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曾静萍主演的梨园戏《朱弁》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剧目)名单!



梨园戏《朱弁》‌是一部反映南宋时期历史事件的戏剧,主要讲述了新科状元朱弁,力主抗金,奉旨出战金国,不幸被俘,禁于冷山。金兀术之女雪花公主见之爱慕,求婚遭拒,结为兄妹。朱弁妻王氏,在家侍奉婆婆颜氏至孝,于战乱中弃子扶姑。朱弁被困金国十六年,兀术感其忠诚,放他回国,公主长亭送别。


图源:泉州史志


值得一提的是,“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连续4次入选该项目录制演员(剧目)名单。1988年,她凭借新编梨园戏《节妇吟》,荣获“梅花奖”,当时的她年仅25岁。44岁那年,曾静萍又以《董生与李氏》摘得第二朵“梅花”,这部作品也成为她流传最广的代表作。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

曾静萍主工梨园戏旦角,她的表演韵味醇厚,扮相“细腻迷人”,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近些年,在曾静萍的率领下,梨园戏频频走到海外,声名远扬。那么,堪称“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泉州梨园戏到底有什么魅力?


▲《陈三五娘》


“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梨园”一词,见自《唐书》。唐明皇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习于梨园,称梨园子弟。泉州的古老剧种沿袭“梨园”之名,并成为独有的剧种名称。


《王魁·对理》林红梅 玉真

梨园戏的发源地在泉州、漳州等地,其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泉州的歌舞百戏伎艺,有着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文·认真容》

梨园戏历史悠久,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梨园戏由小梨园、上路老戏、下南老戏三种戏曲艺术形式相融合而成,当时称为“泉腔”。

上路老戏为来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剧种,有很多南戏脚本,多表现忠孝节义,剧目古老,保留了浙江的南戏剧目。

“下南老戏”为本地戏,多为明代及福建本地特有剧目,有着典雅、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它的整个流派特色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堪称别具一格,剧目内容的生活气息浓郁,多有插科打诨。


“小梨园”又称戏仔、七子班,特点是其文辞典雅、曲调缠绵、表演细腻,剧目内容以生旦戏见长,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古代爱情故事。上路老戏、下南老戏与小梨园这三个流派之间都有自己专用的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十八个基本剧目)和专用曲牌,相互间不混演,可以通用的只有折子戏。


早期,这三派戏各自分班演出,后三个流派相互交流,逐渐形成了以下南腔为主的戏曲声腔——泉腔,便是如今的梨园戏。

1949年后,梨园戏获得了新生。1952年,流散于民间的艺人在政府组织下成立了晋江县大梨园实验剧团。第二年,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该团与原晋江专区文工队合并,建立起省级直属剧团“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

1957年,该剧团改名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成为全国古稀剧中的唯一剧团,被誉为“天下第一团”。从此,梨园戏以它的古雅面貌,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风采。


梨园戏,不但以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戏剧目,而赢得“活化石”的美誉。据统计,仅保留至今的47个剧目中,属于宋元南戏的,就有26种。其中,除了被古人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赵贞女》以及《朱文》《刘文龙》《郭华》《刘知远》等外,另有《韩国华》《朱寿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刘永》《尹弘义》《刘阮》《杜牧》《梁意娘》《苏盼奴》《颜臣富》等二十多个为梨园戏所独有的传本或存目。

明代时,梨园戏得到了迅速发展。《荔镜记》的诞生,标志着梨园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荔镜记》以轻喜剧的手法,描写抒情的爱情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传唱不绝。由于故事出自闽粤两地,所以《荔镜记》分别以泉、潮二地的方言、声腔演出。除此之外,《荔镜记》还被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其他剧种所移植,广受好评。


梨园戏的音乐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曲牌,仅《荔镜记》中就有七十七支曲牌,大多是南曲系统的名目。其所使用的乐器,早期的已不可考,后期则相当简约,只有“吹鼓打”及三弦二弦等。直至公办剧团的创建,才有专职乐队,增添诸多丝竹乐器,而且聘请弦管先生来参加《陈三五娘》的配曲。



福建省梨园剧团先后抢救演出了一批传统戏,又创作排演了一批新剧目,如《节妇吟》等,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的戏剧赛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2002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梨园戏与泉州南音、傀儡戏、昆曲、古琴、藏戏等十项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


以上2图源: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民间戏曲中最具盛名的“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在梨园戏传统剧目中,都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和薪传。与中国其他剧种中保留的四大南戏相比起来,梨园戏的四大南戏,更具宋元南戏的形态,自成一格。


《荆钗记》,在梨园戏上路流派中称作《王十朋》。历史上王十朋确有其人,曾任泉州太守。梨园戏《王十朋》有五折,是根据宋元残本搜集编演的,分别是《说亲》《打后母》《替嫁》《投江》《十朋猜》。有意思的是,主人公王十朋在最后一折《十朋猜》中才出现。其是梨园戏官生行的代表作,相对于昆曲《见娘》,梨园戏在表演手段上另辟蹊径,风格质朴,动作夸张,程式烙印明显,中心围绕一个“猜”字,突出梨园戏善于细腻刻画古代人物心理的长处。


《白兔记》,在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中称作《刘智远》。梨园戏的《刘智远》在“井边会”一折中,极其独特地利用丑角诙谐的插科打诨,以喜剧手段,反衬出浓厚的悲剧意味,这更见宋元南戏的古朴特色。


《拜月记》,在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中称作《蒋世隆》。在梨园戏中,该剧的情节仅进行到蒋世隆和王瑞兰夜宿旅店,由“假夫妻”而成“真夫妻”。元明版本《拜月记》,还表现旅店离别之后、家长反对、终成眷属等情节。可见梨园戏的《蒋世隆》是该剧元代以前的古南戏版本。剧中的“宿店”一折,是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传统生旦戏的杰出代表。


《杀狗记》,在梨园戏上路流派中称作《孙荣》。它没有明代刻本《杀狗记》经过文人修饰、说教式表达“兄恭友悌”的主题那种浓重痕迹,而是以朴实的笔法,表现孙荣兄弟间的恩怨离合,更具明代以前南戏的古朴形态。


梨园戏受到独具闽南特色的泉腔方言的浸润,依托宫廷雅乐南音作为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一桌二椅,简朴的舞台设置,传统的压脚鼓,配以南音的乐器,演员服饰的本色扮相,让有限的表演空间里弥漫着古典的意蕴和古雅的格调。


从此,梨园戏以它的古雅面貌,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风采。

感谢达人 @Nanslie 供稿

畅游八闽平台

cybmflxx

漳州文旅

厦门文旅

绿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时福建

ssfj2023

转载请标注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