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晚还没到就已经火了,先是有个从甲骨文里蹦出来的“小蛇”巳升升萌翻众人,又是网友各种求自己喜欢的歌手演员上台,这届春晚注定不平凡。
看起来老百姓对娱乐的需求好像真的变了,大家已经不是单纯追星了。
现在大家更关注文化创新、节目质量、演员阵容,还有能不能在除夕夜大笑出声。
从巳升升的横空出世到对刀郎等实力派的呼唤,从对春晚“饺子宴”的吐槽到对文化创新的期待,大众更是释放出了3大信号,那么又是哪些信号呢?
一、春晚只剩吐槽的欢乐?
这几年春晚总能引发热议,不过这“节目”之外的讨论,味道却越来越复杂。
网友的各种“吐槽”都在暗示,春晚得变变了。
大伙儿开玩笑说春晚是“一年一度的饺子盛宴”,可不是真的想年年吃一样的馅儿。
重复的节目模式、缺乏新意的内容,就像一盘饺子煮久了,馅儿都散了味儿也淡了。
想当年赵本山、陈佩斯、朱时茂这些老艺术家,哪个不是春晚的“王炸”?
他们的小品现在拿出来重新看,还是能笑得人前仰后合,大伙儿怀念的正是这种贴近生活的幽默,那种能戳中笑点的共鸣。
毕竟春晚最初的使命,不就是给大家带来欢乐吗?难道现在只剩下“吐槽”这一种欢乐了吗?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对内容的呼声已经飘洋过海了。
以前总觉得春晚是中国人的专属,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也开始关注春晚,而且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不想只看华丽的舞台和炫技的表演,更想透过春晚,了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感受中国人的情感。
2023年春晚,全媒体累计触达162.16亿人次,17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媒体进行同步直播和报道。
2024年,联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同步直播和报道,视频观看量达2.5亿次。
大家对春晚的期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热闹”和“好看”,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而2025年的春晚,更是反映出了更多不同的风向。
二、风向一:更注重文化创新
虽然距离2025年春晚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但吉祥物“巳升升”已经火遍全网了,这只卡通小蛇身上可是藏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密码。
设计团队这次直接“挖开”了中华文化的宝藏库,从甲骨文“巳”字,到法门寺地宫里的唐代如意。再到三星堆遗址神秘的青铜蛇形器,各种文化元素都被巧妙地揉进了巳升升的设计里。
设计团队研究了各种字体的演变,最终才选择了甲骨文中的“巳”字,既保留了蛇的形态,又多了几分古老神秘的韵味。
还有那从臣字目纹样,这可是从商周青铜器上提取出来的经典图案,代表着秩序和等级,也象征着春晚的隆重和庄严。
巳升升身上的鳞片像极了景泰蓝的掐丝工艺,蜿蜒的曲线和花丝镶嵌的精细纹理也很像。
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设计团队的巧思和用心,也让巳升升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据说为了设计出这个吉祥物,设计团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走访了多家博物馆,还请教了民俗专家,前后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最终定稿。
巳升升的形象发布后,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就不断上升,可见大家对这个吉祥物的喜爱程度。
相比于前几年的“猴赛雷”吉祥物,从龙年开始吉祥物的样子确实精致好看了不少,这种对于文化创新的要求,就是观众对自己希望的春晚释放的第一个信号。
它的出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吉祥物这么简单,它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蓬勃生机。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的评论文章就曾指出,春晚是理解中国的绝佳窗口。
而巳升升的出现,更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近年来中国一直倡导“文化自信”,巳升升的诞生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和爱,更肩负着把中国文化分享给世界的责任。
它是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
三、风向二:大家都需要有实力的表演者
吉祥物算是敲定了,接下来的焦点自然就落到了蛇年春晚的嘉宾阵容上。
想看到自己喜欢的表演者,需要有实力的演员表演,这是网友释放的第二个信号。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各种猜测、各种期待,有人喊话想听刀郎老师唱一首《罗刹海市》,说就喜欢那种直击灵魂的沧桑感。
还有人说想看看陈丽君、陈昊宇这些新生代歌手,她们既有扎实的戏曲功底,又能完美驾驭流行元素,说不定能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给大伙儿带来惊喜。
也有人说既然是蛇年,还是想看到白娘子三人组能一起表演个节目,就像当年虎年春晚请了小虎队合体唱歌一样。
虽然唱的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歌,但是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再听一次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当然呼声最高的还是赵本山、宋丹丹这些老艺术家们的小品。
毕竟过年图的就是个乐,谁不想在除夕夜听着熟悉的笑声,感受那份久违的年味儿呢?
很多网友都说,赵本山老师的小品是从小看到大的,每年春晚都盼着看他,现在不上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可惜根据辽宁民间艺术团发布的海报,蛇年春晚期间赵本山老师正准备带队进行海外巡演,看来重返春晚舞台的希望是破灭了。
其实大家对不同类型艺人的期待,恰恰反映了现在娱乐需求的多元化,以前大伙儿看春晚,可能就是单纯图个热闹。
全家老老小小围坐在一起,看看节目聊聊天,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更注重个性化表达,更希望看到不同风格的表演,尤其是希望自己喜欢的艺人能够登上春晚的舞台。
四、风向3:不想再看“包饺子”
2025年蛇年春晚,还没开播就已经火药味十足,不过这火药味不是批评,而是大家热烈讨论的热情。
最大的变化,就是节目组这次真的“放下身段”了,主动跑到社交媒体上征集网友的意见和建议。
以前大伙儿吐槽春晚,也不知道节目组听没听见。
现在好了,节目组直接开了个“意见箱”,就等着大家来提建议,这态度必须点赞。
节目组能主动征求意见,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说明他们真的想做好春晚,想让观众满意。
这不是随便说说,从吉祥物巳升升的设计,到节目内容的编排,再到舞台效果的呈现,节目组都卯足了劲,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以前春晚舞台虽然也挺华丽,但总感觉少了点科技感,蛇年不一样了。
据说为了设计舞台效果,节目组专门请来了国际顶尖的舞美团队,还运用了一些最新的科技手段,比如AR、VR技术,就等着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当然最受关注的还是节目内容,往年春晚有些节目被吐槽太“高大上”,脱离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年味儿不足。
有网友就吐槽说:“年年春晚都包饺子,我家过年都不包饺子了!”
所以今年很多网友都希望春晚能多一些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节目,让大家能感受到真正的年味儿,别看完就只剩下想吐槽的心情了,这是网友释放出的对春晚的第三个信号。
相信节目组有着这样的态度,在未来春晚会越来越好,会成为一个真正属于全球华人的文化盛宴。
结语
观众对2025春晚的三大呼唤,也是对春晚需求释放出3大信号,是不是让人感觉这届网友有点不一样了?
从“求求春晚别再让我犯困”到“今年的节目我可得好好看看”,观众的态度转变真的是很明显。
对文化的需求、对内容的期待、对个性表达的渴望,这届春晚大众的心声格外强烈。
以前大家可能就图个乐呵,现在得要乐呵,还得有意义,说白了就是既要“哈哈哈”,也要“哇哦哦”。
这可不是简单的娱乐升级,而是整个娱乐风向的转变。
所以2025年的春晚,能不能扛起这面大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大家就等着今年春晚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