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梦琦 中山报道
从中山城区沿坦洲快线向南,一路青山为屏。所经为五桂山,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唯一连片山系。一批客家村落聚集于此,孕育了难得的“湾区绿谷”生态。
林洁作为最早一批返乡创业青年,十多年前在五桂山旗溪村建立谷尧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依托中山香草产业基础,建起有机生活农场,种植香草花卉、开发系列文创,并逐渐延伸出香草餐厅、疗愈民宿、研学活动等一系列乡村特色项目,催生了产业联动效应,带动周围片区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这片绿谷已成为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试验田”。对标122个县,1609个乡镇与2.65万个村社,谷尧生态提出了“百千万抓手”工程,即团结100家企业,1000个高管家庭(每个企业10个),吸引万人参与城乡芳香文创活动,从城乡家庭串联起区域融合发展。
整体布局上,《中山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更高品质美丽乡村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高品质打造覆盖21个涉农镇街、130多个村落的“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2023年,高标准推进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还被写入中山《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强镇兴村的行动方案》。
近日,南方财经《新粤商》采访了谷尧生态负责人林洁,解码旗溪村蝶变历程,看纷至沓来的“新农人”、新兴产业的联动效应如何让乡村效应形成“辐射力”,涟漪般漫向城市。
(旗溪村香草餐厅,受访者供图)
生态、生意、生活的统一
林洁亲历着旗溪村的蜕变。2015年旗溪村开始推行“美丽乡村”建设,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致力于将其打造成特色精品村,她也开始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振兴事业。
“走进田地,地里遍布都是农药瓶、化肥,除草剂,每到打药时,村子里的乡民远远地就闻到刺鼻的农药气味。”林洁回忆起当年初到旗溪村的场景。即使如此,她仍然认为需要花费长年累月的时间,寻找现代社会中人对土地、对自然的天然亲近性,“我想让孩子们知道食物从哪里来,一年四季如何更替”。
彼时,她组建了三分地团队,结合香山历史文化传统,创建了第一个生态耕读农场——耕读心园。为打造以“生态乡村文创”为定位的旗溪有机农场,她先花了三年时间进行土地休耕。农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收益低,这是很多普通人对农业的认知。谈及为何仍要来到异乡经营生活农场,林洁说:“为了重现理想中的生态乡村,更为了实现生态、生活和生意的统一。”
广东“百千万工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团队也以有机作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2018年,她抓住中山由来已久的“芳香产业”,建设有机农场,培育了姜黄、洛神花、薰衣草等上百个香草品种及深加工产品,并通过改造民居、设计景观餐厅等方式,探索芳香特色三产融合的可行性。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团队依托中山市政府、市工商联、镇政府和街道的政策支持,着手创建了《“四香三一”联动有机芳香文创项目》,从桂南村旗溪项目辐射到中山本土企业、学校和家庭。
据介绍,“四香”即由点带面建设城市“四香家庭”(“德香孝化家庭”“书香文化家庭”“饭香健康家庭”“花香美化家庭”);“三一”指接轨城市“四香家庭”,在乡村对应建立“三一服务”配套设施,以家庭或单位挂名“一块香花田”,亲子可在周末体验田间劳作,在农场上“一堂食农课”,在芳香餐厅品“一桌有机餐”。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项目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有效抓住了周末及节假日城市家庭短途出游的场景需求,也相应激活了乡村的服务产业,形成了城乡融合、村企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让“百千万工程”在乡村开花结果。
目前,旗溪生态农场已将村中近一半的耕地用于生态种植,成为中山市有机农业文创示范区。
“这里原本是一个普通村庄,村民们大都外出打工。后来,一群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民宿主理人、生态农业从业者、自然教育者都来了,这里已经成为‘融合产业园’。”林洁介绍,随着“活水”不断引入,旗溪村在有机农耕、芳香产业与乡村文旅、研学教化等方面的“深耕细作”初显成效:荒野鹿鸣书店、渔木工作室、原野之上、Danna Cafe、拾迹森活小院、子图美术中心、舒米学苑、三分地自然文化艺术体验园等十几个项目如雨后春笋,一如体验园门口所写:“让我们所爱的美,成为所做的事,有千百种下跪俯吻大地的方式。”
(旗溪村香草花园,受访者供图)
建立乡村的“吸引力法则”
走进旗溪村,沿路的标识写着“中山市人才村”,如中山招募人才之心切切。这个不足260人的小村庄,聚集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硕博人才在此定居和创业,形成了自带引力的生态社群。
旗溪村靠什么建立了人才“吸引力法则”?
2024年11月,中山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等5个单位印发《中山市“百千万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芳草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引导“百千万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动百名特聘人才下乡,千名港澳青年入乡及万名大学生返乡。
“开放”是中山鲜活的产业底色。据悉,2023年以来,中山新成立48家“强村公司”,总资产达3300万元,全市共有强村公司179家,首批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全部成立强村公司。
“城市的年轻人应召而来,快速融入了农文旅产业的大潮。接下来,如何让他们长期扎根于此,文化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成了更重要的命题。”林洁表示,“我刚来的时候只有小小的茅草屋,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农场,成千上万的家庭来到这里,陪孩子度过童年甚至青年,孩子的教育是他们考虑的关键问题。”
一方面,创校于2003年的桂南学校,能够为村民的孩子提供稳定、优质的教育资源。该校目前共有超过1000名学生,从2018年开始成立美术项目组,为培育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还适时开展芳香产业文创实践活动。2024年8月,桂南学校区域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动工,成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重点培育片区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教育环境。
另一方面,旗溪村注重从现有的资源入手,充分利用闲置的存量土地,对祠堂进行改造提升,将曾经的“天然垃圾场”改造成文艺范十足的文旅驿站、篮球场、AA级旅游厕所等,让教育走出课堂,融入自然生态。2022年,该村便入选“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名单。据林洁介绍,2023年起,农场还开展了汇集天然蔬果物产、手工美食和循环材料文创制品的生态市集,一种新的乡村生活理念正在践行。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还首次推出了“青年特聘”制度,“青年特聘”在支持期内,享受参照特聘人才D档的医疗、安居、金融等服务,子女入读工作单位所在镇街的镇属学校可优先安排。(据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中山市科技创新领域特聘人才实施细则》的通知:特聘人才分A、B、C、D四档,其中A档一般应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B档一般应具有省内领先水平,C档一般应具有市内领先水平,D档一般应为优秀青年骨干人才。)
强引力之下,截至2024年底,中山共有各类人才114万人,“芳草行动”成为鼓励全市各领域人才积极发挥自身智力优势、投身“百千万工程”的有力举措。
特别是,深中通道通车以来,五桂山街道各景区还成为游客心仪“打卡地”,各村积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催生产业联动效应。2024年国庆期间,中山累计接待游客超340万人次,较2023年按可比口径上升102%;实现旅游收入近20亿元,较2023年按可比口径上升超95%。
这样可知可感的“乡村热”,是中山“百千万工程”的鲜活切面。作为全省少有的“直筒子市”,中山130多个村落串珠成链,走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突围新路。据悉,中山下辖222个涉农行政村(社区),2023年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超605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