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在一些美国人眼中,中国为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而积极推动社会发展这一正当之举,却成了一种“罪过”?当地时间1月9日,《纽约时报》就出现了这样一篇荒谬绝伦的评论文章。

文章作者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D. Atkinson)是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的创始人兼总裁,他援引这家智库手上掌握到的所谓“数据”宣称,中国正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并削弱对手实力,这种“入侵”已经让美国失去了数百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数万家工厂倒闭,而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都没有采取足够措施来对抗中国的“入侵”。

一方面,阿特金斯承认中国在众多行业生产和创新方面的进步速度惊人,一方面不忘对美国国内“贩卖焦虑”,声称如果政策制定者不够迅速和聪明,将使美国的工人、经济以及全球领导地位面临到风险。

为此,他甚至将中国发展进程类比成过去历史上的德国,声称美国“记吃不记打”,忘记了“历史教训”——美国立法者和商界领袖在二战后接受了一个“日益富裕的自由世界的理想主义愿景”,而中国如今正在赢得一场“产业战争”。


文章作者罗伯特·阿特金斯 资料图

文章一开始,阿特金斯就宣称,中国为了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将贸易和资本运作的根本动力——赚钱,也放在次要位置,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实力、削弱对手的实力。

随后,他竟将中国和从19世纪末到二战时期的德国相提并论,声称那时候的德国也将贸易变成“一种权力、施压甚至是征服的工具”。为了达成目的,德国过去曾试图控制海洋贸易路线、限制对手发展、保持本国货币贬值、利用关税杠杆、对出口补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窃取知识产权,甚至还开展系统性的商业间谍活动。

“有一段时间,德国的策略是成功的。如果没有美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干预,德国很可能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欧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工业和军事力量比其他欧洲国家强大得多。”


图为中国和德国国旗 资料图

话已至此,通过将中国和曾经的德国联系在一起,阿特金斯开始训斥美国的“记吃不记打”,声称“似乎那段动荡时期所有的贸易教训都已被遗忘”,“如今中国正将其大约18万亿美元的经济武器化,利用大量政策工具扭曲贸易,增强其相对经济实力”。

中国近年来在各领域的飞速发展和丰硕成果,自然也被ITIF这家智库所看到。文章提到,在半导体、机器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太空和化工等10个先进行业中,中国正在向全球创新前沿迈进;在电动汽车和商用核电等一些行业,中国企业现在处于领先地位。

但不同的是,在这家智库眼中,这些成就却被污蔑是中国通过所谓“窃取知识产权”、“巨额政府补贴”、“封闭国内市场”等做法所得来的。

阿特金斯“点名表扬”了曾在拜登政府担任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的杜如松(Rush Doshi),以及特朗普提名的美国国务卿人选卢比奥,称这两人曾出书和发布报告,显示出美国决策者开始觉醒。这也解释了,为何尽管政治氛围高度两极分化,美国国会仍设法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没有什么比共同而可怕的敌人更能促进团结了”。

然而,这显然不是阿特金斯想要撰文鼓吹的论点,他认为,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美国必须提高在其他一系列产业——包括航空航天、生物制药和机械产业的竞争力,并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核聚变等新兴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特朗普被指不应采取全面关税措施

他建议,特朗普的新政府不应采取全面关税措施,而应借鉴里根政府的做法,与美国贸易伙伴谈判以大幅降低美元价值,如果此举无效,美国财政部应采取单方面措施压低美元价值,这将使美国出口商品更加便宜,进口商品更加昂贵,同时避免贸易报复的风险。美国国会还应更新美国贸易法律,例如取消美国公司必须遭受到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损害才能采取补救措施的要求。美国还需要利用其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这一优势,让科学家和工程师更容易在此工作。

文章最后,作者仍不改偏见和恶意,一边宣称当今世界正被最强大的权力交易者中国所扭曲,一边鼓动美国在面对中国时要勇敢地、战略性地、迅速地作出回应。

2024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埃利奥特一行。

王毅指出,下一步中美关系走向取决于美方的选择,也有待双方的努力,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其中,要确保战略认知不走偏。中国的发展振兴有着清晰历史逻辑和强劲内生动力,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美国也不要陷入“竞赢”中国的迷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