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行,行行出状元”

在四川,有这样一位大妈,她凭借着一根平平无奇的绣花针竟吸金800万元。

甚至于她还被爱马仕,星巴克等等的国际大牌抢着合作,在60岁的年纪走上了人生巅峰。

那么为什么一个到了退休年纪的大妈会被国际大牌抢着合作呢?而她又如何凭借着一根平平无奇的绣花针走上人生巅峰的呢?

01

藏羌织绣走出国门



杨华珍在开始挑花刺绣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想到她会成为国际大牌的抢手设计师。

其实早在2014年的时候,日本化妆品牌植村秀第一次发现了她的潜力。

当时的植村秀被杨华珍独特的手艺所吸引,决定推出两款限量版产品,并且让杨华珍负责为产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外衣”。



在杨华珍接到了这个邀请之后,详细的询问了关于这两款产品的特征,之后便立即展开了她的创作。

她给一款产品绘制了具有羌族茶花娇艳绽放的图案,并为另一款产品设计了一根藤蔓上挂着8种植物形象的“嫁衣”,象征着“三生万物”。



杨华珍也用绚丽的色彩以及特殊的寓意成功打动了植村秀全球创意艺术总监的心。

这一次的合作让杨华珍得到了20万的授权费以及80万的提成费,也让她瞬间成为了百万富翁。



随着这一次创作的大获成功,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对于中国民族文化之美的关注。

在2015年,星巴克就曾邀请杨华珍为自己的品牌设计。



在2019年,荷兰梵高博物馆在香港的授权展上十分欣赏杨华珍所创作的作品《五十六朵花》,并且还将这幅作品印制在了文创品上展出。

而在2020年初,爱马仕品牌代理商看中了杨华珍的5米刺绣长卷《莲花化生图》和羌绣绣品《十二月花》。



或许正是因为这两幅作品的繁复华丽的特征与爱马仕的丝巾风格颇为契合,所以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杨华珍与包括爱马仕、星巴克在内的多家国际品牌进行了合作,一共带来了800多万元的收益。



当杨华珍被各大品牌邀请合作时,令许多人都感到十分的震惊。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之中,能够与国际大牌合作的设计师都是时尚圈里的精英。

可是杨华珍却是一位年过60的普通妇人。



可正是这位四川的大妈,用她的绣花针,一针一针的刺出了一幅幅惊艳的作品,也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那么在杨华珍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02

心灵手巧的“四川大妈”



杨华珍,一个出生在四川省阿坝州的普通女孩,她成长在一个七口之家。

或许是因为家里兄弟姐妹的众多,导致了杨华珍的家境比较贫困。

可是也正是在阿坝州这片土地上,杨华珍接触到了藏,羌两个民族特有的织绣技艺,而这也成为她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杨华珍的母亲是织绣的一位传承人,当时织绣主要用于制作家人的衣物。

在杨华珍小的时候,她就十分羡慕的看着同学手中的布娃娃,渴望自己也能够拥有一个。

可是由于家庭条件的拮据,拥有布娃娃的这个愿望杨华珍一直都没有能够实现。



不过,正是因为这个没有能够实现的心愿,却激发了杨华珍对于针线的兴趣。

在八岁那年,她第一次拿起了针线,亲手为自己缝制了一个可爱的布娃娃。

虽然这个举动最后遭到了妈妈的责怪,但这个小小的布娃娃却在杨华珍的心里面埋下了一颗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华珍也逐渐展现出了自己在针线方面的天赋。在十二岁的时候,她为自己制作了一双鞋,虽然看起来不够美观,但却赢得了大人们的夸赞。

这也让杨华珍的母亲看到了女儿的潜力,于是她决定将藏羌织绣的技艺传授给了她。



杨华珍是一个天生具有绣艺天赋的人,她拥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熟记各种绣艺的式样,并将它们纳入自己的技艺之中。

由于家里条件有限,杨华珍主动放弃了上学的机会,选择专注于学习绣技,并帮助母亲为家中的兄弟姐妹们做衣服。

为了补贴家用,她还会将自己绣制的花样布拿到集市上出售。



在村里有姑娘们出嫁的时候,大家总会来找杨华珍帮忙,因为她的绣艺十分的精湛,能够为新娘们打造出华丽的嫁衣。

可是,年轻时候的杨华珍并没有意识到织绣能够为自己带来财富。她觉得这只是一种传统手艺,并不足以支撑日常生活中的开销。



于是,长大之后的杨华珍决定走出村寨,接触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最终,她来到阿坝日报社做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之中,杨华珍一边学习记者专业工作,一边探索摄影。



尽管她离开了村寨,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所掌握的刺绣技艺。她不断搜集相关信息,思考着未来刺绣的发展方向。

可是在这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杨华珍选择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刺绣上面。

03

放弃记者拿起绣花针



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杨华珍作为记者奔赴抗灾前线,亲眼目睹了这场天灾的惨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其他省份对家乡的支援,杨华珍心里面十分的触动,她也想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



在灾后的重建过程中,杨华珍看到许多人面临生计问题,于是在经过了几天的考虑过后,杨华珍决定建立一个公益织绣协会,教授更多人学习刺绣。

有了想法之后的杨华珍聚集了一群没有体力劳动能力的人,每天教他们刺绣技巧和设计,逐渐普及了藏羌刺绣,并解决了当地一些人的生计问题。



在这个由杨华珍牵头组建起来的公益组织中,成员们彼此之间就像是家人一般,相互扶持、相互关爱。

在灾难中,许多失去亲人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在这个公益组织中,成员们一边学习织绣技艺,一边积极地进行着灾后自救工作。

同年8月份,杨华珍用自己的积蓄租下了一间简朴的小屋,购置了一些绣线和织布材料,满心期待地准备在成都这个城市找到新机会和市场。



然而,现实往往残酷。尽管杨华珍和那些老姐姐们的绣技术娴熟无比,但要让这些绣品在市场上畅销,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连续半年的时间里,她们虽然十分的辛苦劳作,但是却没有一件绣品售出去。



杨华珍不忍看到自己同伴们辛苦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于是她决定将自己的积蓄作为工资发给她们。

一直到2009年,杨华珍成立藏羌绣苑,正式的入驻成都市文殊坊非遗手工技艺主题街区,她们这才有了一个固定的销售平台。



在这之后,一位法国酒店老板在文殊院偶然发现了她们的绣品,对此也十分的欣赏。

于是这位来自法国的老板便委托她们制作一批桌布、桌旗、床罩等用品。

随着“藏羌绣”的知名度逐渐扩大,销路的问题也已经不再困扰着杨华珍。



而这个时候的杨华珍却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一民族的传统工艺与时尚相结合,打开年轻人的市场。

杨华珍在再三考虑之后,觉得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制作出一些实用性强的产品。



比如,设计方便携带的绣片,配合合适的包装,这样就可以吸引到年轻女孩们的喜爱。

除此之外,她还设计了香囊、手机挂件、小手袋等小物品,以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在这之后的杨华珍又开始着手制作古色古香的屏风,计划在酒店等场所展示。

这些想法,不仅展现了她对传统工艺的尊重,更展示了她对时尚潮流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

04

传承藏羌织绣文化



杨华珍的家乡阿坝,位于川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藏族和羌族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民族。

相信大家都知道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各具特色,无论是在生活习俗方面还是服饰风格都与汉族有所不同。



特别是藏族同胞们,他们的穿着打扮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并且他们的很多衣服也都是由自己织制而成。

杨华珍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民族特色的地方长大的,她在这里接受了藏羌织绣的传统教育,深深感受到了这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然而,要将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其实也并不容易。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远离了这一传统工艺,导致藏羌织绣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杨华珍清楚的知道传统文化的珍贵,于是她决心要将藏羌织绣的文化传承下去。



在杨华珍的带领下,藏羌刺绣这一古老的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实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好自己的传统文化。

而杨华珍的经历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史,激励着更多的人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人民网:《杨华珍为藏羌文化绣出一条花路》
环球人物杂志:《靠一根针“吸金”800万,被爱马仕看上的网红大妈,60岁开启人生巅峰》
新华网:《“宝藏孃孃”闯出别样非遗传承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