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均


马均(左)和种粮大户交流。


马均(左二)在查看水稻长势。

  “华西都市报2022年推出了‘粮田守望者’的策划报道,我印象特别深刻。”1月7日,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笑着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说,当时他作为开篇人物接受了采访。栏题的“守望”二字,在他看来可以解读为守护和展望,与他从事的农业十分契合。
  一入农门三十余载,马均致力于搞水稻栽培、研究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和“田秀才”“土专家”、推动乡村振兴。
  “华西都市报关注民生,我研究的水稻栽培恰好和民生息息相关,这也是一种殊途同归。”马均说,这些年他经常关注华西都市报的农业类报道,自己也多次接受过采访,作为资深读者和农业专家,他将继续坚守稻田,和华西都市报一起描绘“禾下乘凉梦”,致力于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跃过“龙门”再回“农门”


  马均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闻着稻香长大的他,对农业生产甚是了解。小时候,大人们整日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成了他童年记忆最深刻的画面。
  “虽然忙,但一年到头收成却不好,常常吃不饱饭。”那时候的马均,已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提高粮食产量?农民的种植技术如何提升?什么品种产量高?
  年少时心头一个个小小疑惑,指引着马均一步步走向了稻田。高中毕业后,跃过“龙门”的他毅然选择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决定再回“农门”,并对作物栽培产生浓厚兴趣。
  “栽培与其他学科交叉多、灵活性强,并且直接面向农民。”这也促使马均考研时选择水稻栽培研究,师从水稻栽培专家孙晓辉教授。后来,在读博时,马均成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弟子,但他依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作物栽培学上。
  那时,受杂交水稻发展影响,育种是农学研究的热门方向,作物栽培并非大势。
  “周开达院士告诉我‘良种良法’,不能光搞育种,还要搞栽培。”马均解释说,当时我国的育种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但要挖掘高产优良品种的潜力,真正面向生产,必须要靠栽培。
  上世纪90年代是作物栽培学发展的艰难时期,学科面临大量人才流失以及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最困难的时候,周开达院士还用自己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我继续作物栽培研究。”
  “从1995年开始,我的老师们都陆续退休,只剩我一个了。”马均也成为水稻作物栽培研究的“孤勇者”。
  “冷板凳”一坐就是多年,一直到2004年之后,作物栽培学科研究才逐渐受到重视,团队也愈发壮大。“现在我们的科研条件已经很好了。”马均说,如今,更雄厚的资金以及更强大的团队都让他充满了底气,守护粮食安全的道路上再没有后顾之忧。

课题在变初心却未改


  “要让老百姓吃饱吃好,还要生产高效、绿色、生态。”三十余载的田间研究,被马均用几个字清晰概括。
  马均介绍,在杂交水稻研发出来之前,四川种植的是常规稻,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密植。然而,杂交水稻问世后,其分蘖能力更强,如果延续原本的密植法,水稻产量不仅不会提高,还可能因为四川盆地弱光寡照、湿度较大等不利自然因素影响产生倒伏、病虫害等,水稻生长和产量极受限制。
  “我和团队历经十六七年,研发了壮苗稀植优化栽培技术。”马均说,这样就能通过降低种植密度,提高单株水稻产量,进而提升整体粮食产量。他算了一笔账,利用该方法每亩可增产稻谷30-120公斤、增产幅度达6%-16%,节省30%-50%种子量,省工3-6人,增收节支80-150元,实现水稻生产高产高效,受到农民推崇,并因此获得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马均和团队还研发了“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比常规栽培增产15%-40%,每亩增收节支70-200元,节水20%-40%。
  研究课题在变,“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初心始终未改。如今,解决了吃饱吃好的问题,马均将粮食生产的重点放在了优质、高效、绿色、生态上。“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要做到多目标平衡。”这也是他认为目前农业生产的难点。

培养众多“土专家”“田秀才”


  技术要从实验室走向田野,打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一块合适的试验示范田很重要。
  20多年前,马均来到眉山市太和镇永丰村,发现这里土地平整且连片,非常适合开展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就是这里。”带着一身技术,揣着一颗“粮”心,他将课堂搬进了田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然而,村里来了个科研团队,要教拥有丰富耕种经验的农民们种粮,这并不是件容易事。“刚开始村民们不太能接受,这也能理解,他们靠土地吃饭,面对新技术必须谨慎。”
  “才施这么点肥,得不得影响产量哟?”“这些机器那么贵,到底有好大作用嘛?”质疑声不绝于耳,但这并未难倒马均,他开始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知识传授,让村民们实际感受新技术的不同。从那以后,他几乎扎根在了田野里,尤其是重要农事节点,在田里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确保农民有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村民们都笑我,说我不像个大学教授,就是个地道的农民。”马均笑着说。慢慢地,新技术在当地逐步推开,村民们享受到了高产高效带来的回报,再无质疑。“现在我和很多种粮大户都处成朋友了,他们还经常邀请我去家里吃饭。”
  如今,永丰片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已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烘”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当好“粮田守望者”


  “我就是‘粮田守望者’,闲不住。”马均说,他的计划本早已塞得满满当当:优化“水培耦合节水节肥技术”、突破作物高产高效与固碳减排、在丘陵地区解决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探索水稻多种生态模式……“忙碌”,似乎从与农业结缘开始,便成了他的主题词。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一代代农业人的使命。”马均表示,他和所有农业工作者一样,有个“禾下乘凉梦”,自己仍将继续坚守稻田,和华西都市报一起描绘这个美好的梦境。这片充满着希望的“天府粮仓”,也正等待着更多人来装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马均,1963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兼作物栽培耕作、生理专业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成都市人大代表,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马均(左)和种粮大户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