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中国是什么样?

六十年前的中国,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我们的父辈,亦或者祖父辈,都曾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中挥洒汗水,努力拼搏。但随着岁月的消逝,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们昔日的梦想、抱负,都早已化为了尘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今天我们以相机代替时光机,用一组罕见的老照片,带大家去追寻1965年的那个斑驳的峥嵘岁月。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为斋藤康一。


1976年,斋藤康一在上海的酒店外留影。这是斋藤第二度访华,41岁的他正值壮年。

1965年,中日两国尚未没有正式建交,周恩来总理为决定发展两国民间关系,积极邀请亲华日本友人前来访问,第一届中日青年大联欢活动于同年举办。日本的一批左翼青年团们,包括一批年轻的艺术家、舞蹈家、摄影家等,借道香港中转,由陆地经由罗湖关口,进入外界眼中神祕的中国。其中斋藤康一就是其中一员,他背着相机,踏上中国之旅。

彼时的他或许不会想到,此后的40年间,他共来过中国80余次,走遍了中国各地,拍摄作品数以万计,为忠实记录一般人民生活的变化,虽然不是计划性的摄影,却无意间展现了民间历史的感人影像——也更让斋藤康一的摄影作品显得格外宝贵,此外他所拍摄的城市涵盖中国各省和地区,就单一外国摄影家对中国的拍摄而言,其涵盖面之广,持续性之久,极为罕见。

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的就是斋藤康一1965年首次抵达中国拍摄的照片,这次旅程行程共计48天,走过了广州、武汉、长沙、韶山、南昌、九江、庐山、杭州、上海、无锡、北京、西安、延安等城市。


▴1965年,上海火车站为了欢迎访问中国的日本友人,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



当时的上海火车站挂着非常醒目的标语,让帝国主义从台湾、越南南部滚出去,虽然没有看到具体国家,但也能猜得差不多了。


▴1965年,上海的一户普通人家的全家福。

如果没有算错的话,抱着的那个孩子的应该是80-90后的父辈,而抱孩子的则相当于祖父辈。这个淳朴的打扮,传统而又复古的家具,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斋藤先生捕捉了上海大街小巷生活的细节。











上面这些为上海市井生活的剪影,通常不会受到摄影家的关注,更不值得摄影家花费昂贵的底片,但这些生活的细节自然地存在,斋藤先生有心地留下了这些画面,今天观之,仍强烈地触动人们内心的怀旧感情。






上面五张照片反映了上海外滩周边的街道景观,包括南京路和平饭店前清晨清扫的情景,以及文工团漂亮的女团员展示舞姿。





上面四张照片是武装民兵训练的画面,由于中间有漂亮的女民兵,很吸引镜头的焦点,这些照片后来也经常收录在斋藤先生的摄影集里。


▴1965年,北京机头的几个小孩在取水,背景为北京崇文门。

彼时的北京城墙还没有拆尽,崇文门的城门楼子还在,不过已经破败不堪,长满了荒草,屋檐甚至都有些塌陷。几个小孩跟着妈妈一起打水,他们的身后,房子很破败,还种着蔬菜。


▴1965年北京城墙边

这两个小伙子很有精神,看样子是好兄弟。不过从左侧孩子歪着的身体看上去,似乎有意往右侧小朋友身上靠,看来大概率是表面兄弟。


▴1965年,坐在天安门广场休息的军人。

六十年前不像现在,那个时候出门旅游得很少,而且天安门广场几乎是大部分人旅游的打卡圣地。当时的情况,军民和谐共处,小孩在士兵的脚下玩耍,军民和谐,其乐融融。


▴1965年,一个大爷推着自己的孙子,在天安门广场遛弯。

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儿童手推车很复古,但在当时,这样的手推车实际上是很时髦,很先进的。而大爷车里推着的小孩,按照年龄算的话,现在应该也有六十岁以上了,不知道他们看到这张照片会做何感想。


▴1965年,北京的街道上,骑自行车的行人。

六十年前,自行车是稀罕物,在偏远地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拥有一辆自行车。而在彼时的北京,自行车几乎是普及的,可见在发展上,北京一直是处在全国前列。


▴1965年,天安门广场上的游客。

半个世纪前的人,有着天然的朴素,就这三个小孩来说,他们跟现代人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现代人不会这样随意地席地而坐,而上个世纪人们会觉得这个很正常,不会觉得脏。


▴1965年,北京市民在宣武门外等公交车。

这张照片中,没有硬化的路面、横七竖八的电线、一列列的电线杆、行走的三轮车、斑驳荒芜的城墙、以及马路牙子旁边的那一滩便便,都极具年代感,90年代的偏远地区几乎还是这个风格。


▴1965年,居住在窑洞中的延安居民一家。

那个年代,孩子真的很多,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父辈,他们那一代有六七个兄弟姐妹,而照片中似乎更多,拉扯这么一大家子人真的很不容易。再看比较大的那个女孩子,她明显看上去非常懂事,她应该是照顾这几个弟弟妹妹的主力。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常说“长兄如父”,这句话实际上是有伦理基础的。


▴1965年,一名妇女在延河中洗衣服。

从照片最后那个可以看出,当时全国都很穷,延安也一样。另外,延河的水是真的少,陕北是真的很干旱,很艰苦,但这里居然成为了红军的摇篮,令人难以置信。


▴1965年,广州街头的儿童。

广州的街头看上去和北方明显不一样,孩子们似乎也更加活跃,看着镜头一点都不怵。花坛后面的一个女生还带着岭南特色的帽子,现在基本很少见了。


▴1965年,广州街头的三轮车夫。

那个年代,公交车相对还没有那么普及,三轮车仍是城市周转的主要运载工具。

这张照片中,我们看到5个大人,却有七八个以上的小孩,和现在的街头情景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1965年,杭州某食堂在制作汤面。

杭州自古就是旅游文化名城,美食众多,这名女厨师一次就制作了12碗汤面,厨艺了得,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1965年,杭州一条巷子里织毛线的妇人。

很难得的照片,彼时的巷子,路面还是用石头拼砌的,房子似乎也还是土坯房?这名中年妇人,悠闲地坐在门口织毛衣,她也许不会想到,六十年后,她织毛衣的这一幕会在21世纪被这么多的人再次看到。

时光,就像潮水,它送来了一切,也会带走一切。在一张张老照片中,沧海桑田似乎只是一刹那之间的事情,而现实中却已悄然度过了半个多世纪,令人感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