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概念层出不穷的年代,特别是在新技术、新媒介的领域尤其如此。新概念带来新的观念与想象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但如果不加反思地使用新概念,则可能带来对其所表征的新形势、新动向的判断错误,进而导致应对方式的错误。
在这一意义上,对一些在网络时代文艺生产与传播中出现的新概念进行辨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碎片化、视觉冲击力、技术赋能都是当前文化场中被反复提及的重要概念,厘清其内涵对于理解网络时代文艺的新特质与传播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碎片化:到底是什么“碎”了?
“碎片化”一词最早在国内引起普遍关注,始于对国人阅读时长变短的焦虑,因而在实际使用中,“碎片化”常常被简单等同于作品长度缩短或单次阅读/观看时长缩短,其典型例证是长视频播放量的相对降低与短视频的兴起。
但反例同样存在:当下流行的网络文学,是一种作品体量远大于严肃文学的叙事形式,一部男频网络小说的长度通常在三四百万字左右,而纸媒长篇小说的体量通常不到它的十分之一;类似的,将近两年快速崛起的微短剧,虽然单集时长通常只有几分钟,但观众往往会一次性看完整部剧,其总时长也能与一部电影大体相当,在这个意义上,它并不“短”,观众的单次观看时长同样不短。
网文《凡人修仙传》
与其说网络文学和微短剧在作品长度/单次消费时长意义上是“碎片化”的,不如说它们的共性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叙事节奏变快,也即单位时间内信息密度增加。
其二,由于受众接受新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单位时间内信息密度增加的前提下,就必须改变信息配比,使已知信息占比增大,以保证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新信息总量不变。
网络文学和微短剧之所以倚重于高度成熟的类型叙事,就是因为对于这一类型的受众而言,作品中所有符合类型套路的内容都是已知信息,受众只须关注作品中变动的部分,即可理解作品,这就在新信息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加快了叙事节奏。这种变化主要是技术变革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结果。
综上所述,“碎片化”不是作品长度缩短,也不是专注时长的缩短。但“碎片化”也并非一个伪问题。
“碎片化”这一概念是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被提出的,它最终指向的是信息接入系统的破碎。人类接受和理解新信息的过程,是将信息置入自己本有的知识系统,使之获得一个有效位置,并由此与其他既有信息相互关联的过程。在这一意义上,接入信息的知识系统至关重要。
在大众文艺时代,信息等级秩序是公共的,因而大众的知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共通的,按照共通的知识系统提供新信息,受众就可以无须转化而直接接受。但随着媒介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从大众文艺的时代走向分众文艺的时代,这带来网民的知识水平、常识系统差异的扩大。当公共性的信息接入系统缺位,受众就必须重新拆分、组合新信息,才能将它接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而理解它。这对受众的认知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使信息在这一转接过程中的扭曲和缺损变得不可控。
例如,许多今天的读者会按照阅读宅斗小说或言情小说的模式,对《红楼梦》进行极端简化的理解,这便是因为宅斗小说/言情小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接入系统,而以更贴近文本本身及其历史语境的方式理解《红楼梦》的路径和方法却没能有效普及。
在这一意义上,经典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其根本目的不是碎片化的知识传播,而是再造常识系统,重新赋予人们理解、鉴赏经典文化的能力。
视觉冲击力:故事还重要吗?
技术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人们的视觉感知和审美偏好的变化,这就是视听时代的文化转型。一方面,屏显技术、流媒体与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清显示成为常态;另一方面,CG特效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低沉本、高效率地营造超现实的宏大世界。
这两个方面带来的视觉审美偏好变化,可概括为“宇宙浪漫”与“精致日常”。
“宇宙浪漫”即以超现实的宏大场景,勾勒崇高与宏大、超人与非人的视觉形象,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震撼。视觉奇观带来了叙事想象力的更新换代,千姿百态的幻想异世界,如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平行世界,在文艺的天地中群星闪耀。
《流浪地球》剧照
“精致日常”则是依托后工业时代的高水平生产能力,实现对生活世界的精细化掌控,营造充满秩序感的精致生活。
以发布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的精修照片为例,无论是在热门打卡地按照经典构图拍照,通过修图软件消除照片中的路人、皮肤上的瑕疵,还是以调色滤镜保证照片配色协调,都是在排除拍照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偶然性因素,使得一幅照片中的各个部分和谐、统一。
“宇宙浪漫”与“精致日常”的结合,会带来充满秩序感的宇宙图景,控制论式的世界想象,如同编程或数学计算般条理井然的幻想世界构筑模式——而这些新的特质,无一例外地并不止于视听层面,而要在叙事层面得到呈现。
在视觉冲击力如此夺人眼球的时代,叙事/故事还重要吗?以下两个案例可以从不同维度说明这一问题:
其一,好莱坞特效大片可谓当下视觉奇观的典型代表,大银幕特效场景所能提供的视觉冲击力是吸引很多观众进入电影院的重要原因。但“哈利·波特”系列、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等IP,之所以能在全球IP价值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主要靠的并非票房收入,而是周边衍生产品收入。
有意愿购买周边衍生品的,一定是该IP的深度爱好者,他们常常会对作品中的人物与人物关系、世界观细节等内容津津乐道,并为之创作同人作品。这意味着,视觉奇观只是入场券,世界、人物、情感、情节等叙事性要素,才是作品持续性吸引受众的动力之源。
哈利·波特主题乐园(视觉中国)
其二,微短剧是特效大片的反面,它以极低的成本完成一种粗糙但精确的视听叙事。“粗糙”的视听呈现很难构成视觉冲击力;而对网络文学成熟套路的“精确”化用,则使微短剧能够在反转不断的快节奏叙事中,确保每一个情节转折都直击观众“爽点”。
微短剧在视觉冲击力之外找到了另一种吸引观众的手段,而这种手段就是对类型叙事的娴熟操演。
从对这两种叙事文艺类型的考察中可以发现,在当前文艺领域,视觉冲击力确实是一个吸引受众的重要“加分项”,但叙事依然是“绝对值”。只不过叙事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有效的叙事与无效的叙事需要重新界分。
技术赋能:新技术就等于吸引力吗?
当前时代是一个新的媒介技术迅速商用化、民用化的时代,这导致了一种艺术创作中的技术迷信,似乎只要运用了前沿技术,就会创作出时尚的作品,新技术天然等同于新的吸引力。
以博物馆建设为例,一些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中从追求声光电到追求虚拟现实沉浸体验,再到追求人工智能讲解,但吸引力真的得到了有效提升吗?从实际情况来看似乎未必如此。
Teamlab展览现场
那么在文艺创作与传播领域,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呢?
最传统、最经典或许也最重要的答案是:技术服务于表达。最核心的问题不是什么技术最“酷炫”“新奇”,而是什么技术能够最有效地服务于作品主题的凸显、内涵的深化与传达。具体到数码时代的文艺创作,技术的更大魅力或许在于,技术是一种想象力,或者说技术带来文艺想象力的更新迭代。
进言之,在文艺创作的领域,人们对技术的“新”与“旧”的感知实际上主要不取决于技术实例,而取决于技术逻辑。成熟的技术在新的技术逻辑下使用,会让人感到“新”,而前沿技术在传统技术逻辑下使用,则反而有可能抵消这种新鲜感,显得陈旧。
比如,衬线字体是一种更适用于纸媒印刷的字体,而无衬线字体则更适用于数码屏显。在今天的纸制印刷海报、书籍封面设计中使用无衬线字体,也会增加时尚感、科技感,而在屏显信息中使用衬线字体则可能带来复古、典雅的装饰效果。
结语
碎片化、视觉冲击力与技术赋能确实都是网络时代的有效概念,也指向当前文艺生成中的真问题。因此,对这样一些概念的辨析与讨论将不仅仅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同时还是生产性的,可以帮助今人理解我们的时代,理解网络空间中的文艺与文化现象,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指导文艺创作、传播与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