退出共产党,别看罗荣桓只是一个书生,他的职务也低,可他却坚韧的很,一点也不怕死,反而坚定了革命信心。
后来谈到这件事,罗荣桓笑着说:“那时就是气愤,不服气。”是啊,罗荣桓对敌人不服气,但是对当时自己的同志,却是一百个放心,他的单纯,也让他吃了一个大亏。
刚参加部队时,大家考虑到罗荣桓是个上过学的书生,就让他做了账房先生,有一次,部队打敌人缴获了一些银元,大家将这笔钱都放在了一个箱子里,由罗荣桓背着。
后来部队打了败仗,要转移,罗荣桓瘦弱的身材难以支撑,正巧这时有个人走到他的身边说:“我帮你拿吧。”罗荣桓也没有怀疑,就交给了他,可让罗荣桓没想到的是,此人却是带着银元逃跑了。
这件事让罗荣桓深深长了一个教训,有的人并非能够做永远的同志,真正的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还需要一些磨练。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罗荣桓被任命为115师政治部主任,他即将奔赴战争前线,考虑到罗荣桓新婚不久,毛主席便将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叫到他的窑洞,同她拉起了家常。
林月琴就将罗荣桓的这件“糗事”告诉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他的笑,并不是笑罗荣桓愚蠢,而是笑罗荣桓太老实,不过,老实,也正是毛主席所喜爱的。
毛主席说:“你看,他非常老实,可又很善于总结经验,从这件事就悟出了一个真理........当然了,老实人免不了受人欺负,这也没有什么,历史总会正确评定人们的功过是非,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共产党人都要做老实人。”
后来林月琴将毛主席的话转述给罗荣桓后,罗荣桓深为震动,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毛主席对自己的关心,在临行前,罗荣桓还嘱咐林月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记住毛主席的话,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
罗荣桓不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罗荣桓一直都深受着毛主席的器重,当然了,毛主席也曾向罗荣桓发过一次火。
向罗荣桓发火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高声宣布了新中国的成立,你知道吗?别看毛主席当时穿的非常端庄,实际上他里面的毛衣,毛裤,都是有补丁的,本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建议他重新做一身,但节俭的毛主席并不愿意。
吴连登曾做过毛主席12年的生活管理员,他就曾回忆过一件发生在毛主席身上节俭的趣事。
有一次吃饭,毛主席的米饭粒掉在了桌子上,吴连登看到后赶忙说:“主席,不要了。”哪知毛主席却是很快将桌子上的米粒给捡了起来吃了。
毛主席严肃地说:“你们知道农民吗?农民苦啊,农民不容易啊。我们不能浪费,不是一粒饭的问题,我们要提倡这种精神,就是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主席深知只有他带头节俭,全国的干部才会例行,因此,毛主席一直都很重视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影响很深远的小事。
罗荣桓也是个节俭的人,可是他相比毛主席,还是差了一些,这也是毛主席向罗荣桓发火的原因。
1937年,罗荣桓担任了后方政治部主任,当时有外国人要来延安,探访延安的风土人情,以及要见毛主席。
罗荣桓知道毛主席喜欢在自己的窑洞里接见客人,因此,罗荣桓就自作主张,将毛主席床上已经相当破烂的被子带走,换了一床新被子,罗荣桓之所以这样做,是他觉得如果让外宾见到毛主席过得如此艰难不好,按照常理,罗荣桓的考虑是正确的,但是毛主席却并不这样认为。
毛主席叫来了罗荣桓,冲他发了脾气,说:“为什么要换?我们现在吃的是小米、高粱米,还是带壳壳的,穿的就是破旧的衣服,盖的是旧被子,为什么见洋人,就要搞另一套?”
罗荣桓听后很是羞愧,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他回去后,立刻又让人将原来那床旧被子再换上,毛主席看后,这才满意的笑了。
通过这件事,毛主席不喜欢搞形式主义,也不喜欢虚假给罗荣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罗荣桓一直都老老实实的做事,有一说一,这也是毛主席长久对他器重的原因。
1963年,罗荣桓因病去世,毛主席悲痛万分,他几天夜不能寐,在罗荣桓的追悼会上,他深深地向这位从秋收起义就开始跟随他“一生共事的人”三鞠躬。
几天后,毛主席挥笔写下《吊罗荣桓同志》,成为了他与罗荣桓之间真挚情谊的见证。
诗曰: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