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登盛(右二)和同事们下乡途中休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月6日,马登盛驱车前往海南藏族自治州,对接牛羊肉加工企业,帮助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江多村的群众销售牛羊肉。

驻村7年来,马登盛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用热情工作,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从牧民群众眼中的“过客”,变成了亲人。

江多村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全村牧户102户,共334人,牧民居住分散,户与户距离近则五六公里,远则50多公里。

工作从何入手,群众会不会配合……到玛多县任驻村干部,马登盛内心忐忑。到村的第一晚,他出现高原反应,心里想着工作如何开展,整夜辗转难眠。

决定先从了解当地情况入手后,马登盛迅速调整状态,通过联点、驻村干部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和困难群众情况,同时开展入户走访。

去一次不行,就去第二次。没有路就骑马,实在不行就坐着牧民的摩托车进山入户走访。两个多月,他对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致富能手、党员、村干部入户走访238次,很快了解到村里的基本情况和需求。

在走访中发现江多村的党团活动缺乏办公设施,房屋急需扩建的情况后,马登盛向帮扶单位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申请资金30万元,用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驻村工作要暖人心,马登盛这样想也这样做。一年冬天,突降大雪,有些牧民储备了家畜饲料,但没来得及储备口粮。得知情况,马登盛和村镇干部驱车挨家挨户送补给。

“有的地方雪没过膝盖,牧民听说来送粮,跑到路边等我们。到牧民家里了解情况后,我们再到下一家,一天只能走两三户人家。”马登盛说。

2019年,牧民格日措突发疾病,需要送到西宁治疗,病人家属给马登盛打电话求助。听着群众焦急的声音,他安排两名驻村干部驱车500公里,赶到牧民身边,多方协调帮助格日措得到及时治疗。

江多村畜牧业发展有良好优势,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共商共议,因地制宜,以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为突破口,改变粗放经营和靠天养畜的方式,推行草场流转,村两委和致富能手示范引领,构建“党支部+合作社+经济实体+牧户”的经营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2023年,牛羊出栏时,马登盛到处找销售渠道,只要有订单意向,他就积极争取。2023年,合作社卖出去95万余元的牛羊肉,其中72.2万元用于村民分红,其余作为合作社储备金,用于购买牛羊等支出。2024年,合作社的总收入达150万元。

牛羊出栏价格总会遇到上下浮动,为了提高售价,马登盛对接派出单位,申请百万元项目,购买冷链车,建设冷库、分割车间、饲草库房,以保障肉价平稳。“这些设施建成后,每年能节省十多万元成本。”马登盛介绍。

倾力帮助,马登盛和群众越走越近,越相处越亲。群众沙吉因身体原因干不了重活,马登盛帮他联系工作,在家门口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加家庭收入。有一天,沙吉找他办事,得知马登盛因高血压正在住院,急忙打电话问候,那一刻马登盛心里暖暖的。

马登盛即将退休,他说,要一直干到退休那一天,因为那片土地给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记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