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以楷书成名成家者并不占多数,逄春伟算其中之一,实属难得。从全国第一、二届楷书展到第十二届、十三届国展、第六、七届兰亭奖,第九届、第十三届泰山文艺奖,逄春伟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最具权威性的各类级书法展赛奖励,这其中基本都以楷书面世。

从小楷、中楷至大字榜书,逄春伟对楷书一门书体的执著可见一斑,更足见其对传统经典的敬畏热爱。几日前,他邀我参加其书展开幕式并担任学术主持,我深感荣幸,并对展览充满期待。



逄春伟书苏轼密州词作作品捐赠展从展览组织规格,到社会效益无疑有极多可圈可点之处,在当代书坛具有一定示范效应。

然从书法艺术本体而言,本次书展的艺术价值与学术内涵更有深入探讨的意义。于此,本人不揣浅陋,略述一二。

一、文质兼美,内涵丰富

九百多年前,苏轼在密州任职的两年间,创作了许多令人称颂的经典诗文,为后人称道的“密州四曲”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奠定了其在词学领域的领袖地位。“密州四曲”展现了作者的报国之忠、故国之思、手足之情、夫妻之爱,是他在仕途坎坷中复杂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能够感到,逄春伟在书写这些情感丰沛的文辞时一次次被感动,不断激发其创作灵感的迸发。作者或以八尺整纸大字楷书展现雄奇壮美之境,表达苏词清雄旷达之风,或以八尺十二条屏仿北朝摩崖大字榜书抒发感喟自然美之心怀,或以苏体小行书临其帖,在横幅或手札之上浓厚文人意趣铺展于字里行间,或以印花信笺书蝇头小楷以记日常生活点滴感悟,颇觉亲切美好。



作品包罗手卷、扇面、横幅、中堂、条屏、斗方、尺牍各类形制,依书者对苏体文辞内在感情的理解适时择取,不少大字作品依章法点缀款识,有的临古之作旁别有新意地并置对同一内容以不同书体再度演绎而意趣相合之作,彰显逄春伟对苏轼文学、艺术成就用心用情的体悟表达。

二、溯本求真,汲古多变

就书体而言,本次展览作品主要以楷书、行书为主,两大书体大、中、小字兼备,可谓逄春伟多年书艺探索的全面展现。其中小字行书多苏体的豪宕秀逸,大字行书又多米体之沉着痛快,雄健清新,整体不离宋人意趣。相较而言,楷书面貌更为多元。



小楷作品挖嵌镶框展陈,多限一平尺内,精巧文雅。取法以魏晋钟繇、二王为主,另两幅花笺信札小楷,加入唐人写经笔质,流畅飘逸之行书气韵贯穿通篇,秀媚舒展,妙趣横生。大楷作品表现出两类不同取法,一类立足唐宋,取法欧阳询、颜真卿、徐浩、苏轼等名家。

作品展大书写,或雄浑宽博,气概凛然,或刚劲清秀,险绝瘦峻,如《北园》《望云楼》《水调歌头》等,其中《山堂铭并序》大胆破除字间、行间间距,字内重心下移,笔势丰腴遒劲,颜体外阔的视觉张力几尽极致。



同时,结合“展览时代”技法与形式的新变,配以中楷小字为序,大小字穿插,疏与密交错,主与次并置,笔墨古厚,章法奇崛,感人心魄。另一件《临苏轼书丰乐亭记十二条屏》通达八尺高,近八米宽,十二条屏森然如壮士布阵,悬垂及地,气势磅礴。



苏轼书欧阳修文《丰乐亭记》为其晚年力作,擘窠大楷,唐亦罕见,更无论及开尚意之风的宋代,堪为至宝。此书风格老辣圆熟,神完气足,已入化境。逄春伟承古而不泥古,在苏轼大字风韵之上,易圆为方,以强化字间疏密增强险要之势,某些体势展平以求端庄整肃之态。



大楷作品中另一路溯本求真,尤其融入对山东地域以四山摩崖及《泰山金石峪金刚经》为代表的北朝摩崖石刻的倾情投入。作为成长于齐鲁大地的楷书名家,逄春伟始终思考如何利用好山东地境的珍贵书法遗存,在新时代续写齐鲁书法的繁荣,《雩泉记十条屏》《超然台记四条屏》等作品大概即是这一初心的最好见证。



其溯源北朝复古之风,以北朝石刻为支点回望篆、隶、楷杂糅特定历史际遇下的艺术价值与时代启示,并融入清代碑学金石意趣与当代审美意识,在笔情墨趣中不失对书学线脉的理性思考,是艺术性与学理性相依伴的有益探索。



三、锐意巧思,勇拓新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书法给逄春伟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让他孜孜以求,不能自拔。八九岁在乡贤李滋厚先生门下求艺,先生常为其惊人的进步和对书法的痴迷热爱而感动。

更为可贵的是,逄春伟身上有一种远离尘世浮华喧嚣,对书法艺术执着探索的精神。成年后业师杨明臣先生评价说:“在我的学生中,别人都是用手写字,只有逄春伟是用心写字。”

面对经典,逄春伟可以天天揣摩,彻夜钻研,如他自己曾说有时在梦里还想着笔画怎么写,后来不期然间见古人碑帖上竟然也是这样处理,那是一种与古人艺术理念相期的无限惊喜!



作为一位成功的书法家,逄春伟身上还有对书法艺术规律极睿智的感悟力。纵观清代书法史,从阮元重“中原古法”而推崇汉隶,由溯源篆隶传统确立北碑在书法史上的正宗地位,到包世臣进一步将阮元碑学主张发扬完善,深入人心,最终至康有为在主“变”思想下,以“秦分”“汉分”“今分”统一篆、隶、楷之书体演变,认为北碑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从技巧到精神多维度推崇北碑“十美”从而概括碑学书法之美学意义,建立起完整的碑学审美体系。

伴随清代碑学理论的发展完善,邓石如、张裕钊、赵之谦、何绍基等书家纷纷尝试在楷书中加入北碑元素,相继成为“北碑楷书”的成功实践者,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当代楷书创作,逄春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从秦汉找源头与灵感,这样才有古意,正与清代碑学理论与实践相合。而这一认知大概不是从碑学论著中获取,更多从碑派书家的实践中感悟而来吧。

从本次书展中大字楷书融注的“篆分遗意”可见,逄春伟已经跳出历代楷书师法的传统认知局限,竭尽全力冲锋在书法艺术创新的潮头浪尖,努力寻找当代楷书时代发展的新视野。

他承续清代碑学发展的逻辑基点,但并不直接师法清代碑派书法中某一家,某一派,做简单机械照抄,而是倚靠齐鲁大地蕴含的六朝碑版丰富资源,坚持在“守正”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扎根传统中不懈探索,努力创造具有时代正大气象又具有雄浑朴厚齐鲁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

逄春伟勇拓新篇,源于他的气魄胆识,对艺术的无限挚爱,更源于他对家乡,对祖国深沉的爱,这或许是本次书展留给当今书坛的一些启示……

(文/高远,博士、教授、山东书协副秘书长兼楷书委副主任



(来源:正则堂书法大家庭)

书法家简介



逄春伟,字元暢,山东安丘景芝人。初师乡贤李滋厚先生,继而师从杨明臣、顾亚龙先生。第八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楷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王羲之书法院研究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获奖入展:

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书法篆刻展

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2017年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21年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2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风筝都文艺奖——“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

2017年第四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

2016年第九届山东省政府文艺最高奖“泰山文艺奖”

2012年第五届中国书法艺术节书法最高奖“书法十杰”

2012年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最高奖优秀奖

2013年全国首届“沙孟海杯”书法展最高奖优秀奖

2013年全国第一届楷书展

2016年全国第二届楷书展

2017年全国第二届临书展

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民族脊梁”全国书法大展

2018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全国首届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

2019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第四届“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创作展

2019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源流·时代——二王一脉”高峰论坛

2019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盛世中国”全国书法大展

2020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力量”全国扶贫大展

2021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

2022年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协“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