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只名为 Moo Deng 的泰国倭河马一夜爆红,被各大网站纷纷报道,国内外网友们更是在社交媒体疯狂转发这只赛博爱宠。



表情魔性的 Moo Deng

Moo Deng 出生于 2024 年 7 月,名字在泰语中的意思是“猪肉丸子”或是“弹跳猪”。



站在饭盆里的网红 | 来源:YouTube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一个直白又自带笑点的名字,完美形容了它滑溜溜水晶晶圆滚滚 Q 弹弹的外表,它还收获了“炖肘子”“便携式煤气罐子”“无毛版卡皮巴拉”等各种昵称。

除了外形憨萌,名字招笑外,它还总是摆出一副气鼓鼓或是无比惊恐的表情,成为了“行走的表情包”。



惊恐的猪肉丸子 | 来源:bing

倭河马=缩小版的河马?

倭河马(Choeropsis liberiensis) 又称侏儒河马,它可不是缩小版的河马(Hippopotamus amphibius),它俩是河马科仅剩的两属两种,可以算作远亲的关系。

成年河马在体型上完全碾压成年倭河马,前者平均体重可达 1~2 吨,人工圈养的河马甚至能超过 3 吨,而后者体重约 200 公斤,体长也仅有 1.5 米左右,肩高也不过 0.8 米。



河马,世界第三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喜欢群居生活 来源:wiki



倭河马,更喜欢单独活动或者两两相伴 来源:wiki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肉丸的背景板——一直在进食的她的妈妈,身材也不是很“伟岸”。

此外,河马和倭河马的脚趾也略有差异,倭河马脚趾之间连接的皮肤少(蹼比较窄小)、脚趾分得比较开,这样的结构适合在泥泞的雨林中行走,而河马则更喜欢一直待在水里。不过倭河马也是会游泳的,它们和河马一样,也是在水底跑步,而不是真正的游泳。

倭河马是夜行性动物,它们白天一般都隐藏在水中的巢穴里,晚上才会上岸来觅食,因此,要在野外追踪和研究倭河马非常困难,人们对倭河马的了解主要来自于世界各地动物园的饲养种群。

而在野外,倭河马仅分布于西非的热带雨林与沼泽中。近年来,由于它们生活的家园几乎因人类的砍伐、采金等活动毁灭殆尽,加之一些不法分子的偷猎宰杀,它们数量变得非常稀少,科学家估计现存野生倭河马的数量只有 2000~3000 头,已被 IUCN 列为濒危物种



人类啊,你忍心让我这样的小可爱消失吗 | 来源:YouTube

无毛版“卡皮巴拉”?

有很多脸盲的朋友把肉丸看成小猪也就算了,毕竟它和小猪一样都是圆滚滚的,但是有不少重度脸盲患者们还把它看成了“卡皮巴拉”水豚。

但它们除了憨萌的气质比较相似以外,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

1

皮肤

卡皮巴拉身上毛茸茸的,而倭河马则是浑身光溜溜的。倭河马的皮肤十分敏感,离开水就容易干裂,所以需要泡在水里来保持皮肤的 Q 弹,它们的皮肤下面还有特殊的腺体,可以分泌出一种特殊粘液,具有保湿、防晒以及抗菌作用。

2

牙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卡皮巴拉的门齿非常规整,而倭河马的牙齿有种“犬牙交错”的美。

作为同款顶流萌物,若是真要找找倭河马和卡皮巴拉的相似之处,那还是有的。比如它们都是半水栖的植食动物,都有扑闪扑闪、无比灵活的小耳朵,可可爱爱的大扁脚爪子,不过倭河马前后都是 4 个脚趾,而水豚则是前肢有 4 个脚趾,后肢有 3 个脚趾。



水豚动耳朵 | 来源:见水印



倭河马动耳朵

为什么很多动物名字里面带有倭字?

其实倭字辈的动物还有不少,比如有黑猩猩就有倭黑猩猩、有犰狳就有倭犰狳,简直就像是共轭般的存在!只要是比带点亲缘关系的同伴身材矮小一点,就会被叫做倭某某。

为什么这么多动物的名字里都带有“倭”字呢?这其实是一个翻译的问题,倭河马英文名是 pygmy hippo,倭黑猩猩的英文名是 bonabo,或者称为 pygmy chimpanzee。

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有 pygmy 这个词。pygmy 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原来是古希腊的长度量度单位,大约是从手肘到手指关节的距离。

人类当中也有俾格米人(pygmy peoples),指的是中非地区平均身高较低的部族,后来在人类学中,泛指平均身高异常矮小的族群。

当然,pygmy 在中文中被翻译为倭之外,有时也会被翻译为侏儒的侏,也能表达相同的意思,形容矮小,比如侏食蚁兽 pygmy anteater,这些带有“倭”或“侏”字的动物真是又迷你又可爱。

策划制作

来源丨上海自然博物馆

作者丨短面熊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