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1月7日9时5分发生6.8级地震,县城及周边震感十分明显,震中附近有不少房屋倒塌。
今日下午,西藏日喀则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通报,经初步排查,截至15时,定日县6.8级地震已造成95人遇难,130人受伤。目前救援工作正紧张进行中。
图片来自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
本次地震发生时已经进入冬季,从天气预报可以看出,定日县地区的最低气温低至-14℃,近几天气温还在不断下降。灾害碰上持续低温环境,若未及时采取保暖措施,被困者和获救者都将面临严重的失温风险,而援救者和建设者也要面对寒冷的问题。接下来,咱们就从服装的角度,来聊聊救灾过程中的保温和防护的问题。
灾区群众要保暖
在缺少供暖设施、灾区保暖物资有限的灾区,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防止灾区群众发生低温冻伤与失温风险。尤其地震灾害往往会导致房屋倒塌,在极低温条件下,灾区群众如何维持基本保暖需求更是成为一大难题。
图片截自新华社视频
其中,防寒服装作为人体与外界严寒环境的屏障,可降低低温环境带给人体的伤害。防寒服装的保暖性取决于服装面料、填充材料的保暖性能以及服装的尺寸与搭配。像2023年12月,甘肃积石山地震的救灾过程中,很多单位及个人捐赠了大量各种衣物,都派上了用场,温暖了灾区群众的身心。
其中,防寒服装的保暖材料可分为主动保暖材料和被动保暖材料,主动保暖材料是指可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温的材料,或是通过外加发热装置可实现主动产热的材料,如:相变材料、充气材料、电加热材料等;常见的被动保暖材料为羽绒、丝绵、棉絮、羊毛等,通过增加填充材料的使用量,可有效阻隔外界寒冷环境,实现保暖御寒的目的。
此外,由于灾区时有大风雨雪影响,防寒服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保暖性能,还需具有良好的防风性和防水性,以减少人体热量散失。
灾区物资有限,灾区群众穿上羽绒服、棉服等保暖服装后,还需注意保护头部、手部和脚部,减少身体各部位的暴露面积,防止身体失去过多热量。
如若在救援过程中遇到失温的群众,需要准备防潮垫,避免让失温患者直接接触潮湿冰凉的地面,且不能暴露在潮湿和大风环境中,需要做好头部的防寒保暖工作。
除防寒服装外,帐篷和睡袋也必不可少。帐篷可分为单层帐篷、双层帐篷和三层保暖帐篷,保暖性随着层数增加而增加。在灾区,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帐篷作为灾区群众的避难所,需要具备保暖、隔热、防水、透气、阻燃、防紫外线等特点,以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
睡袋可用于受灾群众夜间睡眠时保暖御寒,且占地面积小,方便携带,在有限空间中可容纳更多受灾群众。可依据标准 GB/T 38426-2019《睡袋的热阻和使用温度的测定方法》,结合当地的环境温度,选择适宜保暖性能的睡袋产品。
此外,还可提供各类取暖设备,如火炉、取暖炉等,不过在使用该类取暖设备时需注意用火及用电安全,加强消防巡逻,防范消防安全风险。灾区群众照顾好了,接下来咱们再简单讲讲其他需要保暖的对象。
救援人员要保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后为尽可能救援幸存者、尽快开启灾后重建工作,救援队伍整合了建筑结构、危险物识别、医学通讯、重型设备等方面的专家,还包括消防员、解放军等应急救灾人员。
在保障基本的保暖需求外,救援队伍还有可能面临震后的各类风险,如:粉尘、化学气体、泥石流、倒坍房屋的钢筋、碎玻璃等。因此,救援人员的服装除具备保暖性外,还需要具备高强度、耐刺割、良好的气密性和防水性等,保证救援人员安全高效地完成救援工作,并保证救援人员的生命健康。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633-2006 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装》中明确指出抢险救援服可用于消防员在抢险救援作业时穿戴使用。抢险救援服应具备阻燃、耐磨、轻便、抗拉、颜色醒目等特点,常用于建筑物倒塌、狭小空间及攀登救援现场的身体防护。
图源:国家消防救援局
抢险救援服的面料由防护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复合而成,能够对其除头部、手部、踝部和脚部之外的躯干、颈部、手臂和腿部提供良好的保护。同时抢险救援服还配有头盔与护目镜,减少粉尘刺激眼睛;必要时还需佩戴防护面罩,防止化学气体或粉尘吸入。
此外,救援人员在抢险救援时,由于运动剧烈,会大量出汗。然而,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则会造成热量散失过多,易产生冻伤等威胁救援人员健康的风险。
全副武装奋战在定日县救灾一线的救援人员图片截自新华社视频
因此,在结束低温救援后,救援人员还不能立即脱掉抢险救援服,应在体温基本稳定后,再打开服装开口,少量散热。另外,在寒冷地区救援,需要配备抗结冰消防服或应急救援服装,以防止服装表面结冰而变成“冰铠甲”,这样不仅会降低服装的防寒性能,而且易导致服装发生弯折损坏。
别忘了搜救犬
除了救援人员,咱也不能让搜救犬冻着,它们号称废墟中的“生命雷达”,是搜救人员的得力助手。搜救犬凭借敏锐的嗅觉、听觉,在地震废墟中搜寻生命信号。在高寒气候下的搜救犬,保温措施也极为重要。
在服装方面,为预防搜救犬低温冻伤,可使用防水材料制作搜救犬的服装,尽量保护腹部位置,防止因服装的束缚而造成搜救犬的工作不便。
此外,搜救犬极易被废墟中的碎玻璃、钢筋等坚硬物体刺伤,因此搜救犬的服装还需增强力学性能提高防护,必要时搜救犬还可穿着防刺穿的犬靴,以保障搜救犬的生命安全。
其实,除了救援人员和搜救犬,设备也不能冻着。
地震应急救援队配有生命搜索、工程破拆、医疗急救、通讯、照明等先进专业设备,用于搜索掩埋在废墟下的人员。但在寒冷条件下,一些内燃的救援设备启动较困难,要做好此类设备的维护和保温工作,避免延误救援行动的整体进度。
通过使用可拆卸的保温套将仪器仪表易冻部分包裹起来,起到防冻保温的效果;通讯设备的电池在低温下容易出现无法正常使用,也应做好低温保暖工作。
最后总结一下,灾害碰上寒冷天气,会给受灾群众带来更多危险,给救援工作带来更多困难,因此使用合适的服装、设施等做好保暖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益人, 俞建勇, 储才元. 帐篷面料的现状和发展 [J]. 产业用纺织品, 2004, (12): 1-6.
[2] 伏磊. 薄型抢险救援服内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D]; 东华大学, 2017.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卢业虎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
项舒琪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审核丨宋立丹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