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北京市昌平区辛庄村“创客街”上,一家面包店工作人员正在上架刚刚出炉的面包。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摄

1月5日,“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宣传联合采访团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恰逢周日,一大早,这里的“创客街”就喧闹起来。每个周末都举办的辛庄市集让这个素有“京郊小大理”之称的网红打卡地越发人气沸腾。

“最热闹的时候一天能到上万人次。你们看停车场的车牌全国各地的都有。”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水自豪地介绍。

墙上是创意十足的涂鸦,脚下的井盖被装饰成了风景画,轻柔曼妙的音乐从街边的咖啡厅飘传出来,艺术氛围拉满。

李志水说,辛庄村所在的兴寿镇被誉为“北京草莓第一镇”,很多人家都将种草莓作为主要创收方式之一。2012年,这里在高价租地建庄园与低价租地办学之间选择引进以自然教育为理念的民办教育机构“向上学校”进村扎根,由此吸引了一批拥有高学历、高收入的学生家长常年租住,给这个村庄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

一位学生家长在辛庄村开了第一家特色餐饮店,生意不错。随之,各种类型的咖啡厅、文创店多了起来,艺术的氛围也愈发浓厚。辛庄村顺势将村中部的东西主干道整体规划打造了“创客街”。

自街东头走起,“很艺术”三个字时时浮上心头,一个个咖啡店、烘焙面包房等时尚小店成为主角。上午9时许,心迪咖啡厅已经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客人。主理人心迪热情而熟络地招呼着他们,“还是二楼靠窗的地儿,直接上去吧”“今天咖啡加奶不”,熟客中有家里新添了小宝宝又需要线上工作的小两口,他们点了两杯饮品,电脑一开,瞬间进入专业状态,也有每次送小外孙去上木工课后,过来悠闲坐坐的姥姥。当晚在这里举行的公益钢琴演奏会,主角是一位中学生,也是村里的新村民。在心迪看来,创客们各有高招又抱团取暖,老村民新村民完美互融互动,这才是“创客街”火起来的秘方。

太阳暖上来,“创客街”越发火热起来,各种小摊位一个挨一个,扎染包、纯手工布艺小兔子、陶瓷器物、树脂摆件……让人目不暇接。各个摊位前都迎来了新老朋友,洋气、有范儿是这里听得最多的词。摊主们大多是慕名而来,“因为这个市集真的是既赚销量又赚口碑,每次来我都涨粉。”很多年轻人带着攻略来打卡,学艺术的田芸畅说,这里是舍友们的最爱,“我们都管这叫新庄,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是第四次来了,没有一点‘土’味。”如今,这独特的乡村时尚范儿磁铁般吸引着更多艺术家和有创意的年轻人进村驻扎。

顺着人群往西走,不知何时,烟火气一下浓厚起来,卖草莓的、卖菜的,还有卖冰糖葫芦、炸年糕、炒坚果的,各色年货应有尽有,百年老村赶大集的味儿有了。

草莓是很多摊位的必选项,村民李东林热情招呼着:“来尝尝,看我们这草莓是不是个顶个好吃。”除了一盆盆红红的草莓,他的摊位上还有大白菜、西红柿等,都是自家产的。他说,每逢周末,日收入能到几百块,上千元的时候也有。

李志水说,从前这里曾是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子,现在村容村貌好了,那种平静、安宁又清新惬意的氛围,对快节奏生活的城里人形成了巨大吸引力,去“创客街”享受慢生活成了很多人的向往。而陆续到来的新村民们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投入到了小村的建设中。2023年10月,辛庄村成功入选北京市第一批百千工程示范村,村里进行了微提升,原先跟蜘蛛网似的电线变得整齐了,老村民跟新村民一起设计了门脸和各种艺术创意空间,辛庄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庄”。

截至目前,辛庄村已汇聚创客170多家,包括餐饮、民宿、艺术等多元业态,每年为村庄创造租金收入上千万元;每周举办的环保市集日均吸引客流5000余人次,拉动消费200万元,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共富。

有人为“新庄”的时尚而来,有人想在这里“创”出一片新天地,成为这里的新村民。不出村,市集买卖“纯天然自家产”的收入就让老村民感觉日子红红火火。年轻人回来了,守着家,可以创业,可以就业,想吃啥,朋友圈里摇一摇,吃、穿、用、玩一条街上全搞定。

采访中,闯入眼帘的一幅画面让人感受到纯朴民风与现代艺术相得益彰,只见一位老奶奶笑眯眯地坐在摆满特产的摊位前,她身后的背景是写满艺术口号的条幅。从古朴到时尚,从辛庄到“新庄”,就这样自然发生。(河北日报记者 韩莉 赵瑞雪 纵览新闻记者 王怡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