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的一个小县城,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 “回家的诱惑”,只不过,这场戏里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充斥着埋怨、纷争与对人性、法律的深度叩问,让闻者唏嘘不已。



故事得从 1986 年说起,刘女士和武某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起初的日子就像蜜里调油,甜甜蜜蜜。没多久,儿子呱呱坠地,武某在外努力做工,刘女士操持家中大小事务,小日子虽说平淡,却也不愁吃喝,安稳温馨。

那会儿,打工热潮席卷而来,身边工友一个个辞职外出闯荡,回来时都把外面的世界描绘得 “遍地是黄金”。武某听得多了,心也跟着热乎起来,心底的发财梦被彻底点燃。他先在近处找了份活儿,还挺靠谱,每月按时往家寄钱,家里经济状况肉眼可见地改善了。

尝到甜头的武某胆子更大了,没过多久,他又奔赴离家老远的大城市,想着这回能赚个盆满钵满。刘女士虽有不舍,但看着丈夫意气风发的模样,满心期许,只盼着他早日衣锦还乡。谁能料到,2000 年春节的团圆饭竟成了最后的温馨画面,武某这一走,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通讯不便的年代,等待成了刘女士生活的常态。起初,她每天眼巴巴盼着电话铃响,可一月又一月,一年复一年,始终没有等来武某的只言片语。刘女士慌了神,四处打听,逢人就问,得到的却只有失望。抱着年幼的儿子,她哭得肝肠寸断,满心的绝望与无助。

儿子武军在缺少父爱的环境中慢慢长大,听着小伙伴们偶尔的打趣,懂事的他不再追问爸爸去哪儿了,只是默默陪着同样心碎的妈妈。刘女士呢,在无尽的等待中彻底寒了心,终于向法院申请离婚,斩断了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



时光匆匆,17 年一晃而过,武军长大成人,为了让生活重新开始,他给失踪多年的父亲办了死亡手续,注销户口后,将家里的老房子过户到自己和母亲名下,母子俩一合计,卖掉房子,离开这个伤心地。房子卖了 55 万,扣除 8000 多的交易费用,还剩一笔钱,他们计划着开启新生活。

可命运就是爱开玩笑,房子刚出手,武某竟然回来了!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老屋换了主人,他瞬间暴跳如雷,满心的愤懑无处发泄,直接将前妻和儿子告上法庭,理直气壮地索要 30 万卖房款养老,一句解释都没有,仿佛这 17 年的空白不存在似的。

刘女士接到消息,震惊得半晌回不过神,过往的委屈、痛苦一股脑涌上心头。法庭之上,双方各执一词。武某拿着《民法典》第 240 条振振有词:“我是房子所有权人,拿回属于我的那份,天经地义!” 刘女士母子也不甘示弱,翻出《民法典》的一条条法规: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呢?孩子成长缺失的父爱、抚养费呢?这 17 年的不闻不问,凭什么一来就要钱?

法院审理时,也是慎之又慎。一方面,武某确实因撤销死亡宣告,依法有权请求返还财产;可另一方面,他这 17 年对家庭的严重失职也是铁打的事实。最终,权衡之下,法院判决刘女士和武军返还武某卖房款的 30%。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的网友留言:“武某太过分了,消失这么久,一回来就要钱,哪有这样当丈夫、当爹的,换我是刘女士母子,一分都不给!”

也有网友理性的说:“虽说武某做法不地道,但法院判决也算兼顾法理人情了,毕竟从法律角度,他有权利主张,只是这 17 年的亏欠,怕是用钱也补不回来咯。”

还有网友感慨道:“刘女士母子太不容易了,希望他们往后的日子能顺遂些,也提醒大家,家庭责任重于泰山,别轻易撂挑子。”



其实啊,生活这趟列车,有时会开进迷雾重重的弯道。武某的冲动出走、刘女士的绝望坚守、武军的懂事成长,以及后续的房产纷争,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复杂、亲情的脆弱与坚韧。

在现实与法律的碰撞中,我们看到了规则的严肃,也感受到人情的温度。这起事件警示着我们,无论何时,家都是心之所向,责任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千万别因一时的贪念、逃避,弄丢了生命中最珍贵的温暖。希望这个故事能触动您的心弦,要是您有所感触,不妨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一起聊聊生活中的那些酸甜苦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