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6年,咸阳王宫,秦王赢政轻蔑地对老将王翦说道“人一老啊,胆子也小了,你看看你,竟然问我要六十万兵去攻灭楚国,还说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行,而人家李信告诉我只要二十万兵,一年时间就足够了!你还是回老家去养病吧!”王翦悻悻而退。
公元前226年,荆轲刺秦王的失败使得秦始皇愤怒异常,他决定采取严厉的措施来报复燕国。秦国大将王翦被派往攻占燕国的都城蓟,进一步加强了秦国对北方的控制。
就在这场军事行动发生时,秦始皇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他渴望征服楚国并实现统一。在一次与大将李信的对话中,他询问如果要征服楚国,按照李信的经验,所需的兵力大概是多少。
李信的回答非常简洁而自信,他认为最多只需20万大军即可攻占楚国。秦始皇听后,显得颇为欣慰,认为这位将军有着极高的自信心,或许能为自己带来一场胜利。
然而,随后秦始皇又向另一位资深将领王翦请教,王翦的回答却截然不同。王翦认为,征服楚国的任务远非李信所说的那么简单,他提出至少需要60万的庞大军队,方可顺利完成。
这一回应让秦始皇大为震惊,也感到疑惑。60万与20万的差距实在太大,究竟谁的判断才是正确的?
秦始皇的疑虑并未停留太久,他轻蔑地嘲笑王翦的保守,认为王翦年老,胆略已经消退。于是,他不再顾及王翦的意见,决定采纳李信的建议。
秦始皇轻松地摆手,表示王翦不过是老了,胆子变小了,面对如此小的任务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秦始皇的嘲笑并没有影响到王翦,老将军选择了“隐退”,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告辞返回家乡,准备安享晚年。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发动了对楚国的进攻,李信率领的大军行进到了楚国边境。出乎意料的是,楚国的抵抗异常激烈,李信的军队遭遇了顽强的反击,甚至丢失了七名都尉的指挥权。
局势迅速恶化,李信最终只得带着残余的军队狼狈撤回秦国。秦始皇得知这一战败消息后,不禁愤怒异常,心中充满了懊悔与失望。
这次失败让秦始皇的信心动摇。他意识到,征服楚国并非如李信所说的那样轻松,反而需要更加谨慎的战略安排和更强大的兵力。
为了避免再度犯错,秦始皇决定放下自己的自尊,亲自前往王翦家中,向老将军道歉,并请求他重返军中。秦始皇虽然从未公开承认自己当初的轻率,但这一行为无疑表明了他对王翦战略眼光的重新认可。
王翦初时因病推辞,但秦始皇并未因此放弃,他不容王翦再有拒绝之意,甚至主动让步,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六十万大军的支持。秦始皇不仅表面上表现出诚意,实则也深知王翦是解决楚国问题的关键人物。王翦最终接受了秦始皇的请求,准备带领大军出征。
然而,出发前,王翦却再次提出了条件。此时,秦始皇已经派遣大军集结完毕,眼看即将启程,无法再拖延时间。在此情况下,秦始皇虽然心中不悦,但仍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允许他索取大量的良田和宅院。王翦的这一要求,显然是为了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积累财富和资源。
秦始皇虽心有不快,但面对即将出征的军事形势,也只能无奈应允。在对话中,王翦解释道,虽然自己忠诚于秦国,为国立下赫赫战功,但始终未能得到封侯的荣誉,因此希望趁此机会积累一些个人财产,确保未来子孙不至于困窘。
在王翦的指挥下,秦军重新集结,踏上了征战楚国的道路。随着行军的进展,王翦再次向秦始皇请求赏赐。这一次,王翦派遣了五名使者,继续索取更多的良田与宅院。这一行为引起了部分将领的质疑,他们认为王翦的要求已经过于奢望。
然而,王翦并不为外界的看法所动。他解释道,秦始皇性格果断且有些多疑,如果自己没有趁此机会为家族争取更多的资源,可能会引起皇帝的怀疑,影响自己日后的仕途。因此,他不愿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在一系列的讨价还价后,王翦得到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也因此能够为自己的后代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而秦始皇则继续专注于战略布局,不再计较这些细节,深知王翦的忠诚与才智,且对于王翦所要求的资源,心知肚明。
参考资料:蒋筱波. 《中国将帅传》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