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周逸斐 每经编辑:陈旭

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各类调节资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更加完善,各类调节资源调用机制进一步完善。通过调节能力的建设优化,支撑2025~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近年来,我国以“风光”(指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节需求也大幅增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不同于传统电力系统中的主体电源可以提供稳定出力,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出力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这就要求大幅度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以保障发用电曲线相匹配和电力供需平衡。

建设一批新型储能电站

《实施方案》提出,着力提升火电调节能力。按照2027年实现存量煤电机组“应改尽改”原则制定灵活性改造推进方案。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探索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最小技术出力达到新一代煤电升级有关指标要求,并确保煤耗不大幅增加,机组涉网性能符合系统运行要求。鼓励煤电企业结合市场需求自主配置调频储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适度布局一批调峰气电项目,进一步提升气电调峰能力。

改造或建设一批调度机构统一调度的新型储能电站。推动具备条件的存量新能源配建储能实施改造,由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运行,提升调用水平。在统筹安排各类调节资源建设规模基础上,结合系统供电保障和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优化选择适宜新型储能技术,高质量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发挥功效的新型储能电站。

对此,林卫斌表示,系统调节能力建设需要多措并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传统火电,这涉及火电的新建、改造和退出等问题,推进煤电、气电向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转变;

第二是储能,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氢储能等,预计到2060年各种储能装机规模可能达到15亿千瓦左右;

第三是用户侧资源,通过挖掘用户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调节发用电曲线,更好地保障电力供需平衡。

深入挖掘负荷侧潜力

《实施方案》提出,深入挖掘负荷侧资源调节潜力。优化省内负荷布局,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具备条件的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运行调节,明确以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方式规范化、规模化、常态化、市场化参与系统调节的方案,健全完善负荷侧响应资源的调度运行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

林卫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解释,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系统对灵活性的需求日益提高。系统灵活性不仅可以通过供给侧的调整来实现,用户侧还有大量资源可以参与电力系统调节。比如通过负荷聚合参与的需求响应、车载动力电池的利用、用户侧储能系统等。用户侧资源不仅能够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节约建设成本。

《实施方案》还强调,探索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水风光基地一体化调用。结合市场、价格等机制,试点探索沙戈荒基地和水风光基地一体化协同调用机制,优化基地整体涉网性能,提升稳定支撑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明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沙戈荒”基地基荷电源匹配困难。“沙戈荒”基地项目以风电光伏为主,缺乏基荷支撑,系统调节能力不足,对系统安全及电力调剂产生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出台燃气电站、光热电站等基础负荷的能源政策,鼓励西北区域水电项目扩机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开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