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太行山深处响起一声清脆的枪声,一名犯人应声倒地。令人意外的是,这名犯人不是国民党反动分子,而是聂荣臻手下的一员猛将,冀中军区参谋长黄寿发。

全国解放大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毛主席为何要在用人之际,坚决下令将这位高级干部处决?

黄寿发出生于福建新泉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开始跟着父母帮地主家干活。尽管全家人日夜操劳,但总少不了遭受地主的打骂。年幼的黄寿发虽有心反抗,但当时的他却并没有反抗的实力。

这样的苦日子一直过到1929年,红军的到来让黄寿发一家彻底摆脱了地主剥削。刚满18岁的黄寿发受到革命思想的鼓舞,拉着两名同乡一起参加了红军,这两名同乡一个叫杨成武,一个叫罗元发。



由于打起仗来总是冲锋在前,黄寿发很快就从士兵晋升到了团长。在后来中央苏区数次反“围剿”战斗中,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道路上,都能看到黄寿发的身影。

抗战全面爆发后,黄寿发任115师独立团营长,独立团扩编为第一师后,黄寿发升任团长一职。晋察冀敌后根据地成立后,杨成武担任司令员,黄寿发担任参谋长,两名好友并肩作战,指挥过不少著名战斗。

1939年黄寿发指挥作战击毙日军名将阿部规秀,令他在军中名声大振。也就是在同一年,黄寿发经人介绍,与军区电台报务员何茵结为夫妻。

1946年,冀中军区领导班子改组,黄寿发被任命为参谋长。结果黄寿发第一天报到,就对新上任的司令员孙毅说,自己不想当参谋长。孙毅劝他既然上级已经决定,就踏踏实实留下来干,没想到黄寿发直接找老领导给孙毅写了个条子,建议打仗的时候就让黄寿发去打,并且分管后勤工作。



孙毅对于这样的安排自然没意见。之后每逢军区有战斗任务,孙毅都派黄寿发去执行,每次都能大获全胜。孙毅对这样的结果也很高兴,说以后打仗的事情可以不用向他请示,让黄寿发直接向聂荣臻司令员汇报。

孙毅和军区党委的信任,让黄寿发干劲十足,对地斗争很快打开了新的局面。然而黄寿发随着战场上的功劳增多,整个人也开始变得不可一世。

当时黄寿发家里雇佣了一个年轻保姆,方便照顾已经怀孕的何茵。结果黄寿发见小保姆长得漂亮,两人居然产生了爱恋之情。有一次何茵无意中撞破了两人的“好事”,扬言要去军区告发,黄寿发情急之下掏枪将妻子打死,还伪造了一个自杀现场。

但终究纸包不住火,保卫部门很快查出了真相,将黄寿发抓捕归案。但关于如何处理黄寿发,组织上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关键点就在于黄寿发很擅长打仗,于是就有人提出让他上前线戴罪立功。



由于意见不统一,这件事一直拖了近一年的时间。后来聂荣臻将此事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批示必须处决黄寿发,这件事的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坏,不能原谅。

很快,晋察冀军区军法处对黄寿发进行了公审,判决处以黄寿发死刑。

毛主席在用人之际的这一决定,在全党全军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其实在国民党内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是张灵甫杀妻事件,只不过因为张灵甫军功卓著,国民党又是用人之际,张灵甫丝毫没有受到这件事影响。

这就是国共两党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共产党军队最终取得胜利,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本原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