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型炮的弹道学和炮管的内部结构与1900年型炮并无不同。1902年型炮管与1900年型炮管的区别仅在于缺少了炮耳和炮耳环。炮管通过槽形导轨和两个导向卡口与炮架连接。
我尝试更清楚地解释一下。炮管有相同的30倍口径、相同的内部弹道、类似(但经过改进)的活塞式闭锁机构,并具有二段开启/关闭的功能。
它确实有不同的连接方式。炮管没有炮耳,而是采用了槽形导轨,通过这些导轨与炮架上的特定凸起部分连接。炮管像是“躺”在炮架上,炮架的形状像管子,而炮架本身则通过炮耳连接到底座上。在垂直瞄准时,炮管会和炮架一起“摇动”。炮架内安装了弹簧,弹簧内部放置了液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的一端连接到炮架,另一端连接到炮管尾部的凸起部分,什罗科拉德(A.B. Широкорад)称之为“槽形导轨”。
在射击时,炮管沿着固定的炮架移动,“槽形导轨”拉动了缓冲器的活塞,安装在炮架内的弹簧被压缩,射击后将炮管恢复到原位。我将尝试用1988年《青年技术》杂志中的插图来说明。
最初的火炮没有盾牌(盾牌是在俄日战争期间才出现的)。马队和步兵炮兵的火炮区别在于,最初(在盾牌出现之前)步兵炮兵有座位供炮兵使用。
马队炮兵则是骑马作业。后来,区别只在于火炮数量(步兵炮兵为8门,马队炮兵为6门)。从1913年起,开始生产长度缩短至27倍口径并且轻便化的火炮,专门用于马队炮兵。
1908年11月22日,火炮采用了新的统一发射药和1908年型炮弹。炮弹重6.5公斤,含有820克的三硝基甲苯(TNT)。接下来的一项创新是使用了具有34秒引信的榴弹,这使得射程达到8公里。
1915年,施奈德公司向俄罗斯帝国提供了具有类似参数的火炮。该火炮在法国军队中被称为75毫米野战炮Canon de 75-mm de Campagne Schneider A Grand Cham de Tir Typ P.D. 15【施奈德75毫米野战炮大射程型P.D. 15型”】,而向俄罗斯提供的版本则是按标准的俄罗斯76.2毫米x 385R口径来设计。该火炮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液压气动式制退器,但最终没有进行供应。问题不在于革命,而是俄罗斯帝国没有决定重新调整生产。
1902年型火炮的现代化工作开始于1926年(尽管客观而言,这种火炮的设计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潜力)。这门火炮的设计已经达到了极限。提高火炮性能的唯一方法是使用更高强度的钢材(在最初的设计中,该火炮尽量减少使用合金钢和高强度钢材)。
客观来说,现代化这款火炮的意义微乎其微。对于76毫米的师级火炮来说,炮弹明显过于薄弱(但遗憾的是,这一认识来得太晚)。虽然有许多现代化方案被提出,但最终只有“76毫米师级火炮1902/30年型”(GAU编号 — 52-П-354В)进入了生产。该“现代化”的主要区别包括:炮管长度为40倍口径(因此,初速提高到662米/秒);安装了更坚硬的制退器弹簧;增加了悬挂系统,方便使用汽车运输;提高了仰角,从16°增加到27°;安装了更先进的瞄准具;为了减轻负担,部分型号安装了炮口制退器。
在位于哈梅恩林纳市的“芬兰”版本火炮博物馆中,火炮没有安装炮口制退器。
1935年,这门火炮出现了新的穿甲弹,重量为6.3公斤,使得M1930型火炮能够在500米距离、与目标垂直角度为30度的情况下穿透56毫米厚的装甲,并在1000米距离下,以相同的角度穿透49毫米厚的装甲。
接下来的现代化发生在1933年:炮管被延长至50倍口径,并将其安装在1910/30年型122毫米榴弹炮的底座上,结果看起来非常不协调,因此该火炮仅小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