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7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数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与默默奉献。那是一段布满荆棘却又充满壮志豪情的岁月,蕴含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承载着我国科研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

今天,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深入了解我国研制 “两弹一星” 的波澜壮阔过程,感悟那熠熠生辉的科学精神。

破晓之光:实用氢弹成功试爆

1972年1月7日下午1点,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在气候骤变的不利条件下,彝族飞行员杨国祥驾驶强-5强击机携带氢弹实弹按计划升空。


投掷我国第一枚实用氢弹的飞行员杨国祥

当时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能见度极低。杨国祥毫无惧色,在云层中穿梭,向着靶标区域稳步前行。当距离靶标中心还有9.5公里时,杨国祥凭借着精湛的飞行技术,迅速且精准地完成了一连串高难度动作:转弯、加速、打开开关,紧接着猛地拉起机头上仰45度,果断按下投掷氢弹按钮。杨国祥确认氢弹投下后,立即掉转机头,以最快速度戴好防毒面罩,关闭座舱防护罩,向着安全区高速飞去。


强-5强击机

32秒后,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氢弹精确自动爆炸。那一刻,光芒万丈,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着中国在氢弹实战化道路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自主攻坚:核弹研制之路

原子能事业起步

1955年开始,我国开始积极着手发展原子能事业,先后成立了专门负责相关事务的部门。这些部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肩负着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以及具体实施原子能发展计划的重任。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与此同时,为了给原子能研究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我国大力兴建各类研究设施。从选址、规划到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科研人员和建设者们的心血。那些分布在各地的科研院所,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实验大楼,里面配备着当时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虽然与世界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但却为我国的原子能科研工作者们搭建起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此外,众多核工业厂矿也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建设起来。在偏远的山区、广袤的戈壁滩上,无数建设者们风餐露宿,靠着一锹一镐,开山辟路,建设厂房。这些厂矿涵盖了从铀矿开采、提炼到核燃料加工等多个环节,它们如同一个个紧密相连的齿轮,共同构成了我国核工业的基础链条,为我国后续核工业的稳步发展筑牢了根基,使得我国的原子能探索有了最初的依托与保障,也让我国在自主发展核武器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0年,中国开始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具体研制工作。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氢弹理论突破

1960年,我国正式开启了氢弹理论的艰难探索之旅。当时,国际上对于氢弹技术严格保密,我国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于敏等一大批有着深厚学术造诣且心怀报国之志的科学家们,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这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当中。他们告别了城市的繁华,告别了家人朋友的陪伴,隐姓埋名,奔赴那些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科研基地。在那里,简陋的实验室、匮乏的科研资源成为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凭借着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钻研起氢弹理论。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他们日夜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复杂的计算公式之中,反复进行着理论推导、模型构建和实验模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有时候一个看似合理的理论假设,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后却发现是行不通的,不得不重来。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顽强地站起来。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他们一步步突破了氢弹的关键理论,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方面的诸多空白,为氢弹的成功研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协同奋进:导弹与卫星的飞跃

当核弹研发紧锣密鼓推进之时,导弹研制工作也在快马加鞭。1956年,导弹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从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他的到来,犹如给我国的导弹科研团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带来了当时世界先进的导弹研制理念和关键技术,为我国导弹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苏联突然单方面撤走了所有的援助,带走了专家、图纸以及关键设备,这无疑给我国刚刚起步的导弹研制工作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我国的科研人员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困难打倒,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他们重新梳理思路,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开始,对每一个零部件的设计、每一道工艺流程的把控都进行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0年,我国首枚探空火箭和近程导弹成功发射。这一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全体科研人员的士气,让大家看到了自主研制导弹的希望和曙光。

1966年,我国成功实现了导弹与核弹的结合,“东风二号” 顺利发射。这次发射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具备实战能力的核导弹,我国的国防力量因此有了质的飞跃,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遗址

1970年,“东方红一号” 卫星成功发射。当那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回地球,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整个中华民族都为之沸腾了。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太空探索的大门,向浩瀚宇宙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无限潜力。

精神丰碑:闪耀的科学之光

回顾我国从1972年实用氢弹试验成功,再到 “两弹一星” 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伟大精神品质。

如今,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 “两弹一星” 的科研先辈们为榜样,秉持着“两弹一星”精神,在科技的星辰大海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勇攀新的科技高峰,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国家繁荣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2.科技日报·科学奇迹!“两弹一星”到底是怎么研制出来的?

3.中国科学院大学·东方巨响,60年回望

4.人民日报·于敏有多牛?他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绝不能受旁人欺负!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雨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