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中北大学又有了“红科技”,“金属风暴”射速达到45万发每分钟。按照理论计算,可以拦截七马赫的超高声速导弹,的确“金属风暴”概念出现以后,国外有很多构型,包括用不同力量发射的各种弹丸,以弹幕形式超级密集的向目标发动打击行动,无差别的拦截各种武器装备。
实际上“金属风暴”从之前的原理样机,到中国加入实战装备,到中北大学的超高密度,这个历程很艰难。但是最后两步,我感觉我们国家做的特别好,特别是前一段时间,现代兵器把我们的“金属风暴”样车已经公开露面,特别是奇怪的发射管通过车载机动发射,对各类目标高密度的弹幕拦截,达到史上最强、史上最高。
如果作为近程防御系统的使用,可以在末段进行对各类目标的高效拦截,那么现在中北大学又把密度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45万发每分钟。你想想之前,我们无论是各种密集阵系统,各种近程防御系统都是万发炮,万发炮跟45万发相比,现在差了45倍。这种高密度的拦截如果今后再向上进一步扩展增大威力、增大射程,这种高密度的弹幕可以把任何目标打成筛子。
现在看如果通过每分钟45万发的拦截,有人说太近,比如说就几公里,但是如果今后把这种装备放到平台上,比如放在拦截弹的相关装置,放在末段拦截,这样它对于目标的打击效果可以在远距离进行,拦截如果通过运载平台的距离,通过弹幕距离就可以把弹幕在不同位置展开。总的感觉45万发每分钟这是一个超高的数字,通过力量创新、通过能力创新、通过原理创新、通过概念创新,我们就可以把近程拦截做的风雨不透。
目前全球拦无人机,拦弹道导弹办法不多,特别是对低慢小无人机的拦截行动,到现在莫衷一是,只能用不同导弹组合,不同口径武器组合,形成高密度然后进行拦截,现在看无人机是越做越小,越来越灵活,雷达反射面积,光学反射特征,包括其他的一些要素全部在降低。所以发现难、预警难、拦截难,“三难”依然是对低慢小目标的一种难度。
如果有了“金属风暴”可以在近距离对各种目标进行低门槛、零门槛无差别的击落,这样所形成的拦截效果,将会把反无人机问题的难题迎刃而解。同时对弹道导弹的拦截也会有新方法新思路,这种接近物理极限的硬杀伤,能够为我们近程防御系统,包括防空反导体系带来新的突破,带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