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尾溪华丽蜕变。美兰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彩娜

又到候鸟迁徙季。“是黑脸琵鹭,‘老朋友’又回来了!”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海口下塘水鸟湿地保护小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近日监测到4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号称“鸟中大熊猫”的黑脸琵鹭同时出现,数量为近年来最高。

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物种,作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其生存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从2017年开始,黑脸琵鹭已经连续7年都来东寨港过冬,这与东寨港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

海口下塘水鸟湿地保护小区水草丰茂,是海南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每年天气转凉以后,冯尔辉每隔几天就要来这里摸查来此的候鸟种类和数量。2024年入冬以来,冯尔辉已经在这里观测到了黑脸琵鹭、草鹭、苍鹭、牛背鹭、白眉鸭等多种候鸟,它们或在水中停歇觅食,或在空中展翅飞翔,与蓝天碧海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海口市美兰区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兰样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还水于民:从“脏臭盲肠河”到“最美家乡河”

“城中到处小河沟,垂柳人家夹岸幽。每爱水边凉意满,日斜来上酒家楼。”清代张绅笔下依水而居的闲适生活,一直都是人们所向往的“诗和远方”。

漫步鸭尾溪畔,一渠清流,两岸秀色,美不胜收。晨练的老人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玩耍的孩童忙着观察飞鸟与鱼,骑行的少年展开速度、技巧和耐力的较量……人水和谐、亲水而居的美好愿景照进了现实,2020年12月,鸭尾溪荣膺海南“最美家乡河”称号。

谁能想到,这条“最美家乡河”,曾是“臭”名远播的“盲肠河”。鸭尾溪是美兰区海甸岛中部横沟河左岸的一个分支,全长2300米,呈东西向横贯海甸岛,向东和南渡江相连,西接五西路排洪沟。曾经鸭尾溪水量丰沛、水草肥美,周边建了很多鸭舍,于是渐渐有了“鸭尾寮”村庄,鸭尾溪也因此得名。然而,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与发展,两岸居民生活污水排放超出市政管网承载能力,污水溢入鸭尾溪,导致水质变差,河道淤积,水体自净能力缺失,一度是居民投诉最多的黑臭水体之一。

除臭去污,还清水于民。2016年6月,海口正式打响鸭尾溪水体治理攻坚战。“根据鸭尾溪水体质量和污染特点,结合工程目标及项目特征,葛洲坝项目公司通过摸排周边管网现状,深入调查黑臭成因,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治理方案,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补水活水、生态修复’四个方面技术路径实施鸭尾溪整治工作。”葛洲坝(海口)水环境治理投资有限公司现场运营工作人员吴敦堂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鸭尾溪水质明显改善了。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水质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一季度以来鸭尾溪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Ⅴ类标准。“从前的鸭尾溪终于回来了!”谈起鸭尾溪的变化,依水而居60余年的许益生深有感触,“就好像回到了30年前,每天都可以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对于沿岸的老百姓来说,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带来的是一份可见、可触、可感的幸福。


鸭尾溪华丽蜕变。美兰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巩固治水成果,加强水体防洪及生态安全,2019年4月,海口又启动了鸭尾溪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工程,通过修建步行道、恢复生态护岸、种植本地景观绿植及在沿岸布置休闲服务设施,进一步丰富水体生态系统,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高品质滨水公共休闲空间。2019年8月,鸭尾溪湿地生态系统工程对外开放,成了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水清岸绿景美民乐,如何常态化守护好这座湿地生态公园?美兰区对鸭尾溪采用“PPP+EPC+监管”的模式进行“标本兼治”。在完成水体治理建设任务后,作为专业的水体治理企业,鸭尾溪项目施工方还需要负责长达10余年的水体运营,即要保证在未来10余年内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政府将按季度根据水质进行考核,按考核效果付费,切实履行政府监督职责。

为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海口市以组织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构建湿地保护管理三级网络体系,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全市湿地资源。日常工作中,以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为平台建立快速反应机制,30分钟内快速受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组建巡河志愿服务队加强每日巡查,形成政府与公众共同管理的监管体系。2020年1月,鸭尾溪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获得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授予的“优秀示范工程”称号,并获批“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技术推广(海口)示范基地”。2021年11月,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和珠江水利委员会将鸭尾溪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经验。

“鸭尾溪现在环境好了,一到傍晚,人可多了,大家都喜欢来这里玩。”家住河畔的张少琳表示,鸭尾溪从“臭水沟”变成了“小花园”,已成为自己和丈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今,鸭尾溪已经成为一条碧水畅流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绿的自然生态廊道、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加速释放。

鸭尾溪并不是个例,如画般的美舍河也曾经历类似的蜕变。美舍河流经海口市龙华、琼山、美兰三个区,途经493个居民小区,16个城中村,惠及30多万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城市发展开始有污水直排进入河道,沿岸居民称其为“臭水沟”。通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美舍河现在又恢复了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并入选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

“在改造的过程中,新增市民活动广场22个、面积11911平方米,在河流沿线建设9.8公里的特色慢行道和6.6公里的亲水栈道,种植红树林2.8万平方米。”2017年8月,美舍河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海口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环境变美,美舍河治理还水于民的理念,也让沿河地区的商业价值和周边土地的增值空间得到了极大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美舍河的治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湿地奇境:“稀客”“贵客”变“常客”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烂泥,涨潮时,红树林群落会被海水淹没,或只有部分树冠露在水面。退潮后,红树林及它们根系下的淤泥完全露出来,根系的孔隙尽情地呼吸,螃蟹、弹涂鱼在淤泥与根系之间穿梭、弹跳……红树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素有“海水净化器”之称,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红树林上鸟儿飞。王聘钊/摄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冯尔辉介绍称,保护区面积3337.6公顷,红树林面积1771.08公顷,有红树植物20科36种,占全国的97%。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东寨港已有超过20亩、约2400株红榄李,在我心里,它们已经脱离了濒危状态。”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休职工王式军介绍,目前共有720多株红榄李回归自然,平均树高超过3.5米,在野外生长良好。

2016年,年满60岁的王式军退休了,但直到今天,他每天仍旧骑着电动自行车在苗圃和野外种植基地之间奔波,用心呵护着红榄李生长。红榄李培育成功,成为海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生动案例。海口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红榄李是红树林的偶见树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国热带海岸植物区系和盐碱土植物群落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每一个物种都是一座独特的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冯尔辉表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加大推进本地珍稀红树采种育苗工作,还先后成功引进澳洲白骨壤、十雄角果木、红茄苳、对叶榄李、莲叶桐等10多个红树植物品种。

红树林面积稳步增加的背后,是美兰区久久为功的探索实践。自2013年至今,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累计投入3.99亿元,共清退养殖塘5776亩,修复红树林4523亩,新增红树林4731亩。随着一个个生态修复项目的开展,东寨港的红树林面积从2013年的23670亩扩大到现在的26565亩,增加了11%,生物多样性也越来越丰富,鸟类记录从2013年的180种增加到了230种,其中就包括彩鹮、黄胸鹀、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候鸟是湿地生态质量的“监测员”。随着天气转凉,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一群群白鹭在滩涂上悠闲觅食,上百只野鸭扑哧着翅膀从水面掠过,数十只黑翅长脚鹬迈着红色“大长腿”在水中优雅踱步……大批越冬候鸟陆续飞临,在绿水青山间上演“群鸟来栖竞翱翔”的生态美景。

冯尔辉说:“2024年来东寨港保护区越冬的‘新老朋友’不少,我还在下塘湿地记录到已经5年未见的草鹭,以及14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反嘴鹬。”

夕阳西下,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成千上万只候鸟在空中变换着姿态,在天海之间组合出壮观的“鸟浪”,形成“万鸟归巢”的生态美景。

“2024年的候鸟来得比较早,10月左右就来了。通过近期监测发现,候鸟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塔市保护站站长张世卫同时也是一名林长,巡林护林、监测候鸟是他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近年来,东寨港通过退塘还湿、退塘还林等湿地保护与修复方式,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鸟类数量逐年增多,前来观鸟的人络绎不绝。保护站将继续加大巡护、监测和宣传力度,努力为候鸟过冬营造良好的环境。

“巡林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到黑翅长脚鹬、须浮鸥、大白鹭等鸟类在三江湾湿地飞舞。”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林长周经业说道。经鸟类监测统计,三江湾记录到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其最大种群数量高达200余只,还发现近2000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须浮鸥成群活动。此外,10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水雉在三江湾湿地现身,这是海口目前发现的最大水雉种群数量。

黑脸琵鹭、黑翅长脚鹬、白眉鸭、苍鹭、金鸻……看到越来越多的“老朋友”现身,冯尔辉在高兴之余,仍举着望远镜不停地观察和寻找,“期待遇到更多的‘稀客’与‘新客’”。

生态亲海:可持续发展的“北港岛实践”

持续开展滩涂底栖生物、蟹类等自然资源监测,守护生态资产;开展自然教育课堂、生态科普游戏等活动,引导游客正确探秘大海……面对客流日益增多的情况,北港岛积极倡导当地居民与市民游客做生态亲海的践行者,呼吁人们将赶海活动从“向大海索取食物”,转向更多地观察和记录有趣的海洋生物,让赶海成为一种更好地认识海洋、感受海洋的方式。


生态北港岛。王聘钊/摄

在美兰区演丰镇北港岛鲸鱼墓附近,两只黑翅鸢衔着树枝飞入一片茂密的木麻黄林。这一幕刚好被北港岛生态调查小队记录下来。“这两只黑翅鸢应该是在筑巢准备繁育后代,下次要重点关注是否有叼食进出的情况。”北港岛生态调查小队队员、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项目主任任荣霞示意记录员在表格上着重标记该情况。

北港岛紧邻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面向海,岛屿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海岛岸线长2.2公里,红树林、滩涂湿地、海草床等热带滨海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好。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生态宝库,在海口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指导下,由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等社会公益组织发起,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北港村“两委”、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青年志愿服务队等,持续在北港岛开展的滩涂底栖生物、蟹类、鸟类、海草、红树林等自然资源监测,为摸清当地的生态本底资源提供了更多科学有效的数据。

在任荣霞看来,“村民与当地生态的距离最近,他们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能更好地保护北港岛的生态。”原本捕鱼、干农活的手开始拿起望远镜、笔记本,北港岛村民陈秋玉有点紧张、兴奋。“黑卷尾1只”“绿鹭加1只”“棕背伯劳3只”……报数声此起彼伏,陈秋玉飞快地在表格上记录着。“现在上岛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自己了解家门口的鸟类、红树林等资源后,就可以更好地向外界介绍自己的家乡。”陈秋玉说。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介绍,得益于近年来北港岛实行的退塘还湿、海岸带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水鸟栖息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北港岛鸟类不断“上新”,观鸟护鸟的村民志愿者团队也持续壮大,成为保护鸟类资源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调查显示,目前北港岛有大型底栖贝类54种、短尾蟹类47种、鸟类72种、海草3种,包括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10种面临灭绝风险海草之一的贝克喜盐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小鸊鷉也多次造访北港岛,熟练新关公蟹首次在北港岛被记录……这些都彰显了这座小岛日益向好的生态环境。

基于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滨海文化,北港岛以市场化为方向,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开发设计了相应的自然教育课程、生态旅游产品、生态科普游戏、文创周边和“鲸北北”等北港特色文化IP,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冰箱贴、钥匙扣、玩偶……在位于北港岛游客中心的文创商店内,一件件以鲸鱼为原型设计的文创商品令人目不暇接,不时有游客前来选购。这是海南文化创意研究院设计团队以深海巨鲸“海公”在北港岛搁浅后被村民们救助的故事为灵感,设计开发的“鲸北北”系列IP产品。“我们希望‘鲸北北’成为北港岛新的‘守护使者’,继续讲述北港岛人敬畏自然、爱护生态的动人故事。”海南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房景峰表示。

同时,打造“发现北港岛”公众号,陆续推出“线上村史馆”“潮汐时间表”“神奇生物在北港岛”“北港影话”等生态文化科普栏目。通过持续挖掘、转化和对外输出北港岛渔村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组织和发布社区自然调查、自然观察、生态影展等活动,打造生态旅游服务的线上入口。

据统计,2024年北港岛接待游客5.2万人,同时还接待了各类研学、参观团体,北港村成功入选“海南百个特色旅游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初步成果惠及当地群众。

北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奕虎表示,“随着各界齐心参与治理,如今的北港岛生态越发良好,我们也希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大家来了还想再来。”

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公布了2024年全国20个优秀环境公共关系示范案例,北港岛“以‘生态亲海’构建‘文明渔村’”案例入选,成为海口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案例。2024年10月,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OECMs(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中国潜力案例”征集活动中,北港岛滨海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次成为入围案例。

“可持续发展的北港岛实践,让岛上的优良生态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未来将联合公益组织、科研院所持续在北港岛开展滩涂底栖生物、蟹类、鸟类、海草、红树林等自然资源监测,守护好北港岛的生态本底。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陈 波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