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历史上有一个被广泛传颂的故事。梁武帝是佛教的坚定信奉者,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他遇见达摩祖师时,向祖师询问自己一生所为,究竟积累了多少功德,期待获得祖师的赞扬。



一、

然而,达摩祖师的回答出乎意料,他告诉梁武帝,他所做的并无功德。梁武帝感到困惑,因为他认为自己建造寺庙、剃度僧人、慷慨布施、供养三宝,这些都是莫大的功德,怎会一无所有呢?由于观念上的分歧,两人未能达成共识,达摩祖师便离去了,继续北上的旅程。

实际上,达摩祖师所言的“无功德”,并非否定梁武帝的善行,而是在指出他所积累的是“福德”而非“功德”。那么,福德与功德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这个问题,想必许多人和我一样,心中充满了好奇。

让我们通过一则故事来看。

生活中有这样三种人。

第一种是那些以追求今生或来世福报为修行目的的人。他们行善、做大善或小善,都是为了求得长寿、健康、无病、丰富的物质生活,或是为了来世不堕入三恶道。按佛陀智慧指引来看,如果他们的修行是以这些为动机,那么他们属于三界中的下界行者。

第二种修行者,他们同样行善,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他们都会去做。但他们的修行不止于此,他们更深一层地追求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希望从痛苦中解脱,通过修行积累解脱轮回的资粮。如果他们的发心是为了个人的解脱,那么他们的善行和善业属于忠实道的修行。

第三种修行者,他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同样做着各种好事、大善和小善,但他们的发心超越了个人利益,不仅是为了自己此生或来生的福祉,而是希望自己和所有众生都能找到解脱之路,从痛苦中解放。

这种发心属于上界行者的发心。拥有这样的发心,为了所有众生的利益而行善,根据佛陀的智慧的教导,这种善的种子不仅不会消减,反而会日益增长,变得强大而有力量。



二、

这就好理解了,追求长寿、健康、名誉、财富、更高的收入、更丰富的物质享受等,这些都是福德的体现,是世间对于你做出的善行的直接回报,是看得到的,实打实在的。众多人在行善之际,其内心深处可能仅仅是希冀在现世或来世得到这些世间的福报,这种追求实质上是对福德的向往。

正如文章最开始讲到的,梁武帝虽然做出了巨大的善行,但如果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对回报的期待,那么这些行为就只能归属于福德的领域。

什么是功德呢?功德与福德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比之下,真正的功德,则是一种超越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