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皮不露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30岁的阿春,被亲妈撂下一句狠话:
“你别以为当年我和你爸离婚,能成为现在你摆烂的借口!”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阿春,她说:“当时只觉得天雷滚滚”。
在她不记事时,父母便因感情不合离异,她被判给了父亲。
18岁前,她的生母只主动见过她一面。
在阿春30年人生中,父亲情感忽视、母亲缺位,被爱这件事,似乎和发现外星人一样稀奇。
几年前,阿春不堪大都市生活的疲惫,辞掉月薪2万的工作,回到十八线小镇老家“躺平”。
领着月薪三千的她,觉得一切刚刚好。
这时,缺席20余年的生母,却闯入她的生活,逼“摆烂”的阿春上进:
必须买体面的房子、必须找体面的工作、必须找体面的对象。
图源:Pexels
对于缺席20年这件事,阿春也曾向母亲讨要说法。
得到的回复是:
“我知道这二十多年来,对你不管不问,是我这个当妈的不对。 但我也心里有苦啊,要我体谅你、关心你,但谁又来体谅我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呢? 而且,你别以为当年我和你爸离婚,能成为现在你摆烂的借口!”
没等到一句诚恳的道歉,还被生母反咬一口,这让阿春心寒。
她不明白:“欠了二十年的爱,为什么就能这样潦草地一笔勾销?”
美剧《随性所欲》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
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道歉;
父母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我们说谢谢;
而我们都得不到想要的。
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成年后,我们还是等不到父母真心道歉?
让父母“认罪”,为什么这么难?
01
父母的
对不起,总会变味儿
很多时候,“对不起”这三个简单的字,从父母嘴里蹦出来,总会变了味儿。
这不仅不能够化解矛盾,还会激化矛盾,让人受到二次伤害。
有时道歉这件事,如果做不到真诚,就会被扭曲成情感勒索和推卸责任。
1、情感勒索式道歉:我当年打你,是爱你,不然谁管你。
图源:Pexels
和阿春一样,小深也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
不同的是,小深是被打着成长的。
初一时,小深多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小深很喜欢猫,父亲为了补偿她,送了一只猫咪给她。
有一天放学回家,小深发现猫咪不见了。然而,围着弟弟转的父亲和继母,完全没有把猫咪失踪事件放在心上,而是想着给小深买其他礼物进行补偿。
小深缺的并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寄托,所以一口回绝了这些糖衣炮弹。
无可奈何的父亲,最终带回一只相似的猫,并向小深谎称他找到了之前的猫咪。
和猫咪朝夕相处的小深,一眼就识破了谎言。
图源:Pexels
劝说无果的父亲,向小深大打出手,不仅弄伤了小深的手,流了一地血,还掐小深的脖子,怒斥着让小深服软。
父亲的愤怒和暴力,让小深内心充满恐惧。
那是她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窒息感,小深哭着向父亲求饶道歉,盛怒的父亲这才清醒,放下毒打的双手。
那天,小深的“自我”被父亲一手戕害,她再也不敢任性、叛逆。
而在父亲眼中,小深总算是顺利“长大”了。
小深说,她前几天回老家,父亲无意间看到小深手背上的疤痕,眼里闪过一丝愧疚。
他对小深说:
“爸向你道歉。爸当年打你,真的是因为爱你,不然谁来管你啊?”
图源:Pexels
小深父亲的这番话,其实并非真正的道歉,而是典型的情感勒索手段“二分法”:
粉饰自己的人格特质或行为动机,让这些行为看起来十分高尚;
而被勒索者的行为,则会频频遭到质疑,在他们眼中甚至显得污秽不堪。
他为暴力冠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施暴控制行为合理化,是“出于善意”;
而小深之所以和他发生冲突,是因为“不懂事”、“没长大”。
总之,坏人是那个不听话的小深。
图源:Pexels
2、推卸责任式道歉:我做得不对,但你作为我女儿,怎么能这么说我。
父母常使用的另一种虚假道歉方式,是推卸责任式道歉。
《你为什么不道歉》这本书写道:“真诚有效的道歉不能有‘但是/可是’这样的字眼。”
一旦道歉之后加上“但是/可是……”这类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原本流露真诚的道歉,也会随之发生180°大转折,立马散发出一股虚伪的味儿。
“但是”两个字会把前面传达的所有信息统统抹掉,即使所说的内容属实,但在对方看来,这就是在找借口,推卸责任。
图源:Pexels
很多父母常说:
“我以前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向你道歉,但你作为我的亲生女儿,怎么能恨我呢?”
这句带有明显愤怒和怨恨情绪的道歉,表面有忏悔之意,底色其实是指责。
这句道歉话语的潜台词是:
“在当时的情况下,我的行为是合理的,你因此而记恨我,就是你的不对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一名悲情的受害者,将双方受害与施害的关系置换,在转移重点,推卸责任。
对孩子而言,这其实是一种羞辱,父母在给自己贴上“冷酷”、“不知感恩”、“自私”的标签。
父母在自我辩解,把锅甩给了孩子。
真诚的道歉往往直白,“道歉”中的自我辩解,只会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如果真的不感到抱歉,其实不必勉强道歉。
图源:Pexels
02
为什么
让父母道歉这么难?
1、为了维护作为父母的权威
在孩子面前,父母总想维护自己作为的天然权威感,一旦示弱,就似乎意味着父母失格。
而向孩子道歉,就是一种示弱的表现。
道歉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脆弱,另一方面意味着把权力交给了对方。
对方有权选择是否原谅自己,如果对方没有立刻原谅,会让人更难受,就意味着输了。
图源:Pexels
2、为了保护内心脆弱的自我
“一个人明显做错事却不愿道歉,是在保护内心脆弱的自我。”
当我们面对怒火和指控时,会立刻启动自我防御模式,戒备心开始滋长,会下意识地辩解,只关注那些和对方观点不同的方面。
很多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孩子,这与内心深处 “我是好父母”的自我形象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让他们内心感到难受。
于是不愿客观地看待自我,不愿承认并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不愿接受“体罚者”、“虐待者”或“无良父母”的称号。
图源:Pexels
这种拒绝对号入座,反映的是正常的心理抵制。
所以父母通过“确认偏见”——
为自己寻找支持性证据,指责孩子把自己当作仇人,来进行自我辩解,从而证实自己的认知:“我是好父母”,来缓解内心的难受。
03
不必原谅
但放下
国产剧中,无论孩子的成长经历过多么大的阵痛,结局总是与父母的大团圆式和解。
很少有人追问:和解了,那然后呢?
很少有人反省:
有些父母的错误,终其一生无法弥补; 有些孩子的伤痛,一辈子不可逆; 有些强行大和解,根本不具备和解的条件。
而且现实是,一些把孩子逼上绝路的父母,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懂得反省。
能和解的,早就和解了;不能和解的,至死不变。
所以,面对原生家庭之殇,我们可以不原谅,但可以选择放下。
图源:Pexels
就像武志红老师所说的:“并非和父母关系变好才算和解;真正的和解是,我们能摆脱原生家庭的羁绊,自己越过越好。”
那么面对原生家庭的伤痛,我们要如何放下呢?
以下结合《原生家庭》和《你为什么不道歉》两本书,提出以下2点小建议供参考:
1、通过“埋葬”练习,让悲伤自然流动
我们必须允许我们的悲伤浮现,通过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方式,让悲伤被看见、被允许、被哀悼。
你可以为自己念出下面这段话,也可以把这段话誊写在纸上埋入土中,或者采用其他有仪式感的方式,将你对父母不切实际的幻想进行“埋葬”:
我在这里埋葬我对美好家庭的期待。
我在这里埋葬我对父母的希望。
我在这里埋葬我的幻想——我幻想童年时可以改变父母。
我知道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拥有理想的父母了,我为自己所失去的感到难过。
但是我接受这种失去。希望我的幻想可以在此安息。
图源:Pexels
2、表达内心的愤怒,定义自己的边界
学会放下,不一定要放下心中的愤怒,而是要学会表达这份愤怒。
愤怒,有时也是一种动力。
当我们振作起来重新生活时,那种感觉就像原谅了我们的原生家庭,其中的潜台词是:
“看,我现在过得多好,当初的伤痛又算什么呢?”
表达愤怒不是通过语言暴力或者肢体攻击,而是需要合理的方法,你可以试试想象自己和父母对话。
图源:unsplash
以下是苏珊·沃福德在与来访者咨询时,用过的一些话语:
“爸、妈,我小时候觉得没人爱我。我感到害怕、孤独,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人在乎我。”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不能只当一个小孩儿。你们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轻松一点?你们什么时候能像大人一样?” “我觉得你是个很差劲的父亲。我相信你自己也很痛苦,但你是个大人,我却只是个孩子。你可以努力拯救自己,而不是伤害其他人。”
3、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如果你觉得自己难以独自应对这些复杂情感。
心理咨询会帮助你理解自己对父母的情感和对原生家庭的态度,帮助你理清这些情感的来源,并指导你如何逐步释放这些情感。
如果你想迈出第一步,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我们将按照您的需求为你匹配合适的咨询师:
关于“放下”的过程,它并不意味着完全忘记过去或对伤害视而不见。
放下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释放。
是你让自己从过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活得更自由和轻松。
你可以选择不再让过去的伤害控制你,保持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自在前行。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