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的残暴统治
从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开始,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发动侵华战争,强占中国东北三省,揭开了其妄图吞并中国的序幕。到 1937 年 “七七事变” 爆发,日军全面侵华的战火迅速蔓延至大半个中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日军所到之处,暴行令人发指。他们推行 “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妄图摧毁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让这片土地陷入无尽的绝望与恐惧之中。
淞沪会战:血肉之躯抗钢铁洪流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在上海虹口悍然以大炮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肆意杀害中国民众,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从战争伊始,中国军队便深知上海的重要性,蒋介石命令部队全力保卫上海,力求将日寇赶回海上。
淞沪会战持续了整整 3 个月,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约 70 万兵力,伤亡在 25 - 30 万左右;日军先后投入近 30 万兵力,伤亡 4 万余人(一说 9 万余人)。
虽然最终上海沦陷,但这一战,粉碎了日寇 “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狂妄迷梦,中国军人以顽强的抵抗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绝不屈服!
南京沦陷:至暗时刻的挣扎
淞沪会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南京保卫战又紧接着打响。1937 年 12 月,日军将矛头指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企图给予中国军民致命一击。
尽管中国军队拼死抵抗,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日军攻势愈发猛烈。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日军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 30 万中国军民惨遭屠戮,南京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正是在这至暗时刻,一些星星之火开始悄然汇聚,为中国的抗战带来了转机。
《论持久战》:暗夜中的指明灯
当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国土大片沦陷,“亡国论” 甚嚣尘上,一些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而另一部分人则抱有 “速胜论” 的幻想,淞沪会战时,有人指望英、法、美等国出面干涉,认为打三个月国际局势就会变化,苏联会出兵,战争便可解决,台儿庄大捷后,更有人觉得徐州会战将是决战,能迅速击败日本。这两种错误观点,严重扰乱着抗战军心民心。
在这关键历史节点,毛主席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对中日双方深刻的洞察,开始撰写《论持久战》。他在陕北简陋的窑洞中,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投入创作,经过九天九夜的呕心沥血,这部五万多字的光辉著作问世。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系统剖析了中日双方的国情与战争态势。基于此,毛主席明确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有力驳斥了 “亡国论” 与 “速胜论”。
《论持久战》一经发表,便如一道曙光,穿透战争的阴霾。在延安引起轰动,迅速被油印成册,在党内和各根据地传阅,成为指导抗战的纲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将其作为抗战的最高战略方针。
它不仅为中国军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必胜信念,还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彰显了毛主席卓越的军事智慧与对战争规律的精准把握,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的理论基石。
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力量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成为了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率先扛起抗日救亡的大旗,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纷纷响应,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忻口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顽强抵抗,卫立煌率部坚守阵地,郝梦龄、刘家麒等将领壮烈殉国;八路军则在敌后积极配合,有力支援了忻口正面战场。
在湖南,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发挥了关键作用。1937 年冬至 1940 年秋,徐特立和王凌波在此设立通讯处,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吸引民众驻足聆听,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不少革命青年受其感召奔赴抗日前线。
同时,通讯处还积极筹措抗日物资,为前线输送珍贵的武器弹药、医药用品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海外华侨也心系祖国,他们踊跃捐款捐物,许多华侨青年放弃海外安逸生活,回国投身抗战,为抗战胜利注入了强大力量。全国上下,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地域,众志成城,凝聚起了抗击日寇的磅礴伟力。
国际援助:绝境中的希望曙光
在抗战的艰难历程中,国际援助如同一束束希望的曙光,为中国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苏联,作为中国抗战初期的重要盟友,在 1937年8月与中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后,便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
苏联不仅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派遣了 2000 多名英勇的飞行员组成志愿航空队,直接投身于中国战场,与日军在空中展开殊死搏斗。
同时,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多笔低息贷款,总额高达 2.5 亿美元,这些贷款为中国购买急需的战争物资提供了资金支持。
美国,在战争前期持中立态度,甚至一度向日本出售大量战略物资,间接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但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尤其是日本的扩张野心触及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后,美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1941 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正式将中国列为受援国,开始向中国提供大量物资援助,还通过 “驼峰航线” 克服重重困难,向中国大后方运输物资。
美国空军王牌 “飞虎队” 也来到中国,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他们凭借精湛的飞行技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保卫滇缅公路、抗击日军空袭等战斗中屡立战功。
德国,在抗战前期也曾与中国有过一段合作蜜月期。许多中国军人在德国顾问的指导下,学习先进的军事战术和训练方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军队素质。然而,随着德日关系的日益紧密,德国最终迫于压力,在 1938 年中断了与中国的军事合作。
这些国际援助,虽然背后各有各国自身的战略考量,但在客观上确实为中国抗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但必须明确的是,国际援助只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助力之一,中国人民自身的顽强抵抗、坚韧不拔才是赢得最终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不屈精神:支撑到底的民族之魂
正是凭借着这股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绝境中奋起,在苦难中坚守,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胜利,让中华民族得以在战火中浴火重生,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